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史料实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理解一战的性质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唯物史观)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引导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项目 英 法 德 美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根据图表我们看出什么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不成比例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战背景:一战背景:争夺巴尔干半岛争夺巴尔干半岛普法战争意德奥18821879法英俄19041907争夺北非突尼斯世界市场和殖民地三国协约三国同盟18821907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主要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扩军备战疯狂的军备竞赛,冲突不断3.直接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进一步恶化了欧洲国际形势,他们相互争夺、激烈竞争、扩军备战。一战背景: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德国最大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德军U35和U42潜水艇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英国军工厂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疯狂的军备竞赛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的爆发:4.导火线——1914.6.28日萨 拉 热 窝 事 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的爆发:4.导火线——萨 拉 热 窝 事 件斐迪南大公夫妇普林西普(1)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出理由。不对,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因而战争是必然的,萨拉热窝事件是偶然的。(2)你是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拓展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爱国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国际冲突需要冷静也需要和解普林西普威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将军们(1) 德、奥终于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的爆发开始时间:1914年7月28日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保、奥斯曼土耳其交战双方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4.开始时间: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意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各大国参战时间表(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正式爆发)7月30日 俄国宣布支持塞尔维亚,下令总动员8月1日 法国实行总动员8月1日 德国对俄国宣战8月3日 德国对法国宣战8月4日 英国宣布英德处于战争状态8月6日 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2)全面爆发:VS同盟国协约国英国 法国 俄国塞尔维亚“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英)帕麦斯顿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来,战争逐步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日德兰大海战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西线:英法军队 德军东线:德奥联军 俄军南线:奥军 俄军、塞尔维亚军队(3)主战场:欧洲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进程欧洲非洲亚洲(中国等)太平洋(美国等)战争很快超出了欧洲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卷入战火,发展成为一场世界大战。(4)战争扩大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进程凡尔登战役形势图(1916.2.21~12.18)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Verdun 距巴黎135英里)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战役为打破僵局,重新掌握主动权,1916年2月,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尔方投入兵力2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5)一战的转折凡尔登战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进程⊙6月23日——7月17日间弗勒里的先后16次易主。常常为了争夺几百米的地盘就要死伤数千人。⊙ 2月28日,在激战两天之后,在科尔树林,德里昂手下的1200名骑兵只剩下98人;⊙第362国际联队中参加奥蒙战役的8个连对仅存64人;⊙步兵第60军第6连在5月4日的莫尔托默反击战中,143人中最后仅存11人幸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的日常生活》(5)一战的转折凡尔登战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进程凡尔登一要塞的战前和战后对比图凡尔登枯骨凡尔登墓地凡尔登战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美国在大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一战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后夺取世界霸权,美国参战;1914年美国人口9800万,国民收入是英国的13倍多。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国民收入总和与美国旗鼓相当。美国海军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德两国。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①美国态度的转变:由中立到参战路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成为美国参战的借口(6)战局转变事件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进程③中国也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1918年3月3日,列宁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条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北洋政府在英法拉拢下也加入战局,对德宣战。十几万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其中2万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17年3月,俄国国内爆发了二月革命,2了沙皇的专制统治,11月在列宁领导下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一战的进程(6)战局转变事件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7)战争结束: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结果“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卷入人口 超过15亿参战人员 7000多万伤亡人员 3000多万,其中死亡1000万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2)①持续时间长;②规模大,涉及范围广;③危害大,杀伤力空前强大。(1)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特点和性质列宁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 ,其规模涉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元。……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世界史 现代编》(1)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世界经济遭受沉重破坏。一战的影响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 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一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一战的影响③美、俄两个大国快速崛起;日本崛起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④科学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世界史·现代史(上编)》⑤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一战的影响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一战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与教训?启示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各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战争威胁始终挥之不去。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可贵,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习近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以 为首的同盟国和以 为首的协约国原因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扩军备战直接原因: 事件经过时间: 年— 年开始: 向塞尔维亚宣战主战场:欧洲转折点: 战役变化:1917年, 参加协约国, 退出协约国性质:一场 战争影响1.2.3.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萨拉热窝英国德国19141918奥匈帝国凡尔登美国俄国帝国 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觉醒。课堂总结1.(2022年山东青岛)阅读下图,你能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A.一战前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B.三国协约建立时间早于三国同盟C.一战前美国便加入了协约国集团D.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只能依靠战争2.(2022年重庆B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A.战争的动机 B.战争的规模 C.战争的胜负 D.战争的后果AA3.(2017·山东淄博)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此,德国挑起了( )A.布匿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B4.(2017·广西贵港)某事件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进攻。这一事件是( )A.珍珠港事件 B.萨拉热窝事件C.“8·19”事件 D.来克星顿的枪声B5.(2022年湖南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这段话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A. 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C. 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D. 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2022年江苏连云港)下图信息反映了一战的A. 残酷性B. 正义性C. 偶然性D. 复杂性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