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2.责任意识:正确分析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难点:我国该怎么做面对机遇、风险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40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你如何看待人们到海外工作/学习,请简要说说原因。
提示: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
②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③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全球化的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一起学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二)自主探究
1.我国面临怎样的发展契机?P41-42
2.面对发展契机,我们应怎么做?P42
★3.中国面临着哪些新风险,新挑战?P44-45
★4.面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P45
(三)合作探究
第一目 新的发展契机
活动一:展示图片,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
思考:我国发展面临的契机(国内)?
提示: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
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P42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认为以上事例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提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活动三:展示图片和事例:中国参与的国际合作
得出结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活动四:观看视频:一带一路”项目覆盖68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现代农业、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思考:企业家排队签约说明了什么?
提示: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合作前景广阔)
活动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司马迁《史记》
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启示?
提示:①机遇稍纵即逝。
②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③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第二目 新风险 新挑战
活动六:P43探究与分享同时展示图片
思考:阅读上图,你有什么发现,请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活动七:最近,家住英国伯明翰的乔纳森发现,他妈妈以前给他买的衣服、鞋子以及一些玩具等都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现在却常常是柬埔寨制造(Made inCambodia)和越南制造(Made in Vietnam)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如果乔纳森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提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活动八:展示图片-------中国企业走出去困难重重
思考:中国企业“走出去”会有哪些困难和挑战?
提示: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活动九: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不可能不发展,中国企业不可能不进步,但我们要发展,难免会动到别人眼里盯着的奶酪,招人嫉恨。摇尾乞怜、甘居下流绝不可以,自废武功、永世落后更会遭到更大欺凌,我们没有他路可走,唯有咬牙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
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悲观,不要遇到一点挑战,就想投降,投降没有出路,只会被人蹂躏。要敢于亮剑,提刀跨马杀敌。
——任正非
思考:我国该如何应对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1)认识: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要求:(如何应对?)
①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③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④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挑战包括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和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同时了解了我国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五、板书设计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目 新的发展契机
1.中国面临的发展契机
2.面对契机,我们的态度
第二目 新风险 新挑战
3.中国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
4.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六、本课知识梳理
1.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
(1)国内: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际: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面临发展契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①机遇稍纵即逝。
②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③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3.中国面临哪些新风险与新挑战?
(1)国内: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
4.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如何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
(1)认识: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要求:(如何应对?)
①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③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④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补充:面对国际挑战与机遇,青少年该怎样做?
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②树立全球观念、和平意识与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
③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中考真题链接
1.(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背景之下,我国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下列关于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表述正确的是( C )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B.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逐渐减弱
C.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D.我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的空间越来越小
2.(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下列句子反映的道理与之相符的是( D )
①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②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③于安思危,于治忧乱 ④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此,美国不断高筑技术壁垒,全力阻断中国对关键技术、核心设备材料的获取。这说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 A )
A.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B.只有机遇没有挑战
C.只有挑战没有机遇 D.要加强合作避免竞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思路清晰,理解较为容易。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机遇,二是挑战。对机遇的学习可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角度,选取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对挑战的学习,从三个方面进行,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引领学生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使学生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