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质量,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首先教材分析,质量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学习好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可以为将来深入学习密度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启下的作用。本节应重视学生的操作和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所以,需要采用教师指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本节课所要讲授的物体的质量是本章第一节,质量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 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也为学习密度、 重力作必要的准备。质量是生活、 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概念,能够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从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质量知识是常考内容,重点考查:天平的使用方法,与后面 的密度知识相结合。本节课内容在中考中平均占分为 分左右。因此,这节课不仅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第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重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物体有量的不同。但是容易把质量理解成物体的好坏。除了感性的认识,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已经养成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但缺乏科学的实验探究心理,而且质量和重量容易混淆。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抽象思维还不发达。 而且,现在的学生普遍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对基础知识不爱记忆,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质量及天平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原因。教学中要注意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展示、实验的作用, 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单位及其换算。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不是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第四:教学重难点。通过研究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质量的概念,单位,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难点是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第五: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采用以下说教法和学法。教法有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学法包括个体自学,同伴互学,全班展学,合作探究。第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比如和铁钉和铁锤。通过观察比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学生容易理解,而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观察中又掌握的知识,又形成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自主学习、培养能力。给同学一定时间,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8页质量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教师小结包括质量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符号以及单位换算,最后补充生活中的质量单位。这样将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白质量是我们在买东西时会用到的,从而提高学生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克服困难,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生活中的物理,使学生贴近生活,寻找物理的原型,从而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因为后面将物理回归生活打好基础积极思考,重在参与。通过生活中质量的测量工具,使学生熟悉身边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自然而然引出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动手实践,培养能力。学习使用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以个体自学,同伴互学,全班展学,归纳总结,及时练习。5个环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实现高效课堂突破本节的重点:天平的使用。个体自学,学生看课本110页,学习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及天平使用方法。在个体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与同伴相互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渗透自主学习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天平结构的认识,初步得到天平使用方法。第三,小组代表全班展学。在这个过程中提倡多暴露,多展示,多反馈。学生在相互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天平使用的认识。最后教师展示以及归纳总结。放平归零调螺母,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再移游码。最后学生动手实验,测出一块橡皮泥的质量。让每位学生动手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埋下伏笔。联系实际,回归生活。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通过两个问题,冰块熔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其质量是否变化。问题二,将质量为200g的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苹果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思考苹果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在小组讨论后归纳总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课堂小结:时间设定在五分钟左右,题型包括判断,填空,选择。通过基础题和能力题,使学生学会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同时也达到了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作用。分层布置作业,必做题以同步练习的基础练习题为主。选做题以同步练习的部分难题目为主。分层作业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第七:板书设计如上所示,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容易构建知识框架。第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和生活练习比较密切,孩子学习兴趣会高一些。所以要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讲解 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一定要强调好规范实验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