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社区公物我爱护(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认识社区中的公物并了解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制作温馨提示牌,并学会如何保护和维护社区公物。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制作温馨提示牌 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和维护社区公物。
【教学准备】 1. 社区功能区域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制作温馨提示牌需要的材料,如彩纸、彩笔、剪刀等。 3. 社区卫生清洁工具,如扫把、垃圾袋、一次性手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 引入:简单介绍社区,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交流:询问学生对社区的了解,并让他们说出社区的主要功能区域。 3. 实践:学生制作社区功能区域地图,熟悉社区布局。 4. 小结:总结学生对社区功能区域的了解,加深印象。 二、新课教授 爱护公物 1. 引导:讨论如何爱护社区公物,并阐述其重要性。 2. 动手:学生动手制作温馨提示牌。 3. 贴出:在社区工作人员同意后,学生将制作好的提示牌粘贴到合适的位置。 4. 反馈:师生共同讨论贴出的提示牌效果和意义。 实践活动 1. 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成立"美化社区小分队"。 2. 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 3. 清扫:学生按照分工协作,进行社区公物清洁工作。 4. 记录:学生记录参与清洁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作业布置 1. 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录下家中与社区公物有关的物品,并思考如何爱护这些公物。 2. 分享作业:下节课让学生分享制作的温馨提示牌,以及实践活动的心得感受。
【板书设计】 社区公物我爱护 社区大发现 爱护公物 实践活动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