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共点力的平衡 (共21张PPT)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 共点力的平衡 (共21张PPT)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5 共点力的平衡
一 共点力与平衡
1、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两个或多个力作用,这些力都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一 共点力与平衡
3、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不管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Δv=0,a=0。注意:速度为零时,a不一定为零,例如汽车刚启动瞬间或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
4、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
一 共点力与平衡
思考:一灯泡吊在天花板下,现用另一细绳将灯泡拉到如图位置,灯泡静止。
(1)此时灯泡受几个力?
(2)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推导说明:若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满足怎样的关系?
(3)上面探究的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
一 共点力与平衡
5、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
(2)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3)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必定与另外(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二 共点力的平衡的解决方法
1、合成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分解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某个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与其他两个力分别平衡。
3、正交分解法: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应用正交分解法,则有:∑Fx=F1x+F2x+F3x+…+Fnx=0,
∑Fy=F1y+F2y+F3y+…+Fny=0
4、矢量三角形法:如果三个力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矢量三角形法可以充分利用几何边角关系求解平衡问题。
二 共点力的平衡的解决方法
例1、“风力仪”可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大小。那么风力大小F跟金属球的质量m、偏角θ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重力加速度为g)
二 共点力的平衡的解决方法
解法一:合成法
如图所示,风力F和拉力FT的合力与金属球所受的重力等大反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F=mgtan θ。
解法二:分解法
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使金属球抵抗风的吹力和使金属丝拉紧,可以将金属球所受的重力沿水平方向和金属丝的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F=F′=mgtan θ。
二 共点力的平衡的解决方法
解法三:正交分解法
以金属球为坐标原点,取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由水平方向的合力Fx合和竖直方向的合力Fy合分别等于零,即:Fx合=FTsin θ-F=0 Fy合=FTcos θ-mg=0
解得F=mgtan θ。
二 共点力的平衡的解决方法
例2、在一半径为R、质量为m 的乒乓球内注入质量为M 的水,但未将乒乓球注满,用水平U形槽将其支撑住,保持静止状态,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U形槽的间距d=R,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乒乓球与槽间的摩擦力,则U形槽侧壁顶端A点对乒乓球(包括水)的支持力大小为(  )
B
二 共点力的平衡的解决方法
5、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物体、质点或绳的结点等)。
(2)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判定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4)列平衡方程,应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列出平衡方程。
(5)求解方程,并讨论结果。
三 轻绳轻杆支架问题
例3、如图甲所示,轻杆OB可绕B点自由转动,另一端O点用细绳OA拉住,固定在左侧墙壁上,质量为m的重物用细绳OC悬挂在轻杆上的O点,OA与轻杆的夹角∠BOA=30°,轻杆OB水平。图乙中水平轻杆OB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O装有小滑轮,用一根细绳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图中∠BOA=3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图甲中细绳OA的拉力和轻杆的
弹力各是多大?
(2)图乙中细绳的拉力和轻杆对滑轮
的作用力是多大?
三 轻绳轻杆支架问题
(1)由于题图甲中的轻杆可绕B点自由转动,是转轴杆(“活杆”),故其受力方向沿杆方向,O点的受力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FT2=mg,则O点所受细绳OA的拉力FT1、轻杆的弹力FN1的合力与细
三 轻绳轻杆支架问题
(2)题图乙中是用一细绳跨过滑轮悬挂重物的,由于O点处是滑轮,它只是改变细绳中力的方向,并未改变力的大小,且AOC是同一根细绳,而同一根细绳上的力处处相等,故图b中细绳OA的拉力为FT1′=FT2′=mg。
由于杆OB不可转动,所以轻杆所受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OB方向,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FN2一定与两根细绳的合力FN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N2=FN2′=2mgcos 60°=mg,即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mg。
1.“动杆”和“定杆”的比较
(1)“动杆”:对于一端有转轴或有铰链的轻杆,当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是沿着轻杆的方向,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
(2)“定杆”:一端固定的轻杆(如一端“插入”墙壁或固定于地面),杆所受到的弹力不一定沿着轻杆的方向,力的方向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确定杆中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
三 轻绳轻杆支架问题
2.“活结”和“死结”的比较
(1)“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
(2)“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三 轻绳轻杆支架问题
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什么是临界问题:物体所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为临界状态,涉及临界状态的问题为临界问题。
2、临界问题特点:①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②注意某现象“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
3、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基本方法是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进行论证、求解。
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4、什么是极值问题:物体平衡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涉及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
5、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①解析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列出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或者根据物理临界条件求极值。②图解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画出平行四边形或者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
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求解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中的临界点和极值点。
(2)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是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并依此作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结论。
6、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分析技巧
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例4、如图甲、乙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 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恰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恰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F1/F2为 (  )
A.cos θ+μsin θ
B.cos θ-μsin θC.1+μtan θ
D.1-μtan θ
B
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解:物体在力F1作用下和力F2作用下运动时的受力如图所示。
将重力mg、力F2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
方向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
F1=mgsin θ+Ff1,
FN1=mgcos θ,Ff1=μFN1,F2cos θ=mgsin θ+Ff2,FN2=mgcos θ+F2sin θ,Ff2=μFN2,解得:F1=mgsin θ+μmgcos θ,
F2=cos θ-μsin θ(mgsin θ+μmgcos θ),故F1/F2=cos θ-μsin θ,B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