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滚动轴承【学科】机 械【课题】认识滚动轴承(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基础》第二版)【课时】1课时(40分钟)【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玩转滑板视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轴承实物、AR动画、移动学习平台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滚动轴承相关知识,最后通过检修滑板轴承的方式达到理实一体的教学效果,学以致用的同时,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内容简析】《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熟悉轴和轴上零件是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滑动轴承的学习,对轴承有了一定的认知与理解。本课将在教材基础上,通过观察实物和分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学情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数控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发现,他们对合作、探讨、动手所学的内容有较高的吸收率,基于以上特点,教师重组课本知识,使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以学生为本,贯穿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在生活实例与理论知识之间找到契合点,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滚动轴承的分类及结构,能正确选择常用的滚动轴承类型;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组装初步了解滚动轴承的组成,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滚动轴承受力特点,学生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完成滚动轴承选择;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际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常见分类。难点: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教学方法及策略】1.将慕课线上教学与课堂线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3.利用轴承实物、AR动画、受力演示视频等学习资源直观演示,能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相关知识。【教学平台与资源】理实一体化教室、多媒体课件、移动学习平台、滑板和轴承实物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与资源课前预习课前一周,通过中国大学MOOC学习滚动轴承知识,并完成课前预习测试。 1.在移动学习平 台上发布本课内容,要求学生进入中国大学MOOC学习滚动轴承知识,并完成课后预习测试。 2.根据学生提交的预习测试,经过教师的浏览和整理,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1.登入中国大学MOOC网站,预习《机械基础》中滚动轴承内容; 2.通过UMU移动学习平台完成预习测试。 中国大学MOOC UMU移动学习平台设计意图: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滚动轴承知识有一定了解,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测试可作为教师分组依据。课中学习一、激趣引入借助玩转滑板竞技视频引出本课内容——滚动轴承。 1.教师播放滑板竞技视频; 2.教师提问:视频中滑板的滚动轮能实现高速运转的原因是什么? 1.认真观看视频; 2.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间互相讨论,探究。 视频动画设计意图:开场激趣引入,设“疑”引发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玩转滑板顺利的转移至滚动轴承上来,形成一个自然的过渡,同时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和修理滑板埋下伏笔。二、初出茅庐任务一: 配对和组装滚动轴承。 1.分发5个事先拆分的滚动轴承零部件; 2.要求学生将这些零部件重新配对,并完成组装。 1.组间仔细观察5个滚动轴承零部件,分析哪些零件应该属于同一个轴承; 2.完成5个滚动轴承的组装。 滚动轴承零部件任务二: 通过AR动画进一步了解滚动轴承的结构。 教师课前利用Jigspace软件自制AR动画,应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1.仔细观察AR动画中滚动轮中轴承的拆分,熟悉滚动轮内部结构及拆装过程; 2.最后和老师一起说出常见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AR动画设计意图:此环节AR虚拟动画与课堂中教师呈现的实物比对,直观生动,学生在接纳知识的同时,也拓宽了视野。三、小有成就任务三:掌握常见滚动轴承的分类: 1.按滚动体类型不同; 2.按承受载荷不同分类。 1.教师提问:前面组装轴承时,滚动体的形状是不是一样; 2.结合轴承实物探究滚动轴承是否有其他方式的分类。 1.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出第一种分类方式; 2.学生积极讨论,并在移动学习平台讨论区跟帖,系统实时展现高频词汇。 轴承实物 积极讨论设计意图:带着疑问学习,并且利用教学实物帮助解决问题,相比以往学习轻松很多,并落实教学重点。四、游刃有余任务四:通过受力演示,画受力简图;完成常见滚动轴承的特点选择。 1.通过滚动轴承上的数字,讲解其代号含义; 2.任选一轴承,通过轴和轴承配合分析演示该滚动轴承的受力情况,并画受力简图。 1.认真听教师讲解,并回答教师提问来固化知识; 2.举一反三,完成其他4个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 3.完成移动学习平台的常见滚动轴承特点选择。 滚动轴承受力演示 移动学习平台特点选择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学习、动手画图,辅以教师自制受力演示试验,学生基本掌握滚动轴承的受力特点。五、大显身手任务五: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对滑板滚动轮中的轴承替换操作。 1.要求学生通过慕课学习滚动轴承类型选择的参考原则; 2.提供学生修理滑板需要的工具和相关轴承。 3.学生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1.学生看慕课,学习滚动轴承选择的几大参考原则; 2.运用所学知识(代号、受力、类型等)选择合适的轴承,并完成修理任务。 学习慕课中的轴承选择参考原则 修理滑板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了考查学生对滚动轴承选择的理解程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顺利突破难点。六、小结反馈课堂小结 评价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小结进行适当补充; 2.根据系统积分评选优秀团队和个人。 1.每组推选一名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上台领取奖品。 系统积分评优设计意图:1.通过小结不但展示了每组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在组间学习借鉴; 2.用择优评选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课后巩固扩展任务:1.进入中国大学MOOC学习滚动轴承的固定、装拆等后续内容;2.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滚动轴承。 1.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发布课后拓展任务; 2.从系统后台再次了解每一位同学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后续内容的有效教学。 1.进入慕课学习滚动轴承的后续内 容,并完成相关测试; 2.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滚动轴承,并记录下来,以备下节课讨论。 扩展任务学习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拓展任务达到课后延伸、巩固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欲的目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移动学习平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延伸学习时空;借助教师自制AR动画、滚动轴承受力演示视频和破坏性试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使用中国大学MOOC网课程,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实例验证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师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自制受力演示视频、AR动画,还是小组合作学习,都是为了紧扣中职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能更高效的快乐学习。移动学习平台中关于常见滚动轴承特点选择的题目1、根据前面滚动轴承受载荷情况分析,选择角接触球轴承的承载方向和特点。A. B.C. D.2、根据前面滚动轴承受载荷情况分析,选择深沟球轴承的承载方向和特点。A. B.C. D.3、根据前面滚动轴承受载荷情况分析,选择推力球轴承的承载方向和特点。A. B.C. D.移动学习平台中关于常见滚动轴承类型选择的题目1、高速或要求旋转精度高时,应优先选用( )轴承。A.滚子 B.球2、受纯轴向载荷时,可选用( )轴承。A.向心 B.推力 C.向心推力3、为便于安装、拆卸和调整轴承间隙,常选用外圈可分离的轴承。( )A.对 B.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