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密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密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密度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密度知识,学会使用量筒;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密度概念建构的过程
教学难点: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三、教学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今后学习液体压强、浮力以及高中气态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密度”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概念。初二学生由于对此概念弄不清楚,影响了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概念,教材设计了对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密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新课导入环节,采用设置问题情景导入的方法。首先出示一杯水、一杯酒精、铁块、铝块。让学生来区分一杯水、一杯酒精;及铁块、铝块。接着继续提出问题,有没有其他物理方法来进行区分呢 由此进入今天课题《密度》。
【设计意图:之所以采用这种举生活实例的方法,是因为它们都是离生活很近的物质,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且区分方法也能很好的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不显突兀】
环节二:新课讲授
首先是猜想和假设: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们如何验证呢
接下来是设计实验环节,在这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引导同学讨论可以围绕以下三个问题:
①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②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③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为了降低实验的复杂度,在实验中提供的铁块和铝块的形状都是规则的,在这个环节中巡视并加以指导。
在测量结束后要进行收集记录数据,并填写表格。
最后是分析论证环节,将让学生做出m-V的图像,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在此环节中建议大家以实验小组为一组,进行5分钟的讨论,小组代表会回答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在这里进行补充,这就说明这个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引进了密度这个物理量。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通过设计实验过程,分组完成探究实验并分析实验结论,学生能提高设计实验并操作器材的能力,数据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养成合作交流以及质疑的意识,并能够在这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同时强化出: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物态相同,其密度相同。
那么接下来,告诉学生,密度用字母ρ表示,根据定义写出字母表达式和单位,学生不难回答,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
最后,在多媒体中出示一个表格,上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指出水的密度也是经常会用到的,大家可以记忆一下:p水=1.0x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x103kg/m3。
为了深化学生对于密度概念的理解这样提问学生:由密度公式,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个说法对吗
学生根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没有关系,能够回答出这样说是不对的。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密度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密度较为抽象,因此应该多设计这样的环节来进行强化,这样也有利于攻破这节课的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个环节中,在多媒体中出示一道练习题:一个铁球质量为158g,体积是35cm3,试问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个题目也能将本节课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