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工技术做书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金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2. 掌握制作书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生理解金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2. 学生掌握制作书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
1. 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金工工具,保证操作安全。
2. 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分工,完成书立的制作。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劳动六年级上册的第7节课,学生年龄为11-12岁,他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劳动技术,对劳动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对于金工技术和金工工具的使用可能还不熟悉。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需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工具,注意操作安全。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分工和团队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可以展示一本用金工技术制作的书立,让学生注意其特点和制作材料。
-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这本书立是如何制作的?有哪些材料和工具可能被使用?
- 引导学生思考金工技术与之前学过的劳动技术(如木工、纸工)的区别和应用领域。
2. 回顾之前学过的劳动技术,与金工技术进行比较。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木工、纸工等技术,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 引导学生思考金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汽车制造、家具制作等。
二、讲解金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具
1. 简要介绍金工技术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 解释金工技术是一种利用金属材料进行切割、连接和加工的技术。
- 举例说明金工技术在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应用。
2. 介绍常用的金工工具及其作用和用途。
- 锤子:用于敲打和调整金属材料的形状。
- 钳子:用于紧固和固定金属材料。
- 冲击锤:用于在金属上打孔或形成凹凸纹路。
三、制作书立的步骤和技巧
1. 介绍制作书立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 材料:金属片、铆钉、尺子等。
- 工具:尺子、铅笔、剪刀、锤子、钳子、冲击锤等。
2. 分步骤讲解制作书立的过程。
a. 测量和标记金属片的尺寸:使用尺子和铅笔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标记。
b. 剪切金属片:使用剪刀或剪切工具根据标记线剪切金属片。
c. 打孔:使用冲击锤和冲击钻头在金属片上打孔。
d. 弯曲:使用锤子、钳子等工具将金属片弯曲成所需形状。
e. 铆接:使用铆钉将金属片连接起来。
3.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保持工具和材料的整洁,避免杂物干扰操作。
- 注意操作安全,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 注意保护眼睛和手部,可以佩戴安全眼镜和手套。
四、小组合作制作书立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制作步骤。
- 例如,一个学生负责测量和标记,另一个负责剪切和打孔,另外两个负责弯曲和铆接。
3. 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确保他们正确使用金工工具,注意操作安全。
- 教师可以巡视每个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和技巧,共同解决难题。
五、展示和评价
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书立,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
- 学生可以观察和评价其他小组的书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制作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技巧。
3. 教师总结金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相关技术。
板书设计:
金工技术做书立
步骤:
1. 测量和标记尺寸
2. 剪切金属片
3. 打孔
4. 弯曲
5. 铆接
工具:
- 锤子
- 钳子
- 冲击锤
注意事项:
- 保持整洁
- 注意操作安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金工技术来制作书立。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的方式,让他们掌握了金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具的使用。在小组合作制作书立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合理分工,注重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操作安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金工工具,避免意外发生。我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人风采,使他们对金工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评价,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书立的制作,并且呈现出不错的成果。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测量不准确、操作不熟练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操作技能和注意操作细节。
总的来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金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会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