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2.1 保障各类物权第一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财产权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健全财产权保护制度。科学精神:能够正确运用物权知识,客观分析生活实例。法治意识:能够运用财产权的有关法律知识,依法有效保护合法财产。我国也有很多拆不了的房子!为什么拆不了?这涉及到哪些权利?探究与分享PART 01定分止争——所有权11.财产权(1)含义: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2)财产制度: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3)法律规定财产权的意义:①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②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③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一、定分止争——所有权(4)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①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③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要给予补偿。1.财产权一、定分止争——所有权(5)财产权的范围广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狭义—物权所有权﹙自物权﹚他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物权:权利人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的物,享受其利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一、定分止争——所有权1.财产权一、定分止争——所有权01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其价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具有固定、耐久、保值增值等特征)(如:房子、树木)不动产02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如:存折、书籍、床、汽车)动 产物①物权含义: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物权是最基本的财产权。包括:所有权、他物权。②物权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特别提醒】: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排他:不受他人干涉。P13二段P13四段P14相关链接22、财产权——物权一、定分止争——所有权动产 不动产教材手机自行车学校的房子房子下面的土地校园的树木仓库里的木材练一练:下列物品哪些是动产?哪些是不动产?√√√√√√√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1)含义:(2)分类:依据主体的不同,我国将所有权划分为三类:所有权文物、河流、矿藏、城市的土地国有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等农村土地、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教科文卫体设施等房子、车子、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① 国家所有② 集体所有③ 私人所有3. 财产权——所有权一、定分止争——所有权问题:所有不动产所有权都需要经登记才能发生效力吗?不动产所有权依法归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法院文书的判决所取得的不动产所有权继承取得的不动产所有权法律规定,在一些特殊情形中,不动产所有权取得可以不经登记而发生效力。①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3)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3. 物权——所有权一、定分止争——所有权思考:所有动产所有权都不需要产权登记,只要交付完成,就发生效力。这种观点对吗?说明理由。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但价值较大的动产,如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②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3)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3. 物权---所有权一、定分止争——所有权(1)善意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通常是指非法(瑕疵)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2)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买方在不知情情况下,合法交易并支付相应价格,同样取得动产的所有权。(注意:但是遗失物、赃物、埋藏物、失散的动物等脱离物不适合善意取得制度。)特别提醒:【案例:甲出差托付乙保管其电动车,在甲出差期间,乙把电动车卖给了丙,而丙事前并不知道乙没有处置权,而且以合理的价格构成交易。该案例中就属于善意取得。甲回来后,电动车归丙,甲没有权利索要,甲可要求乙交出交易金额,而且还可以要求乙赔偿事宜。】【案例】张三把一台价值100万的汽车卖给了李四,李四把100万通过银行转帐转给了张三,车子让张三的妻子开出去,张三给妻子打电话,让其把车子交于李四,可是张三的妻子说她已经把车子卖给了王五。(1)汽车的所有权应该归谁?为什么?(2)假如李四买这台汽车时依法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这台车的所有权应该谁呢?为什么?以案释法答案:王五,因为王五是善意第三人,且张三的妻子已经把车子交于王五。(取得动产的方式:交付)答案:李四,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家庭共有财产比如桌子,沙发等家具夫妻共有财产比如夫妻共同买的房子合伙人共有财产比如合伙人共同出资开的饭馆(1)含义:(2)形式: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财产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①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整个家庭则有共有财产,夫妻之间也存在夫妻共有财产。(共同共有,不分彼此,都享有)②几个人合伙从事经营活动,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财产。(按份共有)(4).共有财产3. 物权——所有权一、定分止争——所有权PART 03物尽其用——他物权2探究与分享财产权物 权债 权知识产权股 权他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所有权那么,什么是他物权呢?他物权又是怎么分类呢?从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物权包物权包括所有权、他物权。对所有权我们已经有了一程度的了解(1)含义: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包括用益物权、担保物权。(1)含义: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1)含义: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用益物权①土地承包经营权②宅基地使用权③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担保物权①抵押权②质权物的交换价值对应物的使用价值对应(2)包括(2)包括1.他物权 P16一段他物权二、物尽其用——他物权【注意】区分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不是所有权,而是一种他物权。所有权对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但他物权一般不享有处分权,因为对物不享有所有权(2)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动产和不动产的价值,做到物尽其用二、物尽其用——他物权地位: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保护期限:法律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经营权的流转:土地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 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注意:不是流转土地承包权。例如:张三承包了村集体的土地,因外出打工,就把土地的经营权转给了李四,由李四打理。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张三,经营权归李四。 →即“三权分置”(1)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并可延长(P16相关链接1)二、物尽其用——他物权2.用益物权的主要内容(2)宅基地使用权地位:也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权利内容: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保护期限:农村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注意:宅基地属于农村的土地。在城镇买的地不是宅基地。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特别提醒: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建造在该宅基地上的住房所有权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同时转让《土地管理法》规定:①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②农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③农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农民有权获得合理补偿。二、物尽其用——他物权2.用益物权的主要内容含义:(3)建设用地使用权 P17一段房地产开发商应当在建造房屋之前,先行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们从开发商那里购买商品房,并且办理转移登记和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之后,既拥有商品房的所有权,又合法享有该商品房的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权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注意:在城镇买的地属建设用地商品房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关系 P17一段二、物尽其用——他物权2.用益物权的主要内容合作探究 上述情形中,小汪家享有哪些财产权利 小汪家是否有权要求获得相应补偿,为什么 小汪的家在农村,后因父母进城开饭馆,他跟着到城里上学。为生活方便,他家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在农村老家还有三间房和两亩承包地。当地县政府要修公路,需要征收沿途的农村土地,其中包括小汪家的承包地。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农民有权获得合理补偿。小汪家可以获得相应的占用土地补偿。①商品房和农村老家的三间房的所有权②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使用权③农村三间房的宅基地使用权④两亩承包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有权用益物权(他物权)物尽其用-他物权A3.担保物权(1)含义: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等(2)财产的权利人可以将其财产(例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抵押或者质押。债权人通过抵押、质押而在他人财产上享有的权利,就是抵押权、质权。①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如房子按揭贷款)②质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也可以进行质押担保)。(如汽车抵押给别人)【易混易错】:抵押权和质权的关系(1)抵押权通常针对不动产或价值较大的动产,而质权的对象通常是普通的动产。(2)抵押权中的债权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抵押要登记才生效;质权中的债权人只需占有质物即可。(3)抵押权实现主要通过法院申请拍卖;质押则多直接变卖。注意:债权人——抵押权、质权债务人——抵押、质押1、 你把你的奥迪轿车抵押给甲,向甲借款20万元,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几天后你又把奥迪车卖给了不知情的乙,到时候你无力偿还甲的20万,问:甲可不可以主张把奥迪车拍卖偿还自己的20万?分析结果:不能!倘若甲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则可以请求法院将奥迪车拍卖偿还自己的借款,这下轮到乙哭天抢地了。合作探究2、 甲向乙借款100万元,期限一年,甲以自己刚买的进口保时捷轿车做质押,乙表示同意,二人签订了质押合同。乙把钱打在甲的账号上,当场开走了轿车。一年后,还款期限届满,甲表示无力偿还借款和利息,双方一致同意以保时捷轿车折价清偿。问:假设甲以自己的一套房产做质押可以吗?分析结果:不可以!不动产不允许做质押物,质押权的客体只能是动产或法律规定的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甲以不动产做质押,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乙对该房屋不享有质权。合作探究知识拓展 区别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留置权: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这是债权人就是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便是留置财产。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动产、不动产均可)例如:按揭购房质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也可以进行质押担保)例如:典当获取资金核心归纳——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区别和联系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占有、使用、收益、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区别所有人的权利分类三者都属于法律规定的物权范畴,都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物进行管理、支配和享受物之利益的权利。联系本课小结:保障各类物权定分止争:所有权财产权财产权的类型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类型物权保护的原则所有权含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取得方式依照法律规定登记或者交付共有关系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物尽其用:他物权含义分类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含义主要类型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含义分类抵押质押设立目的连一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质权房子所有权汽车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动产所有权不动产所有权所有权他物权1、甲和乙的承包土地相邻,甲要去自家承包地劳作,必须经过乙的承包地。而两家多年因琐事结怨,乙为了阻止甲从自己承包地通过,挖了一个深坑,二人为此发生争吵。乙认为:承包地是自己的,在自己家承包地里挖坑,甲无权干涉。问:甲有权从乙的承包地通过吗?答:当然有!乙应当为甲的通行提供必要的便利。即使自己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也要忍着,更不能挖坑阻挠甲通过。甲从乙的承包地通过,是用益物权中的使用权。课堂练习2、 问:你借用同桌的手机后,擅自处分同桌的手机,把手机给卖了,你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3、问:土地承包权为什么是用益物权?答:侵犯了你同桌的所有权。用益物权不包括处分权。答: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他人的物,你没有所有权;你承包后就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理。4、张三把房子卖给李四,价款60万元。李四支付60万元给张三,张三把房屋钥匙交给了李四。张三要李四尽快去房管局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李四觉得反正房款已经支付,钥匙已经到手,说过一段时间再说。谁成想张三第二天出车祸死亡。全部遗产由儿子张六继承,张六把这栋房子卖给了马某,并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李四正欢天喜地装修房子之时,马某要求李四立马走人腾房,李四傻眼。分析问题:房子所有权归谁?为什么?房子所有权在什么时候发生转移?李四该怎么办?◇房子所有权归马某。◇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马某因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而取得房子的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在马某办理登记时发生转移。◇李四只能请求张六返还房款。5、夏冬在某商场购买一套茶具,服务员发现夏冬的款式没有现货,需从仓库调取,与夏冬协商后约定:夏冬先付款,当日下午商场会指示仓库将茶具快递给夏冬。夏冬付款并留下快递信息后离开。第二天,夏冬了解到,本市一辆快递运输车因驾驶员疲劳驾驶侧翻,自己的快件在该车内已被损坏。探究问题:夏冬有没有取得该套茶具的所有权?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没有。茶具属于动产,一般是通过交付实现动产所有权的转让。本案中,商场没有将茶具交付给夏冬占有,故夏冬没有取得该套茶具的所有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