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高教版《机械基础 》7-5轮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高教版《机械基础 》7-5轮系教案

资源简介

学科 机械基础
课 题 7-5轮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轮系的功用与分类
技能目标 达到掌握轮系的功用与分类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材重、难点 重 点 轮系的功用,以及与齿轮传动的比较
难 点 轮系的功用
教学组织与过程 第一步:展示图片,引入新课 第二步:通过实物图片与讲授。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概念 第三步:通过讲授,理解掌握掌握轮系的功用与分类 第四步:通过课后习题,进一步巩固知识
已具备知识 只看见过生活中的实列
教学方法 教法 实物观察;多媒体演示、模型
学法 观察;理解记忆
教学媒体及辅件 多媒体课件附后
Ⅰ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准 备 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组织课堂秩序 带上相关书、笔、笔记本
引 入 复习1、左右定则判别蜗杆传动回传方向; 2、判别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1 让学生举手回答 2 让学生观看视频 引入新的任务
新 课 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所组成的齿轮机构来进行传动。这种齿轮机构称为轮系。 一、轮系的主要功用是:
1.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很多机械要求有很大的传动比,机床中的电动机转速很高,而主轴的转速要求很低才能满足切削要求,一对齿轮的传动比只能达到3~6,若采用轮系就可以达到很大的传动比。 2.可以作较远距离的传动。当两轴中心距较远时,若仅用一对齿轮传动,势必将齿轮做得很大,结构不合理,而采用轮系传动则结构紧凑、合理。 3.可以实现变速、变向的要求。一般机器为了适应各种工作需要,多采用轮系组成各种机构,将转速分为多级进行变换,并能改变转动方向。 4.可以合成或分解运动。采用周转轮系可以将两个独立运动合成一个运动,或将一个运动分解为两个独立运动。 提问:比较轮系与齿轮的传动特点? 二、轮系的分类 轮系的结构形式很多,根据轮系在传动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固定,轮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两大类。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传动比 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转速(或角速度)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用i表示。即: 2、旋转方向 (1)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时两轮转向相反其传动比规定为负 一对内啮合圆柱齿轮,两转转向相同,其传动比规定为正 (2)两轮的旋转方向也可以用画箭头的方法表示。两轮旋转方向相反,画两反向箭头, 两轮旋转方向相同,画两同向箭头。箭头方向表示可见侧面的圆周速度的方向。 传动比的计算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该轮系的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首末两轮的转向由轮系中外啮合齿轮的对数决定。上式(-1)3表示轮系中外啮合齿轮共有三对,(-1)3=-1表示轮1与轮5转向相反。从图12-4可知,轮系中各轮的转向也可用画箭头的方法表示。   由分析可知,定轴轮系总传动比的计算式可写成    i1k=n1/nk=(-1)m·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式中m为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注意:在应用上式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时,若轮系中有圆锥齿轮,蜗杆蜗轮机构,传动比的大小仍可用上式计算,而各轮的转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在图中表示清楚。 (二)、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1.写出各对齿轮啮合顺序线 2.列转化轮系传动比计算式 3.标出转化轮系转向,确定传动比符号 (三)、轮系的功用 1.传递相距较远的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2.可获得大的传动比 3.可实现变速、变得变向传动 4.用于运动的合成或分解 学生观察
小结 本堂课主要讲解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定义,并分析了定轴轮系和及其运动分析,周转轮系和及其运动分析,要求同学们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的应用。
任务实施 观察、演示、帮助、启发、调协 教师巡视指导协调
任务交流 分组讨论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