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②知道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家用电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教学难点:试电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有没有可能发生危险?三、教学分析在前面几章,学生已经学过了初中电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并且生活与用电的关系又非常密切,所以假如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应该是肯学爱学的。由于知识点较多,如果时间控制不合理,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并且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生活用电常识,大多数知识学生常识性了解即可,课堂轻易变得平淡、乏味。四、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课前任务1.让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并搜寻周围关于安全用电标志等相关照片,并拍照留存,要求照片清晰,或网上搜索相关图片。2.将所拍或搜索图片上传班级QQ群,得到老师认可的图片,会得到老师的“赞”,并上传班级相册,最后由班级群主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照片分类。活动2【导入】展示课前任务在大屏幕上展示已经分完类别的学生上传的图片,共有四类,分别为“有电标志”、“ 用电不当引起的火灾”、“避雷针”和“高压线”。得到展示的图片,照片所有人获得平时分加分资格。本节课从这四组照片出发,展开学习。展示群相册之一“有电标志”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标志,到底多大的电压会对人体造成危险呢 其实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实验:要求一名学生串联到三节干电池(串联)的电路中。同时,其他学生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实验表明:有电流,但没危险。那么多大的电流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 活动3【讲授】一、电压越高越危险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如果不小心触碰带电裸露电线,流过人体会有多大电流呢 数据表明:当人触碰到家庭电路带电裸露电线,会有危险。一般来说,我们把高于1KV的电压称为高压,低于1KV的电压称为低压,所以低压也危险!而且电压越高越危险。那安全电压真的安全吗 学生计算:数据表明:安全电压相对安全,因人而异。活动4【讲授】二、触电类型“有电标志”图片中,有些提示“当心触电”1.低压触电: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举例:人站在地上同时触摸火线、零线;人站在木凳上同时触摸火线、零线;人站在地上一只手触摸火线;人站在木凳上一只手触摸火线。总结:其中两种会触电,同时展示图片,链接flash动画。双线触电:是人体的两部分(如两只手)分别接触到火线和零线,使人体与电网形成回路。单线触电:是人体直接触摸电源、火线或漏电的用电器等,使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反馈训练:生活中常见触电事故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些情况会触电 原因:人都会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有电流流过人体。2.高压触电高压怎样形成的触电呢 展示图片,链接动画。最后总结: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输电线掉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电压,当人走近断头儿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反馈训练:小鸟怎么不怕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回答。师生总结:若电流流过小鸟,并不能回到零线,形成闭合回路,所以小鸟没事。如果有人此时接触小鸟,会怎样 学生回答:形成闭合回路,小鸟和人会触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