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1张PPT)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1张PPT)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教学重点:
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从繁荣到危机
第一部分
一、经济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长龙
电气业
Roaring Twenties——“咆哮的二十年代“
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
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
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工人
工资
水平低
商品数量猛增
消费能力低
商品“过剩”
生产
消费

从繁荣到危机
供大于求
价格下跌
企业停产
工人失业
购买力下降
企业无法回收资金
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
供大于求

从繁荣到危机
股票
人民
企业
股票疯涨
百姓疯狂投资
疯狂追涨希望
赚差价
企业效益好
股票疯涨
资金涌入
扩大生产
企业用于募股筹资
经营状况好,股票涨
投资热情高,股票涨
1.背景和原因

从繁荣到危机
①直接原因:生产过剩危机,全国性的股票投机
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整个美国都感冒了,接下来,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被感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病痛之中。
“黑色星期四”来临

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大危机概况
2、时间:1929-1933
3、开始国家:美国
4、开始标志:1929 年10月纽约股票暴跌,市场崩溃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
农民收入锐减
5、表现: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从繁荣到危机
失业者在职业介绍所外排队

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1930年第二个国情咨文
胡佛总统

从繁荣到危机
“胡佛村”
抗议失业的示威游行
Dpressed Thirties——“萧条的三十年代“
影响:经济大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从繁荣到危机



范围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危机波及到工业、农业和商业各个部门,危机不断深化。
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
6、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
针对危机,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道路。
德国、日本
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从繁荣到危机
罗斯福新政
第二部分

罗斯福新政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罗斯福 (1882--1945)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目的:应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特点:国家干预
富兰克林 罗斯福
(1882--1945)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罗斯福新政
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罗斯福新政
措施三:调整农业政策
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

罗斯福新政
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赈”
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罗斯福新政
措施五:社会福利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罗斯福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罗斯福新政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生产恢复图
失业率下降图
意义:①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
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1949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后来美国与西欧国家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实质/局限性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罗斯福新政
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
人物 当时解决的主要问题 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华盛顿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独立战争 取得民族独立
林肯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罗斯福 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
归纳总结
罗斯福新政
背景
内容措施
特点
影响
经济大危机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社会福利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积极方面: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E
N
D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