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观
统编版高三一轮复习
内容总览
课标解读与考情分析
01
知识体系构建
02
研究试题,
总结提炼
03
分享交流,拓展延伸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课标解读与考情分析
(一)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二)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坚定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通过事例,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问题。学会辩证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事例,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问题。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观;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认同马克思主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观点,了解并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坚定政治方向。
公共参与: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善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坚持矛盾分析法,理解领会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课标解读与考情分析
年份 考察考点 题型
2023年山东 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 选择题
2023年浙江 系统优化方法、矛盾基本属性 主观题
2023年北京 矛盾转化、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 选择题
2023年辽宁 自然变化规律、联系的特点 选择题
2022年海南 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联系客观性 选择题、主观题
2022年北京 实践、超前思维、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 选择题
2022年山东 整体与部分 主观题
2021年辽宁 联系客观性、整体与部分 选择题
(三)考情分析
课标解读与考情分析
1. 从命题内容上看,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是考查的重点。
2. 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试题的综合性较强。
3. 试题材料多为社会生活、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社会实践等
(三)考情分析
唯物
辩证法
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实质与核心
(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全面的。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知识体系构建
原理
方法论
含义
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坚持整体
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
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
总特征1
联系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属性建立新的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含义、地位、作用
突出整体、突出部分
含义
基本特征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1.(2023·山东·高考真题)中国茶是日常生活,也是文化瑰宝。明代许次纾嗜茶之品鉴,深谙茶理,他在《茶疏》中写道:“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 这茶理体现了( )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从整体上把握物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③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④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2.(2021辽宁,14,3分)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绿叶变为红色,并产生香气的主要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  )
①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
②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过程
③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
④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自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3.(2022海南,13,2分)海南省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突出城乡一体、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把全岛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海南整体发展服务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建立各个区域间的联系
③坚持系统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海南的发展
④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海南整体发展的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4.(2022湖南,19,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强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治理污染不讲条件,严控空间不让分毫,修复生态不打折扣。湖南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继全部清理洞庭湖区黑杨林后,将洞庭湖区被围圈的湖面“还湖于湖”,全部退出湖区造纸产能,推进重点工矿区转型升级,2021年长江湖南段两岸种植营造林1 786.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91.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574.7万亩,恢复湿地面积3.49万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中彰显新担当。
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谈谈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11分)
联系具有客观性,
要求我们切忌主观随意性
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参考答案:
①联系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②长江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的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开展综合治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
5.(2022·山东·高考真题)◆守正创新。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国古代经典《中庸》,讲的是顺应大本达道、尽心勉力笃行方能化育成事。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再次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要求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意识,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参考答案: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意识,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干事创业要“致广大”,有远大的目标规划;要“尽精微”,把远大的目标规划落实落细,积微成著;要统筹兼顾“致广大”和“尽精微”,把远大的目标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研究试题,总结提炼
哲学主观题做题小技巧:
1、审题
审知识范围 审类型 审题干核心 审分值
2、分析材料
用材料回答题干核心
3、组织答案
先写原理,再结合材料回答题干核心
分享交流,拓展延伸
知识 常考点及易错点
1 联系的特征
2 整体与部分
3 系统优化
根据前面研究的试题,找出本课中的常考知识点以及易错点(讨论五分钟)
1.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
2.区分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含义、地位、作用(课本P30)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5.立足整体,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课堂总结
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背诵联系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课后完成配套练习——联系观
总结归纳做题技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