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昌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昌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准线方程为,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2.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都有可能
3.在中,是的中点,是中点,则( )
A. B. C. D.
4.已知,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或
5.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6.与椭圆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7.已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若,且是与的等差中项,则的值是( )
A. B. C. D.或
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将底面为矩形,且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如图,在阳马中,平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E,F分别为PD,PB的中点,点G在线段AP上,AC与BD交于点O,,若平面,则( )
A. B. C. D.1
二、多选题
9.已知空间中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B.
C. D.在上投影向量的长度为
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直线恒过定点
B.圆上有且仅有3个点到直线的距离都等于1
C.直线的倾斜角为150°
D.与圆相切,且在x轴、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只有一条
11.已知双曲线过点且渐近线为,点在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上,为坐标原点,为双曲线的右焦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 B.双曲线的方程是
C.的最小值为2 D.直线与有两个公共点
12.朱世杰是元代著名数学家,他所著的《算学启蒙》是一部在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科学普及著作.《算学启蒙》中涉及一些“堆垛”问题,主要利用“堆垛”研究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现有100根相同的圆形铅笔,小明模仿“堆垛”问题,将它们全部堆放成纵断面为等腰梯形的“垛”,要求层数不小于2,且从最下面一层开始,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根,则该“等腰梯形垛”应堆放的层数可以是(  )
A.4 B.5 C.7 D.8
三、填空题
13.已知向量,,,若,则 .
14.已知数列满足则 .
15.圆与圆的公切线方程为 .
16.已知点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四、解答题
17.(10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值.
18.(12分)已知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垂直.
(1)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2)已知圆与轴相切,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4,圆心在直线上,求圆的标准方程.
19.(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E点在AD上,且.

(1)求证:平面平面PAC;
(2)若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0.(12分)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
(1)求证:;
(2)当时,求的值.
21.(12分)已知是等差数列,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和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22.(12分)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8,以椭圆的左焦点为圆心,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直线相切.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直线,过右焦点的直线(不与轴重合)与椭圆交于两点,过点作,垂足为.
①求证:直线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②点为坐标原点,求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A
【分析】利用抛物线准线方程得到,从而求得其标准方程,由此得解.
【详解】因为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准线方程为,设抛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所以,得,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故选:A.
2.A
【分析】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比较大小可得答案.
【详解】圆C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2,直线l的方程为,
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
所以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故选:A.
3.B
【分析】结合图形,利用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如图,是的中点,是中点,
所以.
故选:B.
4.A
【分析】根据平行关系确定参数,结合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解:直线与直线平行,
,解得或,
又,所以,
当时,直线与直线距离为.
故选:A
5.C
【分析】计算,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结合等差数列性质解得答案.
【详解】,故,化简得到,
.
故选:C.
6.B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得双曲线的实半轴、虚半轴,从而求得双曲线方程.
【详解】椭圆的焦点为.
因为所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所以其实半轴长为2,虚半轴长为,
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故选:B
7.D
【分析】利用是等比数列,将已知条件用基本量表示,化简求值即可
【详解】解析: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由可得:,即,代入,得,,,解得:或,
故选:D.
8.C
【分析】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根据条件求得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得,
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解得,令,则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平面,则
设,则,所以
解得,所以,即
故选:C.
9.ACD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得答案.
【详解】对于A,由,则,故A正确;
对于B,由,,因为,所以两向量显然不平行,故B错误;
对于C,由,,则,故C正确;
对于D,在上投影向量的长度为,故D正确.
故选:ACD.
10.AB
【分析】直接令即可得判断A;计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可判断B;得出斜率即可得倾斜角判断C;分为直线过原点和不过原点两种情形可判断D.
【详解】直线,令,得,即恒过定点,A正确;
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则圆上有且仅有3个点到直线的距离都等于1,故B正确;
直线的斜率为,其倾斜角为,故C错误;
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当直线过原点时,依题意可设为,即,
,解得,即切线为,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依题意可设为,即,
,解得(舍去)或,即,
即在x轴、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有三条,故D错误;
故选:AB.
11.AB
【分析】设双曲线的方程为,由双曲线过点求出,判断B;再由离心率公式判断A;联立直线和双曲线方程判断D.
【详解】设双曲线的方程为,由双曲线过点可得,即双曲线的方程是,故B正确;
可化为,则,,故A正确;
由题意可得,当直线与渐近线垂直时,取最小值,且最小值,故C错误;
由,解得,即直线与只有一个交点,故D错误;
故选:AB
12.BD
【分析】设最上面一层放根,一共放层,则最下面一层放根,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结合,可得n为200的因数,,且其为偶数,后逐一验证各个选项即可得解.
【详解】最上面一层放根,一共放层,则最下面一层放根
则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整理得:
结合,可得n为200的因数,故且为偶数.故可排除C.
又当,为奇数不合题意,故排除A;
当,符合题意,故B正确.
当,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BD
13.
【分析】求出向量的坐标,由已知条件可得,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求得实数的值.
【详解】因为向量,,,
则,
因为,则,解得.
故答案为:.
14.1024
【分析】由可得,从而可得数列是以2为公比,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可求出通项公式,进而可求出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数列是以2为公比,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所以,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1024
15.
【分析】由题意可判断两圆内切,求出切点即可得切线方程.
【详解】解:圆,即,
得,
所以
故两圆内切,公切线只有一条,与两圆圆心的连线即x轴垂直,
由得
所以切点为,
故公切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点到椭圆焦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列出a,c的方程组,进而解出a,c,从而可得,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点到椭圆焦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所以,所以,
所以,
因为,
又,所以当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7.(1)
(2)当时,最小,最小值为.
【分析】(1)列方程求出,即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1)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值.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得,
解得,
所以.
(2)由(1)知,
又,所以当时,取最小,最小值为.
18.(1)
(2)或
【分析】(1)依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然后将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从而可求得直线方程;
(2)设圆的方程为,则,再根据弦长,圆心距和半径的关系列方程,和圆心在直线上所得到的方程,可求出,从而可求出圆的方程.
【详解】(1)依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将点的坐标代入,得,
所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
(2)设圆的方程为,
因为圆与轴相切,所以,
圆心到的距离,
又圆心在直线上,所以,
所以,解得.
当时,,圆的标准方程为;
当时,,圆的标准方程为.
19.(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
(2)由题意可得以A为坐标原点,为x轴,为y轴,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由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2)∵,且,∴,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取BC中点G,连接AG,
∴,即,
由(1)可得,
以A为坐标原点,AG为x轴,AD为y轴,AP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由(1)可得,平面,
∴为直线PC与平面所成角,即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
∵,,
∴,令,则,,∴
∵x轴⊥平面,∴平面的法向量,
设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且为锐角,
∴.
20.(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假设,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并使用韦达定理可得,进一步得到,然后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计算,然后根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联立方程,消去得,
设,则,
因为,所以,
所以,
故.
(2)由(1)可知:
所以


所以
所以,又
所以
所以
21.(1),
(2)
【分析】(1)由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及,求出公比,由等差数列下标和定理结合求出,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及,求出公差即可得出通项公式;
(2)利用分组求和,结合等差等比前项和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设的公差为d,的公比为.
∵,,∴,解得或,
∵,∴,
∴,
∵,∴,

∴,∴,
故,.
(2)由(1)得,
∴.
22.(1);(2)①证明见解析,;②15.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解得,即,,,进而可得椭圆的方程.
(2)①由题意得,设直线,设,,,,,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
由韦达定理可得,,且,写出直线方程,再令,即可得出答案.
②由①可得判别式△,,令,化简结合函数单调性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椭圆的长轴长为8,
左焦点到直线的距离

椭圆的方程
(2)由对称性,若直线过定点,则该定点必在轴上,
①由题得,设直线,设
联立方程得(*)
所以有,且
因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得(**)
将代入(**),则
故直线过定点,即定点为.
②在(*)中,
所以又直线过定点
故,
令,则在上单调递减,故当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