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单元测评卷(B)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yán sù zàn tàn zhī wàng zuǒ gù yòu pàn( ) ( ) ( ) ( )qīng xī xùn chì xiǎng liàng ruò yǒu suǒ sī(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jiāng( ) yāo( ) 征( ) 怀( )jiàng( ) yào( ) 证( ) 还( )三、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填序号)(11分)①志( )高远 ②( )忠报国 ③大( )凛然 ④英( )无畏⑤视死如( ) ⑥铁面无( ) ⑦秉公( )法 ⑧( )正不阿民族英雄岳飞,可以用词语来形容 、 ;历史上的包拯、海瑞等清官, 、 ,历来受到百姓敬重;江姐、刘胡兰等革命英雄在敌人的酷刑面前, 、 ,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 ,从小事做起,顽强拼搏,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7分)四、选择题。(18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出塞(sài) 崛起(jué) B.纠缠(jū) 春笋(xǔn)C.土炕(kàn) 签订(qiān) D.明媚(mèi) 妄想(wàn)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有志者当效此生(仿效) B.中华不振(奋起,振作)C.蓄须明志(明亮) D.斩钉截铁(割断,弄断)3.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追寻春光 B.声音响亮 C.躲避纠缠 D.通过难关4.给下面的语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A.!,,! :“, ” B.,.. ,“ 。” C.!,, :“,” D.,,,!,“,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比喻)B.燕子在春光里翩翩起舞。(拟人)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设问)D.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迫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排比)6.下列关于书信格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呼应该顶格写。B.问候语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C.祝福语在正文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D.日期和署名最后写,先写日期,后写署名。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2分)2.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仿写句子)(3分)宁可________,也决不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3分)4.庐山的夏天真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1.先补全诗句,再完成练习。(9分)A.但使龙城飞将在, 。B. ,欲饮琵琶马上催。C.生当作人杰, 。D.莫愁前路无知己, (1)以上诗句中 和 句都是边塞诗, 、 和句都表达了爱国情怀, 句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填序号)(3分)(2)我知道的爱国诗句还有: , 。(2分)2.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的提示,如《梅兰芳蓄须》写的是 ;也可以把事情的 、 和结果理清楚,如我们学过的《 》一课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还可以把文章写的几件事连起来,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主要写了 、和周恩来背着伯父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领悟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这三件事。(6分)七、阅读材料和短文,完成练习。(28分)(一)中国“梦娃”(13分)材料一 中国“梦娃”是中宣部宣传片《梦娃送吉祥,梦娃送美德》中的动画角色。该短片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推出,2015年2月在各大网站、各个省级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地面频道、地市级和县级电视台相关频道重要时段播出,该片围绕“汇聚力量,传播文明”的主题,通过“梦娃”演绎的7个主题动作,倡导“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的中国精神。画面中的“梦娃”萌动可爱,深入人心,成了“中国梦”代言形象。材料二 几年前,中央媒体采访团到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考察时,一个红衣服的泥娃娃一下子引起了创作人员的注意。他们认为这个泥娃娃的眼神特别纯真,就像在做梦一样,她做的不就是中国的梦、我们的梦吗 采访团队一下子就开窍了,马上定下了公益广告的主题“中国梦·我的梦”。他们把这个小女孩亲切地称为“梦娃”。从此,“梦娃”这个名字被叫响。材料三 “梦娃”的作者是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林钢。他说“梦娃”的形象来自多年前他在河北的一次采风。那时他住的老乡家有个叫二妮的小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她的形象,林钢做出了这个彩塑。在林钢看来,“梦娃”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她贴近生活,能与普通百姓达成共鸣。1.根据上述材料,为彩塑“梦娃”建立一份基本信息表。(6分)姓名 国籍性别 艺术形式创作者 原型(生活中的人2.三份材料分别介绍了“梦娃”成为“中国梦”代言形象、和 。(4 分)3.“梦娃”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梦”的代言形象,与( )无关。(3分)A.“梦娃”演绎的7个主题动作倡导了“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的中国精神。B.这个泥娃娃的眼神特别纯真,就像在做梦一样。C.她是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高级工艺美术师林钢的作品。D.她贴近生活,能与普通百姓达成共鸣。(二)唯一的免费生(15分)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当时,周恩来跟着伯母过日子,家境十分贫困。贫穷的生活,更激发了周恩来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他吃饭极其简单,常常从家里带一小罐酱当菜吃,有时候就到南开校门外不远的一个豆腐坊买些最便宜的豆腐充饥。可是他学习的欲望却特别强烈。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名。1915年上半年,全校举行作文会考,他又得到第一名。他才思敏捷,作文不打稿,挥笔成篇,受到老师同学们的称赞。他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搜罗能得到的一切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书刊。有一次,他看到一部《史记》精印本,爱不释手,就把伙食费全部掏出来买回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他的英文基础原来并不太好。报考南开学校之前,曾特地到补习学校学习了三个月,在他的刻苦努力下,英文水平很快提高了。在中学读书期间他读了不少英文著作,使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南开的校史上是少见的,全校师生都很敬重他。南开学校是著名的学校,学术空气比较自由,教学作风比较民主。但是课业重、考试难、学费贵,学校里还从来没有收过一个免费生。周恩来贫困的生活和他优秀的学习成绩,强烈地触动了老师们的心。老师们经过讨论,极力向学校领导推荐,终于感动了校方。从周恩来入校的第二年起,学校宣布免去周恩来的学杂费,他成了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便宜一( ) 简单一( )2.文中画“--”的句子是对该自然段“”这句话做的具体说明。(2分)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4.周恩来为什么能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3分)5.短文赞扬了周恩来 、 的精神。(3分)八、习作。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烦恼,你有烦恼吗 你向人敞开心扉诉说过吗 请你用书信的形式,向你的亲人或朋友叙述一件让你烦恼的事。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格式正确,350字左右。第七单元测评卷(B)一、严肃 赞叹 指望 左顾右盼 清晰 训斥 响亮 若有所思二、示例:将来 大将 要求 需要 长征 证明 怀抱 还有三、①存 ②精 ③义 ④勇 ⑤归⑥私⑦执 ⑧刚②③⑥⑦④⑤①四、1.A 2.C 3.D 4.A 5.C 6.D五、1.这动人的情景把我吸引住了。2.示例:战士们 用石头把枪砸碎 留给敌人一颗子弹3.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4.提示:去掉“的夏天”或把“庐山的夏天”改为“夏天的庐山”。六、1.A.不教胡马度阴山B.葡萄美酒夜光杯 C.死亦为鬼雄D.天下谁人不识君(1)AB ABCD (2)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梅兰芳不肯为日本人演戏,蓄须明志起因经过示例:普罗米修斯周恩来在课上表明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伯父告诉周恩来“中华不振”七、(一)1.梦娃中国女 彩塑林钢二妮2.“梦娃”被发现林钢创作“梦娃”的故事3.C(二)1.示例:昂贵复杂2.他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搜罗能得到的一切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书刊3.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他那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全校师生,破例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的故事。4.示例:因为周恩来那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他优秀的学习成绩强烈地触动了老师们的心,他们极力向学校领导推荐,终于感动了校方,所以周恩来能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5.示例:艰苦朴素 刻苦学习八、提示:注意使用书信的格式,文章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