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法治观念:通过事件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泄露国家机密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通过不理性的爱国新闻展示,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 责任意识:使学生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日常生活遵纪守法,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重点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难点 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导入 观看视频并思考:为何他们能义无反顾走向战场?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讲授 新课 讲授 新课 讲授 新课 一、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1、观看视频:守岛人 小组讨论:(1)“家就是岛,岛就是国。但我对国家是不能亏欠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分享你所知道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2、知识小结: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思想)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p91(树立观念) 3、说一说:你知道生活中哪些行为可正在泄露国家秘密? 4、知识小结: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思想)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p91(增强意识) 5、对比分析:“碍”国行动还是爱国行动? 6、知识小结:知识小结: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思想)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p93(责任使命) 二、捍卫国家利益 1、材料分析一:钱伟长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之后“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一句话成为了钱伟长先生的名言。 想一想: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材料分析二:后来,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且收入颇丰。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传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他当即决定回国,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否”,放弃了赴美机会。 思考:从钱老先生的经历来看,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同时却损失了自身利益,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青少年可以做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行为会损害国家利益? 4、知识小结: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1)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 ,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观看、交流、分享 思考、回答 对比分析,明确行为 阅读、表达、回答 阅读、交流、回答 交流、回答 利用守岛人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其行为,感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从生活出发,明确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能对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 通过分析钱伟长的人生不同选择,在不一样的行为选择背后是具体的捍卫国家利益的具体行动,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调动生活经验,思考自身生活,以具体的行动做出捍卫国家利益的行为。
课堂 小结 梳理 讲述 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