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分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鲁迅,了解鲁迅。”为人文主题,以“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阅读要素,以“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为习作要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五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研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鲁迅的伟大品质及精神。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出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但是语言感受力相对比较缺乏,同时,体会文章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不足。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重点片段。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一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精神。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学习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鲁迅
1.导语: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他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这个人是谁呀?请同学们恭恭敬敬地喊出他的名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周晔的脚步一起去走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2.解题,理清作者与鲁迅先生的关系。
3.交流有关鲁迅的资料
【设计意图】:重温、巩固、拓展鲁迅相关资料,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梳理事件
1.对比观察,发现空格
和以往的课文相比较,这篇课文的排列形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完课文,接着同桌两人合作,给每个版块加个小标题。
3.交流小标题。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发现文本的板块特点,教给学生长文多事件文章采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事件。图片
三、研读事件,感悟形象
1.请同学们走进第一板块,找一找都有哪些人来吊唁鲁迅?
呈现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2.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逐一走进下面的五件事,请大家快速浏览事件,勾画出最能体现鲁迅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并做批注。
伯父鲁迅生前的五件事情:笑谈“水浒”、趣说“碰壁”、燃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仔细研读课文所写的五件事情,我们会发现,在笑谈“水浒”、趣说“碰壁”、燃放花筒这三件事情中,作者都不约而同的聚焦描写了伯父的神态细节——“笑”,尤其是趣说“碰壁”这件事,几次写到了伯父的“笑”。这“笑”里面,有鲁迅的幽默风趣、和蔼可亲、温柔慈祥,也有鲁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面对迫害的无畏。与此相反,在救助这件事情中,鲁迅最意味深长的细节是一个“叹”。按理说,做了好事,助人为乐,应该感到愉快才是,伯父为什么却叹气呢?他究竟在叹什么呢?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补充资料,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学生采用自主阅读方法,勾画鲁迅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并做批注。补充鲁迅当时所处的民国时期社会背景及鲁迅处境,感悟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乐观积极、慈祥和蔼、关心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
四、感情朗读,情景说话
1.播放鲁迅葬礼视频。
鲁迅先生的葬礼隆重、壮观、震撼人心。(播放视频)同学们,面对如此葬礼,如此伟大的先生,我呆呆地望着……
2.配乐深情朗读片段。
3.情景说话:此时此刻,大家和周晔的心情一样无比悲痛,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先生说,请大家用第二人称发自肺腑地对鲁迅先生说几句话。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说话情景,激发学生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五.拓展文本,升华主题
1.阅读文本了解其他人眼中的鲁迅又是什么形象?(圈画或批注)
预设:
阿累的《一面》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心......
萧红的《致鲁迅先生》让我感受到鲁迅对青年的学习是严格要求的,关心是不辞辛苦的......
巴金的《悼鲁迅先生》让我觉得鲁迅先生是青年的朋友,更是伟大的导师、战士......
23.朗读臧克家《有的人》片段。
导语:是啊!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不仅在他逝世时有那么多人来吊唁,而且在他逝世十三周年时臧克家写了一首纪念鲁迅先生的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设计意图】:拓展文本,通过另一个视角再次感悟鲁迅形象,师生对读《有的人》片段,升华主题。
六、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妻子许广平写得《鲁迅回忆录》,儿子周海婴《记忆中的父亲》。
2.搜集有关鲁迅的名言。
3.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册。
【板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自己想的少
为别人想得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