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专题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专题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专题训练
1.课文直通车。
(1)《七律·长征》作者 ,诗中总领全文的一句是 。我还能写一句作者的其他名句: 。
(2)在长征途中经历的三次重大战役是 、 、 。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一“暖”一“寒”写出了 。
(4)《七律·长征》中最能表现红军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对偶)手法的诗句是: 。
(5)缅怀革命先烈,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 、 、 的五壮土令人敬佩, 的郝副营长令人感动。
(6)《开国大典》一课中最让你难忘的场景有 、 等。
(7)《狼牙山五壮土)文的叙述顺序是:①接受任务② ③ ④ ⑤跳下悬崖。其中详写的内容是 (填序号),因为 ,所以写得比较详细。
2.课文直通车。
(1)《宿建德江》这首诗是 朝诗人 写的。他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他所乘坐的船停泊的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表达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所写,他笔下的云、雨、风各具特点。诗人把乌云比作 ,把大雨比作 ,写出了风的大,显得形象生动,极富立体感,诗中的望湖楼在今天的 (地名)。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 ,作者是 (朝代)词人 ,它与北宋词人 并称“苏辛”。“西江月”是 ,“夜行黄沙道中”是 。
3.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的中心句是“ ”,课文围绕这句话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和成长中的学生作为例子,表现了夏日的
(2)《盼》一文围绕“盼”字,以“ ”为线索,通过“我”的不同表现,把“我”的心理写得生动有趣。
(3)看到梅子、杏子即将成熟,小麦扬花,菜花凋落,我不禁想起了诗句“ , ”;看到满池碧绿的荷叶、红艳艳的荷花,我不禁吟诵起杨万里的诗句“ , ”。
4.课文回顾。
(1)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就说:“ , 。”
(2)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锺子期就说:“ , 。”
(3)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 ……
(4)因为《 》这个传说,人们把 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
5.快乐积累屋。
(1)《回乡偶书》中,诗句“ , ”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句“ , ”虽写了诗人的老迈衰颓,却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2)小说三要素: 是小说的核心, 是小说的骨架, 是小说的背景。
(3)《桥》的篇末写一个老太太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她儿子”。“丈夫”在文中指 “儿子”在文中指 。课文最后才交代这两个人的关系,这种 的写法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 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 ,他以自己的 和 、高风亮节、 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 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 ,把死的危险留给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2)文章是按照“山洪爆发→( )→( )→老汉拖出小伙子→( )→老太太祭奠亲人”的顺序来叙述的。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有关问题.
(1)《江南春》是 代诗人 写的。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 、 、 、 、 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展开合理想象,把诗的前两行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2)《书湖阴先生壁》是 代诗人 写的。关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带点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你积累的这样的诗句有 , 。
(3)这篇课文是一篇 (说明文 记叙文 议论文),具有 的语言特点。课文先从 引入,接着从 、 、 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诫人类 。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是 写的。课文以“ ”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以“ ”点明夏天事物成长的特征,分别从 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 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盼》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文章紧扣“ ”字,具体写“我”放学后好不容易盼到下雨,回到家后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新雨衣,却没能如愿,此时“我”的心情是 的;第二天早晨,走出家门发现下雨了,“我”的心情又是 的。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课文《桥》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 关系。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把 让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 时代桑娜与渔夫主动 的故事,通过 和 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 。
10.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 和蒙汉情深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2)《丁香结》是 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看到开得格外繁茂的丁香花,联想到 。
(3)《宿建德江》中点明题目、交代泊船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4)《过故人庄》中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乡村景色:“绿树村边合, 。”诗人与友人相约:“待到重阳日, 。”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俞伯牙和锺子期心意相通,成为知音。锺子期去世,伯牙认为 于是 。在《书戴嵩画牛》一文中,牧童发现戴嵩画作《牛》的问题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2.作者用看瓜刺猹、 、 等几件事表现了闰土心中有 的事。
3.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 。
12.根据课文内容或实际情况填空。
1.“无情 ,怜子 。”选自《答客诮》体现了鲁迅的爱子之情,也是他的爱子宣言。
2.世上没有路的时候,鲁迅先生用他的睿智头脑告诉那些在漫漫苦路中上下求索的人们——“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3.惟有 ,惟有 ,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收集到课外的鲁迅名言: 。
5.《红楼梦》的作者是 代 。《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 ;《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 。
13.我是课文百晓生。
1.《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 这句话展开描写的。
2.“ ,看谷秀”“ ,割谷喂老牛”。我还知道的农家谚语是:“ ”。
3.《盼》这篇课文围绕“盼”依次写了 、 、 三个事例,其中, 这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作者选取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这几个小事件,将作者的情感表现得细致入微,向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小姑娘形象。写作时围绕 ,把重点部分写 ,就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4.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七律·长征》中的“七律”是诗体名,是 的简称,“长征”是这首诗的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 ” 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 精神;尾联“ ,三军过后尽开颜”则写出了红军胜利大会师的 之情,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2)《狼牙山五壮士》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主线是: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跳下悬崖。对于五位壮士的表现,我们可以用曹植的名句“ , ”来评价。
(3)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大批爱国人士,有“ ,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 ”的陆游。
15.课文回顾。
(1)故宫建筑群的特点是: 、 。
(2)我们可以从古诗词中寻觅四季的踪迹。从朱熹的“ , ”中我们知道了春的容颜;从杜牧的“ , ”中我们知道了秋的绚烂。
(3)《宇宙生命之谜》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 的艰难历程,这个谜现在 (已经解开 仍然未解)。
(4)《故宫博物院》中“材料一”按照 顺序,由南到北介绍了故宫 以及 ,赞扬了 。
16.课文直通车。
(1) 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我们的国歌是《 》,由 作词, 作曲。
(3)“开国”的意思是 ,“大典”的意思是 。全文按照 的顺序记叙。
(4)课文记述开国大典,重点写了 、 、阅兵、 四个场面。
17.课文要点梳理。
(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主要的作品有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少年闰土》出自 。课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依次介绍了 的闰土、 的闰土、 的闰土。闰土给“我”讲了 、 、 、 这四件新鲜事,其中, 这件事叙述得最详细。全文刻画了一个 、 、 的闰土的形象。
18.课文回顾。
(1)《夏天里的成长》开篇以“ ”引领全文,分别列举了 、 、 等的生长来说明这个意思。
(2)《盼》中,“我”盼望的是 ,为了表现“我”心中的“盼”,作者分别叙述了 、 等事例。
(3)俗语说:“不热不长, ”这里的“长”读作 ,“长大”“长度 ”这两个词语中的“长”分别读作 、 。
(4)农谚中包含了丰富的农业常识。如“六月六, ”,“处暑不出头, ”。我还知道很多农谚:“清明前后, ”,“庄稼一枝花,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到长城非好汉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仇恨敌人 勇于牺牲 舍己为人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②④⑤ 这几部分突出表现了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
2. 唐 孟浩然 日暮 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苏轼 翻墨 跳珠 杭州 词 南宋 辛弃疾 苏轼 词牌名 词题
3.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机与活力 新雨衣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卷起了巨浪 朝着岸边涌过来 伯牙鼓琴 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物 情节 环境 老汉 小伙子 设置悬念
6. 老共产党员 洪水 威信 沉稳 果决 生命 别人 自己 发现木桥 冷静指挥 洪水吞没老汉和小伙子
7. 唐 杜牧 黄莺 绿树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 赞美江南美景 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宋 王安石 这两句是对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说明文 准确、严谨 宇航员从太空遥望地球
地球的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应该保护地球
8. 梁容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迅速生长 动植物 孩子的成长 铁凝 盼 失落 高兴
9. 父子 生的希望 死的危险 列夫·托尔斯泰 沙俄 收养邻居西蒙家两个孤儿 心理活动 语言 悲惨生活
10. 老舍 草原风光 宗璞 人生中的问题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身在异乡,思念故土 青山郭外斜 还来就菊花
11. 世上再也找不到知音 破琴绝弦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无穷无尽的稀奇 埋头苦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脊梁
12. 未必真豪杰 如何不丈夫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他发扬起来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清 曹雪芹 林黛玉 贾宝玉
13.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六月六 处暑不出头 八月田鸡叫,耕田犁头跳。 得到雨衣 盼穿雨衣 穿上雨衣 盼穿雨衣 天真、可爱 中心意思 详细
14. 七言律诗 题目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夸张 比喻 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 更喜岷山千里雪 喜悦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鞠躬尽瘁 位卑未敢忘忧国
15.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是否有生命存在 仍然未解 空间 主要的建筑 布局和功能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6. 毛泽东主席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聂耳 国家成立 隆重庆典 开国大典进行 会场 典礼 游行
17. 周树人 《呐喊》《彷徨》 故乡 看瓜刺猹 初次相识时 给“我”讲新鲜事 雪地捕鸟 沙滩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聪明能干 见多识广
18.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 事物 人 下雨天穿雨衣 盼着下雨 以帮妈妈买东西为理由出门 不热不大 zhǎng zhǎng cháng 看谷秀 割谷喂老牛 种瓜点豆 全靠肥当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