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负债 表格式教案 《财务会计实务(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负债 表格式教案 《财务会计实务(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简介

项目八 负债(10学时)
任务1:短期借款与应付票据的核算(2学时)
一、教学分析与策略
教学任务 任务1:短期借款与 应付票据的核算 学时 2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结合各类标准、教材、资源库等,确定本任务的主要教学内容: 负债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分类;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分类;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
学情分析 已学习会计基础、税法基础课程,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中资产类账户的相关账务处理,掌握了会计的基本原理、主要税种的计算方法与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一般模式与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负债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分类; 2.掌握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分类; 3.掌握短期借款取得、计息及偿还的会计处理; 4.了解应付票据利息的计算。 技能目标: 1.掌握短期借款取得、计息、付息、偿还的核算; 2.熟悉应付票据开出、计息及到期的核算; 3.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养目标: 1.培养良好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形成会计思维;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 重点:负债的概念与分类;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 难点: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应付票据利息的计算
教学策略与方法 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全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练习、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案例:地主借鸡生蛋的故事,交流讨论负债的含义与特点;企业利用负债经营的机遇与挑战 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复习整理相关知识点
教学资源 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www.zjooc.cn”后手机APP“在浙学”:教学大纲教学视频、PPT、题库、思维导图库、案例库、拓展资源等
课程思政 将思政教育目标贯穿于课程的每个环节,结合具体企业负债经营案例,与利用流动负债进行财务造假的案例,培养良好的财会职业道德观念,改善态度、养成习惯,并结合国际、国情和行业现实,确保达到思政教育实效。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知识预习与课前自测 1.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相关知识并预习课程内容 2.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以基础性的填空选择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1.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2.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预习负债的相关基础概念
(二)课堂实施(80分钟)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预习与导入 (1)预习与测验 (2)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标 1.总结课前复习情况:学生的完成情况、错题分布情况; 2.导入新课:案例分享1:地主借鸡生蛋的故事 案例分享2:辩证地看待流动负债:以万科A的预收账款为例 (理解负债的基本概念,特征,感受负债经营的优势、劣势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抽查几个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点评,导入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1.根据课前预习测试与教师总结,剖析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2.阅读案例,根据教师问题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3.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3.教授新课知识点1:负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提出问题:何为负债?负债的特征?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的特点与分类?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讲练结合:给出经济业务判断是否属于负债,属于何种负债?组织学生回答并解释 3.重、难点讲解 负债的特征与确认条件 4.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负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主动思考,讨论发表观点 3.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4.共同总结负债的有关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2:银行借款概述 1.提出问题:银行借款的含义?分类与该种筹资方式的特点?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分享案例: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不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让学生分组讨论 3.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银行借款筹资方式的内涵、分类与特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阅读、理解案例,分组讨论发表观点 3.共同总结银行借款的相关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3:短期借款的核算 1.提出问题:何为短期借款?企业在通过短期借款筹资时涉及哪些环节,其账务处理会涉及哪些账户?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重、难点讲解 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短期借款核算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短期借款核算流程与每个环节的具体账务处理。 4.讲练结合:布置相关题目,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分析点评,打分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结合例题,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讲练结合,学生之间互相点评 4.共同总结短期借款核算的账务处理流程
3..教授新课知识点4:应付票据的核算 1.提出问题:何为应付票据?包括哪几种类型?企业通过商业汇票进行交易时涉及哪些环节,其账务处理会涉及哪些账户?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重、难点讲解 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应付票据利息的计算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应付票据核算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应付票据核算流程与每个环节的具体账务处理;对比分析商业承兑和银行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差异。 4.讲练结合:布置相关题目,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分析点评,打分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结合例题,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讲练结合,学生之间互相点评 4.共同总结应付票据核算的账务处理流程
4.评价反馈 (1)师生共同梳理思维导图 (2)随堂小测验 (3)教师反馈本次课教学效果 (4)下发课后学习清单 1.请同学们归纳本节课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 2.“在浙学”平台发布小测验,根据测试情况巩固讲解 3.学生进行测验的同时填制综合成绩表,反馈给学生 4.发放课后学习清单:知识总结、预习 1.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2.完成“在浙学”平台发布的小测试,查缺补漏 3.查看自己的综合成绩 4.接收学习清单
(三)课后拓展
“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1.基础任务:“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测试题,要求学生完成 2.提高任务:在财务会计实务在线课程讨论区创建财税新规交流栏目,要求学生每周浏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浙江税务网站了解新规,思考新规对会计、对企业的影响,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在此交流,对于精品交流作为平时成绩加分 3.自学任务: 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相关知识 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任务清单完成作业 1.完成基础任务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上传至“在浙学”笔记) 2.选择完成提高任务,上传至“在浙学”讨论区,作业小组互评 3.完成自学任务: 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定个性化思维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运用线上打卡、激励积分等措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适应“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任务2: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与应付职工薪酬(2学时)
一、教学分析与策略
教学任务 任务2: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与应付职工薪酬 学时 2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结合各类标准、教材、资源库等,确定本任务的主要教学内容: 应付账款的概念,相关账务处理;其他应付款项的核算内容与账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的含义与所包含的内容
学情分析 已学习会计基础、税法基础课程,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中资产类账户的相关账务处理与负债章节中短期借款与应付票据的有关核算,掌握了会计的基本原理、主要税种的计算方法与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一般模式与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的含义与核算内容; 2.掌握应付账款与其他应付款项的相关账务处理; 3.明确应付职工薪酬的含义与所包含的内容。 技能目标: 1.具备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核算的能力; 2.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养目标: 1.培养良好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形成会计思维;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 重点: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 难点:应付账款发生、偿还、转销的会计处理
教学策略与方法 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全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练习、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案例:通过“巨人零售公司应付账款审计案例”,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应付账款的形成以及其运作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影响 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复习整理相关知识点
教学资源 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www.zjooc.cn”后手机APP“在浙学”:教学大纲教学视频、PPT、题库、思维导图库、案例库、拓展资源等
课程思政 将思政教育目标贯穿于课程的每个环节,结合具体企业利用应付账款进行财务造假的案例,培养良好的财会职业道德观念,改善态度、养成习惯,并结合国际、国情和行业现实,确保达到思政教育实效。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知识预习与课前自测 1.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负债相关知识并预习课程内容 2.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以基础性的填空选择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1.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2.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预习应付账款与其他应付款的相关内容
(二)课堂实施(80分钟)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预习与导入 (1)预习与测验 (2)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标 1.总结课前复习情况:学生的完成情况、错题分布情况; 2.导入新课:案例分享:巨人零售公司应付账款审计案例(体会应付账款的相关日常账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影响)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导入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1.根据课前预习测试与教师总结,剖析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2.阅读案例,根据教师问题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3.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3.教授新课知识点1:应付账款的概念,特点及核算; 1.提出问题:应付账款的特征?涉及到应付账款的相关业务有哪些?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重、难点讲解 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发生、偿还、转销)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应付账款核算题,学习应付账款核算流程与每个环节的具体账务处理。 4.讲练结合:布置相关题目,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分析点评,打分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主动思考,讨论发表观点 3.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4.共同总结应付账款的有关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2:其他应付款项的核算 1.提出问题:企业的其他应付款项有哪些?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其他应付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核算题,学习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 3.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相关账户的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4.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其他应付款项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练习思考,互动纠错 3.共同总结其他应付款项的相关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3: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与范围 1.提出问题:何为企业职工?企业职工薪酬的内容与范围?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分享案例:结合企业发放职工薪酬的具体案例,让同学们判断哪些人属于企业职工、哪些需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进行核算,通过展示工资结算单,思考职工薪酬的构成内容? 3.重、难点讲解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薪酬) 4.讲练结合:布置相关题目,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分析点评纠错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与范围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结合案例,发起思考,带着问题学习 3.结合例题,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4.讲练结合,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纠错 5.共同总结应付职工薪酬内容的有关知识要点
4.评价反馈 (1)师生共同梳理思维导图 (2)随堂小测验 (3)教师反馈本次课教学效果 (4)下发课后学习清单 1.请同学们归纳本节课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 2.“在浙学”平台发布小测验,根据测试情况巩固讲解 3.学生进行测验的同时填制综合成绩表,反馈给学生 4.发放课后学习清单:知识总结、预习 1.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2.完成“在浙学”平台发布的小测试,查缺补漏 3.查看自己的综合成绩 4.接收学习清单
(三)课后拓展
“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1.基础任务:“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测试题,要求学生完成 2.提高任务:①在财务会计实务在线课程讨论区创建财税新规交流栏目,要求学生每周浏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浙江税务网站了解新规,思考新规对会计、对企业的影响,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在此交流,对于精品交流作为平时成绩加分; ②请同学们分析自己父母的工资构成,并于下节课开展课堂讨论 3.自学任务: 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相关知识 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任务清单完成作业 1.完成基础任务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上传至“在浙学”笔记) 2.选择完成提高任务,上传至“在浙学”讨论区,作业小组互评 3.完成自学任务: 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定个性化思维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运用线上打卡、激励积分等措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适应“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任务3: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2学时)
一、教学分析与策略
教学任务 任务3: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学时 2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结合各类标准、教材、资源库等,确定本任务的主要教学内容: 短期薪酬的核算(确认、分配与支付);带薪缺勤的核算(累积,非累积);非货币性职工福利的核算;离职后福利的核算
学情分析 已学习会计基础、税法基础课程,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中资产类账户的相关账务处理与负债章节中短期借款与应付款项的有关核算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与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应付工资与实发工资的区别; 2.熟悉应付职工薪酬税前扣除标准。 技能目标: 1.掌握短期薪酬的结算(分配)、发放的核算; 2.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养目标: 1.培养良好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形成会计思维;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 重点:短期薪酬的账务处理(确认、分配与支付)
教学难点 难点:非货币性职工福利、带薪缺勤的核算
教学策略与方法 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全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练习、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案例:通过“巨人零售公司应付账款审计案例”,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应付账款的形成以及其运作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影响 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复习整理相关知识点
教学资源 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www.zjooc.cn”后手机APP“在浙学”:教学大纲教学视频、PPT、题库、思维导图库、案例库、拓展资源等
课程思政 将思政教育目标贯穿于课程的每个环节,培养良好的财会职业道德观念,改善态度、养成严谨仔细的职业习惯,并结合国际、国情和行业现实,确保达到思政教育实效。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知识预习与课前自测 1.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负债相关知识并预习课程内容 2.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以基础性的填空选择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1.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2.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预习应付职工薪酬的相关内容
(二)课堂实施(80分钟)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预习与导入 (1)预习与测验 (2)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标 1.总结课前复习情况:学生的完成情况、错题分布情况; 2.导入新课:在明确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放职工薪酬的具体案例,认识多样化的职工薪酬类型,并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核算?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导入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1.根据课前预习测试与教师总结,剖析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2.阅读案例,根据教师问题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3.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3.教授新课知识点1:常规性短期薪酬的核算; 1.提出问题:短期薪酬的特征?具体类别?计提与支付短期薪酬涉及到哪些相关账户?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重、难点讲解 短期薪酬各个环节的账务处理(确认、分配、支付)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短期薪酬核算题,了解短期薪酬核算流程,掌握每个环节的具体账务处理。(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与住房公积金) 4.讲练结合:布置相关题目,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分析点评纠错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常规性短期薪酬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主动思考,讨论发表观点 3.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4.共同总结短期薪酬各个环节的账务处理流程
3.教授新课知识点2:特殊短期薪酬的核算(短期带薪缺勤) 1.提出问题:何为企业短期带薪缺勤?有哪些类型? 2.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短期带薪缺勤(累积,非累积)核算题,学习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 3.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短期带薪缺勤的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4.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短期带薪缺勤的内涵、特点、分类与账务处理流程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练习思考,互动纠错 3.共同总结短期带薪缺勤的相关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3: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 1.提出问题:企业的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有哪些? 2.重、难点讲解 3种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将自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将短期或低价值租赁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3.实例分析:结合具体企业发放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案例题,学习3种情况下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 4.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对比总结三种情况下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结合例题,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讲练结合,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纠错 4.共同总结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有关知识要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4:离职后福利的核算 1.提出问题:企业员工的离职福利有哪些?如何分类? 2.重、难点讲解: 设定提存计划离职后福利的账务处理 3.实例分析:结合具体企业发放职工离职后福利的案例题,学习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 4.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离职后职工福利(设定提存计划)的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总结两种离职后福利的差异(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与设定提存计划离职后福利的账务处理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结合例题,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讲练结合,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纠错 4.共同总结离职后福利的有关知识要点
4.评价反馈 (1)师生共同梳理思维导图 (2)随堂小测验 (3)教师反馈本次课教学效果 (4)下发课后学习清单 1.请同学们归纳本节课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 2.“在浙学”平台发布小测验,根据测试情况巩固讲解 3.学生进行测验的同时填制综合成绩表,反馈给学生 4.发放课后学习清单:知识总结、预习 1.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2.完成“在浙学”平台发布的小测试,查缺补漏 3.查看自己的综合成绩 4.接收学习清单
(三)课后拓展
“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1.基础任务:“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测试题,要求学生完成 2.提高任务:①在财务会计实务在线课程讨论区创建财税新规交流栏目,要求学生每周浏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浙江税务网站了解新规,思考新规对会计、对企业的影响,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在此交流,对于精品交流作为平时成绩加分;②利用网络分组查阅不同规模企业的职工薪酬类型,并进行比较分析 3.自学任务: 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相关知识 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任务清单完成作业 1.完成基础任务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上传至“在浙学”笔记) 2.选择完成提高任务,上传至“在浙学”讨论区,作业小组互评 3.完成自学任务: 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定个性化思维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运用线上打卡、激励积分等措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适应“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任务4:应交增值税的核算(2学时)
一、教学分析与策略
教学任务 任务4: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学时 2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结合各类标准、教材、资源库等,确定本任务的主要教学内容: 增值税概述;相关科目设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相关账务处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相关账务处理
学情分析 已学习会计基础、税法基础课程,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中资产类账户的相关账务处理与负债章节中短期借款与应付款项的有关核算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与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增值税的概念,特点,纳税人种类及税率; 2.熟悉企业增值税税费的计算。 技能目标: 1.掌握企业增值税税费的核算; 2.掌握增值税的相关账务处理; 3.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养目标: 1.培养良好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形成会计思维;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 重点: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 难点:账务处理时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使用;应交增值税的计算
教学策略与方法 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全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练习、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 联系实际,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近几年增值税税率变化,结合我国税收制度变迁,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减税降费对我国企业、国民的意义。 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复习整理相关知识点
教学资源 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www.zjooc.cn”后手机APP“在浙学”:教学大纲教学视频、PPT、题库、思维导图库、案例库、拓展资源等
课程思政 将思政教育目标贯穿于课程的每个环节,结合我国税费改革,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繁荣昌盛,增加学生对我国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知识预习与课前自测 1.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负债相关知识并预习应交增值税的有关课程内容 2.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以基础性的填空选择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1.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2.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预习应交增值税的相关内容
(二)课堂实施(80分钟)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预习与导入 (1)预习与测验 (2)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标 1.总结课前复习情况:学生的完成情况、错题分布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增值税税费改革的相关新闻报导,带着学生一同了解我国近几年增值税税率改革进程,并请同学们思考其意义何在,为什么需要进行改革?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导入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1.根据课前预习测试与教师总结,剖析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2.阅读案例,根据教师问题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3.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3.教授新课知识点1:应交增值税概述; 1.提出问题: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纳税人分类?税率与征收率?明细科目设置有哪些?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重、难点讲解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与其核算内容 3.讲练结合:根据相关重点概念,设置客观题,请同学们当堂利用蓝墨云练习并分析点评 4.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应交增值税的相关重要知识点内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通过练习,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4.共同总结应交增值税的相关重要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 提出问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涉及哪些经济业务需要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2.重、难点讲解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购进商品、接受劳务或服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增值税缴纳;月末转出多交、未交、预交增值税;增值税减免)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关核算题,学习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 4.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要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练习思考,互动纠错 3.共同总结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要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3: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 1.提出问题:增值税小规模主要涉及哪些经济业务需要进行相关账务处理?与一般纳税人的核算什么不同? 2.重、难点讲解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相关核算题,学习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并与一般纳税人进行对比分析 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要点,以及与一般纳税人核算过程的不同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结合例题,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讲练结合,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纠错 4.共同总结小规模纳税人的有关知识要点
4.评价反馈 (1)师生共同梳理思维导图 (2)随堂小测验 (3)教师反馈本次课教学效果 (4)下发课后学习清单 1.请同学们归纳本节课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 2.“在浙学”平台发布小测验,根据测试情况巩固讲解 3.学生进行测验的同时填制综合成绩表,反馈给学生 4.发放课后学习清单:知识总结、预习 1.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2.完成“在浙学”平台发布的小测试,查缺补漏 3.查看自己的综合成绩 4.接收学习清单
(三)课后拓展
“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1.基础任务:“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测试题,要求学生完成 2.提高任务:①在财务会计实务在线课程讨论区创建财税新规交流栏目,要求学生每周浏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浙江税务网站了解新规,思考新规对会计、对企业的影响,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在此交流,对于精品交流作为平时成绩加分;②请同学们自行网上搜索阅读我国增值税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组讨论,制作PPT,并于下节课课堂讨论 3.自学任务: 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相关知识 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任务清单完成作业 1.完成基础任务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上传至“在浙学”笔记) 2.选择完成提高任务,上传至“在浙学”讨论区,作业小组互评 3.完成自学任务: 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定个性化思维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运用线上打卡、激励积分等措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适应“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任务5:应交消费税,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2学时)
一、教学分析与策略
教学任务 任务5:应交消费税,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 学时 2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结合各类标准、教材、资源库等,确定本任务的主要教学内容: 应交消费税(概述、科目设置、账务处理);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环境保护税)
学情分析 已学习会计基础、税法基础课程,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中资产类账户的相关账务处理与负债章节中短期借款、应付款项的有关核算以及应交增值税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消费税的概念,特点,税率及征税范围; 2.了解其他应交税费的概念与征税范围。 技能目标: 1.掌握企业消费税的核算; 2.掌握其他应交税费的相关账务处理; 3.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养目标: 1.培养良好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形成会计思维;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 重点:应交消费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 难点:消费税应纳税额的确认
教学策略与方法 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全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练习、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案例:通过“五粮液消费税案例”,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五粮液集团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导入消费税的有关课程内容 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复习整理相关知识点
教学资源 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www.zjooc.cn”后手机APP“在浙学”:教学大纲教学视频、PPT、题库、思维导图库、案例库、拓展资源等
课程思政 将思政教育目标贯穿于课程的每个环节,结合“五粮液消费税案例”,培养良好的财会职业道德观念,改善态度、养成严谨仔细的职业习惯,并结合国际、国情和行业现实,确保达到思政教育实效。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知识预习与课前自测 1.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负债相关知识并预习应交增值税的有关课程内容 2.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以基础性的填空选择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1.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2.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预习应交消费税的相关内容
(二)课堂实施(80分钟)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预习与导入 (1)预习与测验 (2)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标 1.总结课前复习情况:学生的完成情况、错题分布情况; 2.导入新课:结合“五粮液消费税案例”,让同学们初步认识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计税方法,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计算该公司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导入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1.根据课前预习测试与教师总结,剖析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2.阅读案例,根据教师问题分小组讨论 3.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
3.教授新课知识点1:应交消费税; 1.提出问题: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征税标准?哪些环节征税?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重、难点讲解 应交消费税相关征税环节的账务处理(销售应税消费品,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进口应税消费品) 3.实例分析:结合具体各个环节核算例题,掌握消费税各个环节具体的账务处理,并与增值税对比学习 4.讲练结合:针对消费税各个征税环节,布置相关题目,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分析点评纠错 5.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消费税有关概念,账务处理流程与注意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通过练习,对比分析,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4.共同总结应交消费税的相关重要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2:其他应交税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提出问题: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征税范围? 2.实例分析:结合具体账务处理题,学习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 3.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4.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总结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征税范围,计税方法等核算要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练习思考,互动纠错 3.共同总结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相关重要知识点
3.教授新课知识点3:其他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环境保护税) 1.提出问题: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与征税环节?通过蓝墨云发起抢答 2.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相关税种核算例题,学习其税费的计算与相关账务处理 3.讲练结合: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基础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与账务处理题,请同学们当堂练习并互相纠错、点评 4.共同总结:教师针对性点拨,共同对比总结相关税种的征税范围,税率计算,账务处理等知识要点 1.思考问题,通过蓝墨云进行抢答 2.结合例题,认真学习重、难点知识点 3.讲练结合,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纠错 4.共同总结相关其他税种的有关知识要点
4.评价反馈 (1)师生共同梳理思维导图 (2)随堂小测验 (3)教师反馈本次课教学效果 (4)下发课后学习清单 1.请同学们归纳本节课知识点与本章节的全部知识点并绘制思维导图 2.“在浙学”平台发布小测验,根据测试情况巩固讲解 3.学生进行测验的同时填制综合成绩表,反馈给学生 4.发放课后学习清单:知识总结、预习 1.回顾本节课与本章节全部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2.完成“在浙学”平台发布的小测试,查缺补漏 3.查看自己的综合成绩 4.接收学习清单
(三)课后拓展
“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发布课后任务清单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线上答疑等 1.基础任务:“在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测试题,要求学生完成 2.提高任务:①在财务会计实务在线课程讨论区创建财税新规交流栏目,要求学生每周浏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浙江税务网站了解新规,思考新规对会计、对企业的影响,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在此交流,对于精品交流作为平时成绩加分;②请同学们自行网上搜索阅读我国税制改革和发展历程,并绘制图表,加深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3.自学任务: 任务清单,引导自学: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巩固相关知识 课前摸底,教学调整:在“在浙学”平台中发布测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任务清单完成作业 1.完成基础任务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上传至“在浙学”笔记) 2.选择完成提高任务,上传至“在浙学”讨论区,作业小组互评 3.完成自学任务: 线上自主学习:学习“在浙学”平台相关教学视频、PPT 完成测试题:独立完成“在浙学”平台中的测试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定个性化思维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运用线上打卡、激励积分等措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适应“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