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古诗文默写与鉴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古诗文默写与鉴赏(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古诗文默写与鉴赏
考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深圳市近五年命题规律 内容上,以古诗词默写为主,文言文默写为辅;形式上,以上下句关联的默写为主,理解型或情境式默写为辅。
题量分值 一般7~8题,共10分;绝句、律诗和词是考查的重点;以句为单位,每句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考查形式 1.直接型默写。有两种形式:(1)直接写出所给语句的上句或下句;(2)默写或补充整首诗词。2.理解型默写。给出要求背诵的诗句的含义或在文中的作用,按提示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词。主要考查古诗文中的哲理句、诗歌情感句、主旨观点句、内容描写句等。3.近两年来打破常考句,防止猜题押题,引导学生正确备考。
命题趋势 ★考查内容注重平衡。考查的名句范围注重时代、体裁和年级的平衡分布,诗、词、曲、文兼顾。★考查内容侧重名句、难写句。如2022年、2020年均考查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023年考查“失道者寡助”中的难写字“寡”;2020年考查“学诗谩有惊人句”中的难写字“谩”。★考查侧重于经典篇目。如《论语》《诗经》《蒹葭》和《关雎》这样的经典篇目,近年来连续轮流考查。文言文复习应注意名句的默写,同时对于未考过的古诗词和文言篇目的经典名句要特别注意。
常见题型 1.直接型默写。2.理解型默写。3.运用型默写。
备考策略 不论何种类型的默写题,复习时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同时要懂得在积累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常见的积累方法有:1.理解积累。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一种见“字”知“名”、见“句”知“义”的效果。要“眼到、口到、心到”,并贯穿始终。2.诵读积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加强默写,培养语感。除了不念错字音外,还要注重节奏与停顿,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3.归类积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找出其“异”;再诵读,进而把握其特征,理解其意义,熟读成诵。4.联想积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法积累名句。或由某一诗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句子,或由某个作家、作品联想到某一名句。5.回环积累。利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来进行记忆。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虽记得较快,但忘记得也快些;若反复诵读,记得就牢固一点,忘记的速度就慢一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6.抄读积累。将一些重点诗文名句抄写、读背,既加深印象,又提高积累效率。
答题策略 (1)多关注首句默写。“给后句写前句”的题型每年必考,此类题型意在考查我们对古诗文的识记能力。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不仅要加强对前句的记忆,还要学会在开始作答时,首先完成有首句默写的试题。(2)解答时做到“五不”:不多写、不漏写、不误写、不倒写、不连笔写。(3)一定要规范书写。考试的时候,不少考生书写不规范,“横”和“撇”、“点”和“捺”等笔画不分。不少考生不写正楷,而是写行书,连笔不断。不规范的书写容易失分。
知识梳理
(一)古诗词曲知识汇总
☆新课标推荐古诗词曲必背篇目汇总
年级 篇目 体裁 题材 思想主题
七年级(上) 1.观沧海(曹操) 古体诗 雄心壮志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绝句 送别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律诗 羁旅思乡 蕴藏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曲 羁旅思乡 抒发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5.峨眉山月歌(李白) 绝句 思乡怀人 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和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绝句 忆昔诗 抒发了对国家、社会和个人身世的沧桑之感。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绝句 边塞诗 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绝句 边塞、羁旅思乡 抒写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怀的哀愁。
9.秋词(其一)(刘禹锡) 绝句 即景感怀 抒发了乐观明快、豪迈高远的心境,反映出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绝句 思乡怀人 抒发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怀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聚的急切心情。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绝句 忧国伤时 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国家的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12.潼关(谭嗣同) 绝句 即景抒怀 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七年级(下) 13.木兰诗(《乐府诗集》) 乐府民歌 边疆战争 赞颂木兰替父从军、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14.竹里馆(王维) 绝句 山水诗 表现出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绪。
15.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绝句 羁旅思乡 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6.逢入京使(岑参) 绝句 羁旅思乡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和立志报国的开阔胸襟。
17.晚春(韩愈) 绝句 咏春讽喻 表现诗人惜春之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1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古体诗 咏史怀古 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凉的情感。
19.望岳(杜甫) 律诗 雄心壮志 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20.登飞来峰(王安石) 绝句 雄心壮志 这首哲理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
21.游山西村(陆游) 律诗 哲理诗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22.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绝句 即景抒怀 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23.泊秦淮(杜牧) 绝句 咏史讽喻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
24.贾生(李商隐) 绝句 咏史讽喻 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2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绝句 哲理诗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26.约客(赵师秀) 绝句 写景抒怀 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
八年级(上) 27.野望(王绩) 律诗 即景感怀 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8.黄鹤楼(崔颢) 律诗 思乡怀人 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愁绪。
29.使至塞上(王维) 律诗 边塞诗 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30.渡荆门送别(李白) 律诗 即景感怀 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3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律诗 即景感怀 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西湖早春盛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32.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古体诗 闺怨诗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33.龟虽寿(曹操) 古体诗 言志诗 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4.赠从弟(其二)(刘桢) 古体诗 咏物言志 借松树的高洁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改本性。
35.梁甫行(曹植) 古体诗 即景感怀 反映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36.饮酒(其五)(陶渊明) 古体诗 山水田园 表达了从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闲适心情和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
37.春望(杜甫) 律诗 即景抒怀 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38.雁门太守行(李贺) 律诗 边塞征戍 表达了边塞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39.赤壁(杜牧) 绝句 咏史怀古 诗人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4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词 即事抒怀 隐喻词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词 即景抒怀 抒发了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4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词 山水田园 抒发了词人赏景之乐。
4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词 登高感怀 表现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4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词 忆昔诗 表达对故乡、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八年级(下) 45.关雎(《诗经》) 古体诗 爱情诗 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情感。
46.蒹葭(《诗经》) 古体诗 爱情诗 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而不得的忧伤和惆怅。
47.式微(《诗经》) 古体诗 咏怀诗 表现出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48.子衿(《诗经》) 古体诗 爱情闺怨 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
4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律诗 送别诗 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及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5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律诗 即景感怀 委婉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张丞相举荐出仕的愿望,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1.石壕吏(杜甫) 古体诗 叙事诗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古体诗 即事抒怀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对人民的同情。
53.卖炭翁(白居易) 古体诗 即事抒怀 揭露了“宫市”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5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律诗 题壁诗 流露出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55.送友人(李白) 律诗 送别诗 表达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5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词 即景感怀 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57.卜算子·咏梅(陆游) 词 咏物言志 抒发词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之情。
九年级(上) 58.行路难(其一)(李白) 古体诗 即事抒怀 反映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苦闷和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5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律诗 即事抒怀 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6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词 思乡怀人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以及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
61.月夜忆舍弟(杜甫) 律诗 思乡怀人 诗人历尽国难家忧,心中充满悲愤,望月而思兄弟,寄托家国之情。
62.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律诗 咏史怀古 抒发遭贬谪的悲愤和对现实的不满。
6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律诗 忆昔诗 抒发诗人内心的郁愤和前途未卜的感伤。
64.商山早行(温庭筠) 律诗 羁旅思乡 抒发旅途中的孤寂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65.咸阳城东楼(许浑) 律诗 即景抒怀 抒发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6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律诗 爱情诗 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恋人的挚爱和深切思念。
67.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词 山水田园 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6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词 咏史怀古 表达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悲愤。
九年级(下) 69.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词 边塞诗 表现了词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守边将士慷慨悲凉的思乡报国之情。
70.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词 即事抒怀 表达了词人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7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词 边塞诗 表现了词人年老却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激励和慰勉之情。
72.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词 爱国诗 反映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表现了词人的开阔胸怀。
7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词 即事抒怀 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7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词 忆昔诗 通过回忆在洛中的游乐来抒发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75.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词 即景抒怀 表达词人立志收复国土的理想和英雄怀才不遇的愤懑。
76.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词 即景抒怀 全篇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夕照的凄凉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词人的忧虑之思、恋乡之情、怀古之心。
77.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乐府诗 边塞征戍 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7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古体诗 边塞诗 表现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现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7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词 咏史怀古 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同时也暗含年华老去、报国无门的愤懑,以及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慨叹。
80.过零丁洋(文天祥) 律诗 即景抒怀 表现出诗人的忧国之痛,以及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8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曲 咏史怀古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关怀。
82.南安军(文天祥) 律诗 咏怀诗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志。
83.别云间(夏完淳) 律诗 即景抒怀 表达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84.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曲 咏史怀古 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85.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曲 讽喻小令 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痛恨情绪。
86.相见欢(李煜) 词 即景抒怀 表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和被囚禁的孤独。
真题训练
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
(1)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5) 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6) 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诗词中的警句,能给人启迪和力量。在《行路难(其一)》中,李白面对“冰塞川”“雪满山”的困境,用“① ,② ”写出了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面对“弃置身”的遭遇,用“③ ,④ ”道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发展规律,激励我们不惧困难,乐观前行。
2.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每空1分)
(1) 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2) ,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4)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树绕村庄, 。(秦观《行香子》)
(7)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 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9) 中秋之夜,小深收到小圳的信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意味相似的两句“ , ”回复小圳。
答案
1. (1)月是故乡明
(2) 三年谪宦此栖迟
(3) 云横秦岭家何在
(4) 溪云初起日沉阁
(5) 青鸟殷勤为探看
(6) 佳木秀而繁阴
(7)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2. (1) 夜吟应觉月光寒
(2) 因思杜陵梦
(3) 鸟下绿芜秦苑夕
(4) 汉文有道恩犹薄
(5) 肯将衰朽惜残年
(6) 水满陂塘
(7) 为赋新词强说愁
(8) 静影沉璧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