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学案(北师大版)第5单元数据处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学案(北师大版)第5单元数据处理

资源简介

第5单元 数据处理
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复习
知识点一:扇形统计图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内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
(2)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部分数量与总数,部分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3)解答有关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实际问题时,注意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部分量之间的关系:扇形面积越大,其对应的部分量所占总量的百分比越大;扇形面积越小,其对应的部分量所占总量的百分比越小。
知识点二:统计图的选择
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知识点三:身高的情况和变化
1、把数据分段整理并用统计图表示出来。
(1)对数据进行分段统计时,可以采用画“正”字的方法,并填写分段情况统计表。
(2)统计数据的过程有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分析数据。
(3)解答有关分段统计的简单实际问题时,要把数据进行合理分段,并能结合实际对结果进行分析。
2、复式折线统计图。
(1)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不同事物发展变化的统计图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先分别描点﹑标数,然后用两条不同的线表示两种不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3、综合利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1)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每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都是这组数据的极端数据,不能根据它们判断这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及集中趋势。
(2)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往往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只能反映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3)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把两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然后绘制出折线统计图,这样能清楚地看出数据分布状况及集中趋势。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达数据。
3、会对原始数据分组整理,将数据进行分段﹐会绘制分段条形统计图。
4、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多种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1、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无法从扇形统计图上看出总数量。
2、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整体,即单位“1”,所以调查统计数据的百分比之和必 须是100%。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要清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4、在分段整理数据时,各段数据间的界限要分清,数每个数据段中的数据时,要做到不重不漏。
5、平均数只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不能代表某个数据。
知识点一:扇形统计图
1.如图,果园种植的苹果树、桃树和梨树总共2600棵,其中苹果树有( )棵。
A.442 B.858 C.1300
2.(2021春·陕西商洛·六年级统考期末)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就“最想去的西安市旅游景点”随机调查了学生中的部分学生,提供四个景点选择:A:钟楼;B:大唐芙蓉园;C:西安城墙;D:秦始皇兵马俑。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最想去的景点,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后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择A的有40人,那么选择D的有( )人。
A.95 B.92 C.85 D.75
3.六(2)班要评选一名礼仪标兵,评选结果如表。下面( )图能表示这个结果。
姓名 李明 张玲 晓欣 周伟
票数 20 10 6 4
A. B. C. D.
4.(2022秋·陕西西安·六年级统考期末)鸡蛋中各部分质量统计图如图。丽丽每天早晨都吃一个鸡蛋(一个鸡蛋大约重0.06千克),丽丽每天摄入的蛋白有( )克,蛋黄有( )克。
5.新区某学校六年级有学生300人,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如图所示,根据如图算出:歌咏组有_____人,书法组有_____人。
6.(2021春·广东湛江·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淘气家三月份各项支出的情况统计图。
已知淘气家三月份供房按揭是1500元,则:
(1)淘气家三月份总支出是( )元;
(2)淘气家三月份买衣服是( )元;
(3)淘气家三月份买电器是( )元;
(4)淘气家三月份伙食费是( )元;
(5)淘气家三月份其他支出是( )元。
7.(2022秋·陕西商洛·六年级统考期末)某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举行了演讲比赛。如图是本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获奖情况统计图。
(1)参赛选手中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获得( )等奖的人数最多。
(2)如果参加本次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的有16人,那么参加本次演讲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知识点二:统计图的选择
1.( )统计图既能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条形和折线
2.(2022春·天津南开·六年级校考期末)某林场工作人员统计的一棵树的生长情况,用( )统计图描述最直观。
生长年份/年 0 2 4 6 8 10 12 14 …
高度/m 0 2 4.2 5.9 7.2 8 8 8 …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以上三种都可以
3.下面是张师傅四天加工零件的情况统计图。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图( )可以直观地看出每天加工的个数,图( )可以看出每天加工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比,图( )可以清楚地反应每天加工个数的变化。
4.(2022秋·辽宁阜新·六年级统考期末)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用( )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5.南山小学近几年植树情况如下:
(1)南山小学2014—2018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总量/棵 100 120 150 170 200
(2)2018年南山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年份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百分比/% 25 20 15 15 25
(3)2018年南山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年份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总量/棵 50 40 30 30 50
上面三组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6.(2023秋·北京延庆·六年级统考期末)幸福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下面是根据六(1)班进行“你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
(1)根据两幅图中的相关信息,可以知道六年级(1)班有( )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的( )。
(2)先算出喜欢跳绳的人数,再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涛涛收集了自己一年级至六年级跳绳个数的数据,为了了解跳绳能力的变化程度,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知识点三:身高的情况和变化
1.学校种植园中种了玫瑰、菊花和月季三种花(如下图),能正确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大小的条形统计图是( )。
A. B. C.
2.(2023秋·广东深圳·六年级统考期末)淘气一天的主要活动的所用时间如下,要表示淘气一天内各项活动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应当绘制( )。
作息 学习 体育锻炼 阅读 用餐及洗漱 睡眠 其他活动
时间/小时 6 2 1 3 10 2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可以
3.下图是某校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人数的统计图.(每人只能参加一个课外活动小组)
(1)这是一幅( )统计图,该校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共 ( )人.
(2)参加人数最多的与参加人数最少的课外活动小组相差( )人.
4.(2023秋·广东茂名·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旅游车某日行驶路程统计图。这辆旅游车9:00~11:00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5.某课题小组对“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第一季度该品牌A,B,C,D四种不同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做了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
(1)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 )辆。
(3)“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C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比A型号电动自行车多( )%。
6.下面是笑笑家12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如果笑笑家这个月在文化方面的支出是600元,这个月的生活总支出是多少元?
(2)根据相关数据,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并在补全的直条上标出数据。
一、选择题
1.为选拔更出色的运动员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国家队从近3年就开始为每个队员绘制( ),来表示运动员们参加每次比赛成绩高低的变化。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不是
2.某学校为了解疫情期间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从每班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出如下的扇形统计图,如果时间是0.5-1小时的有120人,那么时间在1.5-2小时的有( )人。
A.20 B.24 C.30 D.36
3.学生社团是指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不分年级、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组成,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某校就学生对“篮球社团、动漫社团、文学社团和摄影社团”四个社团的选择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人选报一类),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图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摄影社团的有18人,则选择动漫社团的有( )人。
A.63 B.66 C.69 D.72
4.某数学兴趣小组针对视力情况抽取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按照国家分类标准统计人数,绘制成如下的扇形统计图,已知正常的和轻度近视的一共有108人,则重度近视的有( )人。
A.32 B.36 C.39 D.42
5.下面是“百姓热线电话”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情况统计图,其中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有70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于建筑问题的电话个数和关于奇闻的一样多
B.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有40个
C.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个数是关于奇闻的75%
D.投诉电话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少40个
6.如图是601班、602班同学参加学校“阳光体育节”活动情况,两个班参加的总人数相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个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一样多
B.601班喜欢篮球的人数比602班多
C.601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比602班少
D.601班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602班少
二、填空题
7.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近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
(2)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
(3)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名。
8.下图是晨晨家2020年12月各项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晨晨家( )支出最多,占总数的( )%。
(2)如果这个月的文化支出是1000元,这个月的生活总支出是( )元。
(3)赡养老人支出是生活总支出的( )%,是( )元。
9.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形分为( )类,( )地形面积最大。
(2)( )地形和( )地形的面积相差最小,分别占( )%和( )%。
(3)我国国土的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山地面积是( )万平方千米,平原面积是( )万平方千米。
10.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截至2021年6月5日,全国共有党员九千五百一十四万八千名。
(1)横线上的数写作( )名,约为( )万名(结果保留整数)。
(2)新鲜血液不断注入,现有党员中,99.8%是新中国成立后入党的,99.8%表示( )。
(3)既要表明每年新增党员的数量,又要反映每年新增党员人数的变化趋势,最好选用( )统计图。
11.地球的陆地面积约是1.49亿平方千米。观察下面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地球陆地面积分布统计图
(1)全世界共有( )大洲,( )洲的面积最大。
(2)( )洲和( )洲面积的和最接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
(3)这幅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 )。
(4)亚洲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可以这样列式(不计算):( )。
12.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摄影”“航模”、“围棋”四个课外兴趣小组,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50人,则该校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有( )人,参加围棋兴趣小组的有( )人。
三、作图题
13.“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某班开家长会时,老师调查了本班家长对学生带手机现象的看法。老师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并制作了以下统计图,请补全以下两幅统计图。
四、解答题
14.近几年来一种新型共享经济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同学们对使用过“××出行”的人进行随机采访,让他们说出自己最常用的一款共享车。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随机采访的人群中使用( )车的人数最多,共采访了( )人。
(2)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15.为了响应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号召,兴达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下面是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六(1)班全体同学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统计图。
(1)六(1)班有( )人。
(2)将上面的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16.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淘气对全校学生参加拓展性课程情况作了统计,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1)请算出体育类活动人数所占百分比,填在扇形统计图中。并结合两幅统计图中的信息,求出2021年学生总人数。
(2)2019年参加体育类课程活动人数比2018年减少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预计2022年参加体育类课程人数将比2021年多15%。请求出2022年参加体育类课程人数,并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17.某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举行了演讲比赛。如图是本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获奖情况统计图。
(1)参赛选手中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获得( )等奖的人数最多。
(2)如果参加本次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的有16人,那么参加本次演讲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18.为了解学校贯彻国家“双减”政策,落实“每天1小时”锻炼计划情况,调查人员随机问卷了600名学生,问卷内容是“每天锻炼的时间”,所得数据见下面的统计图。
(1)把扇形统计图中的括号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锻炼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人数与超过1小时的人数比为( )。
(3)针对这次的调查,谈谈你的想法。
19.某校五一期间倡导四年级同学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为了解学生家务劳动情况,学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1)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将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
项目 经常做家务 偶尔做家务 从不做家务 调查总人数
占比
人数/人 30
(2)如果想了解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中最擅长做哪项家务,你有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扇形统计图
1.A
【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出苹果树的棵数占果树总棵数的1-50%-33%=17%。已知苹果树、桃树和梨树总共2600棵,用2600乘17%即可求出苹果树的棵数。
【详解】2600×(1-50%-33%)
=2600×17%
=442(棵)
故答案为:A
【分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根据统计图求出苹果树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选择A的有4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6%,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调查的总人数,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选择D的人数。
【详解】40÷16%×38%
=40÷0.16×0.38
=250×0.38
=95(人)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3.C
【分析】分别计算出四人的得票率,再根据得票率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总票数是:20+10+6+4=40(票)
李明:20÷40×100%=50%
张玲:10÷40×100%=25%
晓欣:6÷40×100%=15%
周伟:4÷40×100%=10%
观察选项可知,C选项能表示这个结果。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求出各自的得票率是解题的关键。
4.31.8 19.2
【分析】把整个鸡蛋的质量看作单位“1”,其中蛋白约占53%,蛋黄约占3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0.06千克=60克
60×53%=31.8(克)
60×32%=19.2(克)
即丽丽每天摄入的蛋白有31.8克,蛋黄有19.2克。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5.120 15
【分析】把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书法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详解】1-30%-40%-25%=5%
歌咏组:300×40%=120(人)
书法组:300×5%=15(人)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0.(1)6000
(2)960
(3)1620
(4)1200
(5)720
【分析】(1)求淘气家三月份总支出钱数,用淘气家三月份供房按揭的钱数÷供房按揭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总支出钱数;
(2)用淘气家三月份总支出的钱数×买衣服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三月份买衣服的支出;
(3)用淘气家三月份总支出的钱数×买电器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三月份买电器的支出;
(4)用淘气家三月份总支出的钱数×三月份伙食费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三月份伙食费的支出;
(5)用淘气家三月份总支出的钱数×三月份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三月份其他支出。
【详解】(1)1500÷25%=6000(元)
(2)6000×16%=960(元)
(3)6000×27%=1620(元)
(4)6000×20%=1200(元)
(5)6000×12%=720(元)
【分析】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进行解答。
7.(1)12.5;三
(2)64人
【分析】(1)把参赛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多。
(2)把参赛人数看作单位“1”,获得二等奖的有16人,占参赛人数的25%,根据已知一个
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1)1-50%-25%-12.5%
=50%-25%-12.5%
=25%-12.5%
=12.5%
50%>25%>12.5%
参赛选手中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多。
(2)16÷25%
=16×4
=64(人)
答:参加本次演讲比赛的一共64人。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二:统计图的选择
1.B
【详解】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的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各类统计图的特点结合题意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本题想统计一棵树的生长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最直观。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各种统计图特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③ ① ②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图③可以直观地看出每天加工的个数,图①可以看出每天加工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比,图②可以清楚地反应每天加工个数的变化。
【分析】根据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统计图。
4.扇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分析】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5.(1)折线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1)南山小学2014—2018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不仅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反映树木的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
(2)2018年南山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
(3)2018年南山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选择条形统计图。
【分析】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6.(1)40;22.5
(2)10人;作图见详解
(3)折线
【分析】(1)将六年级(1)班人数看作单位“1”,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对应百分率=六年级(1)班人数;喜欢足球的人数÷全班人数=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2)总人数-足球、乒乓球、其他的人数和=喜欢跳绳的人数,根据数据画出相应长度的直条,注明数量即可。
(3)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确定统计图的类型。
【详解】(1)
(人)
六年级(1)班有40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的。
(2)
(人)
作图如下:
(3)涛涛收集了自己一年级至六年级跳绳个数的数据,为了了解跳绳能力的变化程度,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分析】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有关不同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按照百分数相关解题思路解答即可。
知识点三:身高的情况和变化
1.A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某一种量占整体的百分比,通过统计图可知,由于玫瑰和菊花占总体的百分比相同,则数量相等,两种占地面积加起来正好是占地面积的50%,月季花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最多,占了整体的一半,则在条形统计图里,月季花最高,是玫瑰和菊花高度的2倍。
【详解】由分析可知,菊花和玫瑰花的高度相同,月季花的高度是玫瑰或者菊花高度的2倍。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分析,熟练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
2.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表示淘气一天内各项活动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应当绘制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3.条形 210 45
4.80
【分析】9:00到11:00共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从80千米到240千米,用240减去80求出2小时行的路程,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这段时间的速度。
【详解】(240-80)÷2
=160÷2
=80(千米/时)
这辆旅游车9:00~11:00的平均速度是80千米/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以及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并掌握行程问题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1)
(2)600
(3)20
【分析】(1)根据B型号210辆占总体的35%,用210÷35%即可求得总体,也就是该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的总量数;根据求出的总量数,用总量数减其他型号数量的和,即可求出C型号的数量,再用C型号的数量除以总数量,进而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根据B型号210辆占总体的35%,用210÷35%即可求得总体,也就是该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的总量数。
(3)用C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减A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的差,再除以A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即可。
【详解】(1)210÷35%=600(辆)
600-(150+210+60)
=600-420
=180(辆)
180÷600=30%
如图:
(2)210÷35%=600(辆)
所以“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600辆。
(3)(180-150)÷150
=30÷150
=20%
所以,“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C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比A型号电动自行车多2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1)3000元
(2)
【详解】(1)600÷20%=3000(元)
(2)赡养老人:3000×16%=480(元)
其他:3000×8%=240(元)
1.B
【分析】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择条形统计图;(2)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时,选择折线统计图;(3)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
【详解】国家队即要了解运动员们3年来参加每次比赛的具体成绩,又要了解成绩的增减变化趋势,所以,国家队从近3年就开始为每个队员绘制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运动员们参加每次比赛成绩高低的变化。
故答案为:B
2.C
【分析】由题干中的数据可知,时间是0.5-1小时的有120人,占调查的总人数的3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20除以30%即可求出调查的总人数;时间在1.5-2小时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5%,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120÷30%=400(人)
400×7.5%=30(人)
则时间在1.5-2小时的有30人。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选摄影社团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调查的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的是,用乘法求出选择动漫社团的人数。
【详解】18÷(1-42%-20%-26%)×42%
=18÷(58%-20%-26%)×42%
=18÷(38%-26%)×42%
=18÷12%×42%
=18÷0.12×0.42
=150×0.42
=63(人)
选择动漫社团的有63人。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A
【分析】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把参与调查的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正常和轻度近视的占总人数的(44%+10%),即108人,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求出参与调查的六年级学生总数,再用总人数乘重度近视的百分率即可求得重度近视的人数。
【详解】108÷(44%+10%)×16%
=108÷54%×16%
=200×16%
=32(人)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数量及其所对应的百分率求出总人数。
5.C
【分析】根据题意,把“百姓热线电话”的总个数看作单位“1”;接到建筑电话的百分率:1-15%-35%-20%-15%,求出接到建筑电话的百分率;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有70个,占“百姓热线电话”的35%,用70÷35%,求出“百姓热线电话”一共有多少个,再对对各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百姓热线电话”总个数:70÷30%=200(个)
建筑百分率:1-15%-35%-20%-15%
=85%-35%-20%-15%
=50%-20%-15%
=30%-15%
=15%
建筑:200×15%=30(个)
奇闻:200×15%=30(个)
30=30
关于建筑问题的电话个数和关于奇闻的一样多,说法正确;
B.200×20%=40(个)
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有40个,说法正确;
C.40÷30×100%
≈1.333×100%
=133.3%
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个数是关于奇闻的133.3%,原题干说法错误;
D.70-200×15%
=70-30
=40(个)
投诉电话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少40个,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率问题)的知识进行解答。
6.D
【分析】观察两个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逐项分析、计算。
【详解】A.六(2)班的人数是8+14+12+6=40(人),两个班人数相等,则六(1)班的人数也是40人,喜欢乒乓球的占15%,则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40×15%=6(人),两个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一样多,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B.六(1)班喜欢篮球的人数是40×30%=12(人),12>8,则601班喜欢篮球的人数比602班多,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C.六(1)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40×15%=6(人),6<12,则601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比602班少,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D.六(1)班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40×40%=16(人),16>14,则601班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602班多,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 32 焦点访谈 42
【分析】(1)把教师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2)由图可知,喜欢焦点访谈节目的人数最少;
(3)喜欢新闻联播的占28%,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详解】(1)1-28%-14%-26%=32%,喜欢《走近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32%。
(2)喜欢焦点访谈节目的人数最少。
(3)150×28%=42(名),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42名。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 食品 36 5000 16 800
【分析】(1)观察各项支出所占的百分比可知,晨晨家食品支出最多,占总数的36%。
(2)文化支出占总支出的20%。如果这个月的文化支出是1000元,用1000除以20%即可求出这个月的生活总支出。
(3)把生活总支出看作单位“1”,用1减去各项支出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赡养老人支出是生活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用总支出乘这个百分数即可求出是多少元。
【详解】(1)晨晨家食品支出最多,占总数的36%。
(2)1000÷20%=5000(元)
(3)1-36%-10%-8%-20%-10%=16%
5000×16%=800(元)
【分析】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百分数的综合应用。从扇形统计图中找到需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9. 五 山地 丘陵 平原 10 12 316.8 115.2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我国地形分为丘陵、山地、盆地、平原和高原,一共五类,所占百分比最大的地形面积最大;
(2)直接观察统计图,找出面积相接近的两种地形即可,分别写出各自所占百分比;
(3)山地面积=国土总面积×山地面积所占百分比;平原面积=国土总面积×平原面积所占百分比,据此解答。
【详解】(1)我国地形分为五类,山地地形面积最大。
(2)丘陵地形和平原地形的面积相差最小,分别占10%和12%。
(3)我国国土的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山地面积是960×33%=316.8万平方千米,平原面积是960×12%=115.2万平方千米。
【分析】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学会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是解题关键。
10.(1) 95148000 9515
(2)新中国成立后的入党党员占全部党员数量的99.8%
(3)折线
【分析】(1)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可写出此数;保留整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看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写出。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99.8%表示新中国成立后才入党的人数占入党的总人数的99.8%。
(3)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1)九千五百一十四万八写作:95148000;
95148000≈9515万
横线上的数写作95148000名,约为9515万名。
(2)99.8%是新中国成立后入党的,99.8%表示新中国成立后才入党的人数占入党的总人数的99.8%。
(3)既要表明每年新增党员的数量,又要反映每年新增党员人数的变化趋势,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
11.(1) 七/7 亚
(2) 亚 非
(3)地球的陆地面积
(4)1.49×29.4%
【分析】(1)从扇形统计图中数出有几大洲,再比较各洲的陆地面积,得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和非洲面积的和占整个扇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这两个洲的陆地面积相加最接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
(3)扇形统计图特点是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
(4)从图中可知,亚洲的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9.4%,把地球的陆地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
【详解】(1)29.4%>20.2%>16.2%>12%>9.4%>6.8%>6%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亚洲的面积最大。
(2)29.4%+20.2%=49.6%≈50%
亚洲和非洲面积的和最接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
(3)这幅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地球的陆地面积。
(4)1.49×29.4%
=1.49×0.294
=0.43806(亿平方千米)
亚洲的陆地面积约是0.43806亿平方千米。
【分析】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2. 250 40
【分析】把该校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除以它占的分率,即可得到这次问卷调查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参加围棋兴趣小组人数占的分率,即可求出参加围棋兴趣小组的人数。
【详解】问卷调查总人数:
50÷20%=250(人)
围棋兴趣小组人数:
250×16%=40(人)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熟练的解题。
13.见详解
【分析】根据反对人数是34人,占总人数的68%,用34÷68%,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反对的人数,减去赞成的人数;求出无所谓的人数;再用无所谓的人数÷总人数×100%,求出无所谓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用赞成人数÷总人数×100%,求出赞成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完成统计图。
【详解】34÷68%=50(人)
50-34-6
=16-6
=10(人)
10÷50×100%
=0.2×100%
=20%
6÷50×100%
=0.12×100%
=12%
【分析】利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率问题);以及统计图表的填充。
14.(1)单;200人
(2)见详解
【分析】(1)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对比各种车辆占车类总量的百分率即可知道随机采访的人群中使用什么车的人数最多;使用单车的人数有106人,占随机采访的人群人数的53%,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06除以53%即可求出共采访了多少人;
(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分别求出使用助力车和电动车的人数,进而完成统计图。
【详解】(1)53%>31%>10%>6%
(人)
则随机采访的人群中使用单车的人数最多,共采访了200人。
(2)200×31%=62(人)
200×10%=20(人)
如图所示:
15.(1)50
(2)见详解
【分析】(1)由题意可知,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人数有15人,占总人数的3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
(2)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用参加篮球活动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参加篮球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参加其他、篮球、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即可得到参加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求出参加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据此作图即可。
【详解】(1)15÷30%=50(人)
则六(1)班有50人。
(2)20÷50×100%
=0.4×100%
=40%
1-30%-40%-10%
=70%-40%-10%
=30%-10%
=20%
50×10%=5(人)
50×20%=10(人)
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16.(1)40%;500人(2)11.1%(3)230人;见详解
【分析】(1)要求体育类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数,用100%减去其它课程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从折线统计图中可得,2021年体育类课程人数是200人,用人数除以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就得总数。
(2)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减少了百分之几,用减少的人数除以2018年的人数即可求解。
(3)要求2022年的人数,2022年人数相当于2021年人数的115%,将2021年人数看作单位“1”,用2021年人数乘115%就得2022年人数。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点点,然后顺次连线。
【详解】(1)100%-20%-15%-25%
=80%-15%-25%
=65%-25%
=40%
如图:
200÷40%=500(人)
答:2021年学生总人数是500人。
(2)(180-160)÷180×100%
=20÷180×100%
≈11.1×100%
=11.1%
答:2019年参加体育类课程活动人数比2018年减少了11.1%。
(3)200×(15%+100%)
=200×115%
=230(人)
如图: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意识。
17.(1)12.5;三
(2)64人
【分析】(1)把参赛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多。
(2)把参赛人数看作单位“1”,获得二等奖的有16人,占参赛人数的25%,根据已知一个
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1)1-50%-25%-12.5%
=50%-25%-12.5%
=25%-12.5%
=12.5%
50%>25%>12.5%
参赛选手中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多。
(2)16÷25%
=16×4
=64(人)
答:参加本次演讲比赛的一共64人。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8.(1)见详解;
(2)3∶1;
(3)见详解
【分析】(1)用总人数减去已知的人数即可得出超过1小时人数,再补充条形统计图;分别求出各段所占百分比,再依次补充扇形统计图即可;
(2)直接写出锻炼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人数与超过1小时的人数比,化简即可;
(3)结合统计图分析,想法合理即可。
【详解】(1)600-75-375=150(人)
小于30分钟:75÷600=12.5%
30分钟~1小时:375÷600=62.5%
超过1小时:150÷600=25%
补充统计图如下:
(2)锻炼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人数∶超过1小时的人数=(75+375)∶150=3∶1;
(3)在学校,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已经成为主流,希望少部分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的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多运动,多锻炼。(答案不唯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19.(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将抽查的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减去经常做家务的50%及偶尔做家务的37.5%,就是从不做家务的学生占的百分比;根据偶尔做家务的30人占总人数的37.5%,列除法算式求出总人数;再根据经常做家务和偶尔做家务的学生的百分比,列乘法算式求出经常做家务和偶尔做家务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2)将家务活分类,列统计表统计出每类有多少人,据此判断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中最擅长做哪项家务。方法合理即可。
【详解】(1)1-50%-37.5%
=50%-37.5%
=12.5%
30÷37.5%=80(人)
80×50%=40(人)
80×12.5%=10(人)
项目 经常做家务 偶尔做家务 从不做家务 调查总人数
占比 50% 37.5% 12.5% 80
人数/人 40 30 10
(2)将家务活分类,列统计表统计出每类有多少人,据此判断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中最擅长做哪项家务。(答案不唯一)
【分析】本题考查了从统计图中读出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