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单元 测量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知识点01:教室有多长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这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教室的长度。(1)用尺子量,大约有50把尺子长。用书量,大约有40本书长。用脚量,由于人的脚大小不一样,不同的人量会得出不同的结果。(2)观察发现: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虽然量的物品长度相同,但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只有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相同长度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知识点02:课桌有多长1、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1)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是1厘米。(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也可以用物体两端所对刻度的差表示物体的长度。2、测量线的长度。画线时,先用笔在尺子的0刻度画一个点,再看画几厘米长的线,就在尺子的刻度几上再画一个点,最后把这两个点用线连起来。知识点03:1米有多长1、认识米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l米=100厘米。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应该用米尺量,用米作单位。2、估计和测量物体的长度。当用米作单位测量时,量几次后剩下的长度不够1米时,就改为用厘米作单位,量出的长度是几米几厘米。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2、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对1厘米所表示的长度有一定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3、认识米这个长度单位,对米所表示的长度有一定的概念,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转换关系。4、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去描述物体的长度。1、无论用哪种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都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2、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要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而不是与尺子的一端对齐。3、如果物体的一端没有对准0刻度,而是对准一个整刻度,那么物体的长度就是两刻度之差。4、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5、身高可以用米做单位,也可以用厘米做单位,用米做单位时,前面的数一般在2以内;用厘米做单位时,前面的数一般是几十以上,200以内。知识点01:统一单位的必要性1.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把( )对准物体的左端。A.0刻度 B.尺子最左端 C.1刻度2.给下列测量步骤排序( )。①数一数一共有几拃②一拃接一拃(每一拃的指尖紧紧相连)③在相连处画线做记号④从桌角开始A.④②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3.量学校操场有多长,下面哪种“身体尺”最合适?( )A.庹 B.拃 C.步4.用下面的方式表示课桌的长,各有多少?5.看一看,填一填。铅笔有( )个那么长。圆珠笔有( )个那么长。排笔有( )个那么长。6.谁说得对?请在括号里画“√”,并写出理由。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02:厘米和米1.2本数学书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 )厘米。A.1 B.10 C.1002.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C.3.一根绳子长1米,用去25厘米后,还剩( )厘米。A.24 B.75 C.264.量一量,蜗牛要爬( )厘米才能吃到菜叶,蚂蚁要爬( )厘米才能吃到面包。5.一位家长带3个小朋友到公园游玩,他们买门票分别应付多少元?将表格补充完整。身高 应付的钱/元小明 1米34厘米 ( )小红 1米10厘米 ( )小东 1米21厘米 ( )家长 1米71厘米 ( )6.如图, 笑笑用这把尺子测量了自己的橡皮,长是5厘米,她是从( )厘米量到( )厘米的。7.桥洞高4米,船高3米20厘米,船能顺利通过桥洞吗?8.小明用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量物体。(1)量课桌的宽,量了2次后,还有5厘米没有量,课桌宽多少厘米?(2)量课桌的高,量第3次时,尺子长出5厘米,课桌高多少厘米?一、选择题1.小明的铅笔长7厘米,下面( )图是小明的铅笔。A.B.C.2.一张桌子的高度大约是( )厘米。A.8 B.45 C.1003.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文具盒 B.《新华字典》 C.语文书4.蚂蚁和蜗牛比赛爬行,蚂蚁爬了6米80厘米,蜗牛爬了70厘米,蚂蚁比蜗牛多爬( )。A.6米10厘米 B.80厘米 C.6米5.铁路部门规定:儿童身高在1米20厘米到1米50厘米之间要购买儿童票。强强身高90厘米,他至少再长( )厘米就要购买儿童票了。A.10 B.20 C.306.小丽折了两条纸船(如下图),1号船比2号船长( )厘米。A.2 B.3 C.4二、填空题7.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室门高约2( ) 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10( )空调遥控器的长度大约是20( ) 小明家的客厅长度大约是6( )8.比一比,谁跑得快?(1)小明跑了( )米,离终点还有( )米。(2)小强跑了( )米,离终点还有( )米。(3)小强比小明多跑( )米,小华比小明多跑( )米。(4)据你估计,( )最有可能先到达终点。9.如图,三年级的小刚用臂展测量长方形舞台背景的长(一个人的臂展和身高大约相等),测得这个舞台背景的长大约有( )个臂展。 10.摆一摆,算一算。( ) ( ) ( ) ( )11.如图, 笑笑用这把尺子测量了自己的橡皮,长是5厘米,她是从( )厘米量到( )厘米的。三、连线题12.估一估,连一连。四、解答题13.丁丁量了一条整厘米长的线段,冬冬用纸盖住了一部分,丁丁量的线段长可能是几厘米? 14.合作讨论完成。在教室里,与几个小朋友一起选一个物体进行测量,记下数字。物体名称 高度(1)如果只有一条和一把厘米尺,说一说你们将如何用这些工具测量物体。(2)组员们一起估计这件物体有多大?(3)测量一下,这件物体有多高?说一说关于这件物体的几个数据。(4)说一说,这条绳子是个有用的工具吗?为什么?15.佳佳有一把破损的米尺,最小的刻度是28厘米,最大的刻度是86厘米,他一次最长可以量多少厘米?16.每相邻两棵树相隔5米,小兔从第1棵树跑到第5棵树,小兔跑了多少米? 17.先填一填,再解决问题。(1)纸条比铁钉短多少厘米?(2)铅笔的长是纸条的几倍?参考答案知识点01:统一单位的必要性1.A2.A【分析】测量桌子长度,先从桌角开始测量;测量时一拃接一拃(每一拃的指尖紧紧相连),同时在相连处画线做记号;最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拃;据此步骤完成测量。【详解】由题意分析得:测量步骤排序正确的是:④②③①。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要熟练掌握。3.C4.4;16;5(答案不唯一)【分析】由题意可知,用文具盒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大概有4个文具盒的长度;用橡皮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大概有16块橡皮的长度,用字典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大概有5本字典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答案不唯一)【分析】熟练掌握长度的估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4 5 7【分析】由图片中相应的笔的长度对应的曲别针的数目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由图可知:铅笔有4个那么长。圆珠笔有5个那么长。排笔有7个那么长。【分析】此题的关键是要看清图中相应的笔的长度对应的曲别针的数目。6.方方(√)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两条绳子的长度也不一样。右边的长方形比左边的长方形长,所以右边的绳子比左边的绳子长。【分析】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两条绳子的长度也不一样。根据测量标准比较,据此解答。【详解】 理由: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两条绳子的长度也不一样。右边的长方形比左边的长方形长,所以右边的绳子比左边的绳子长。【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比较长短。知识点02:厘米和米1.A【分析】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2本数学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左右。【详解】由分析得:2本数学书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估测,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2.B【分析】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应该让尺子有刻度的一面紧贴物体,一般用物体一端对齐尺子的0刻度线,另一端对齐尺子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没有对齐尺子的0刻度线,那么物体两端对齐尺子的刻度相减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详解】A.物体的最左端超出了0刻度线,测量方法错误;B.测量方法正确;C.尺子没有放正,测量方法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剩下的绳子长度=原来的长度-用去的长度;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分析得:1米=100厘米100-25=75(厘米)故,一根绳子长1米,用去25厘米后,还剩75厘米。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及计算,要熟练掌握。4.3 5【分析】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蜗牛这一端的点,且尺子要与这条线重合,再看菜叶这一端的点对应的刻度是几,蜗牛就要爬几厘米。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蚂蚁这一端的点,且尺子要与这条线重合,再看面包这一端的点对应的刻度是几,蚂蚁就要爬几厘米。【详解】根据题意测量得:蜗牛要爬3厘米才能吃到菜叶,蚂蚁要爬5厘米才能吃到面包。【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要熟练掌握。5.15 0 15 30【分析】将120分解为100与20的和,100厘米=1米,120厘米即为1米20厘米,小明身高1米34厘米,买儿童票,1张15元;小红1米10厘米,身高在120厘米以下,不用买票;小东身高1米21厘米,要买儿童票,1张15元,家长是大人,要买成人票,1张30元,据此填空。【详解】120厘米=1米20厘米1米34厘米>1米20厘米1米10厘米<1米20厘米1米21厘米>1米20厘米身高 应付的钱/元小明 1米34厘米 (15)小红 1米10厘米 (0)小东 1米21厘米 (15)家长 1米71厘米 (30)【分析】此题的关键是看懂买票的标准,儿童的身高决定票价。6.10 15【分析】这是一把没有0刻度的断尺,测量时可选择一个数值作为起点,看另一端所对应的数值,用那个数值减去起点数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详解】长度为5厘米,可以是8到13、9到14、10到15、11到16,选择其中一个即可。(答案不唯一)【分析】测量时,记清物体长度的起点数值和终点数值,两个数值的差即为所测长度。7.能顺利通过桥洞。【分析】先比较桥洞高与船高的大小关系;若桥洞比船高,船就能顺利通过桥洞。【详解】4米=3米+1米,1米=100厘米;即,4米可以看成3米100厘米;100厘米>20厘米;所以,4米>3米20厘米;答:船能顺利通过桥洞。【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及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8.(1)45厘米 (2)55厘米【分析】(1)先把2次测量的长度加起来,求出和,再加上还没量的长度,求出结果,就是课桌宽。(2)先把3次测量的长度加起来,求出和,再减去尺子长出的长度,求出结果,就是课桌高。【详解】(1)20+20+5=40+5=45(厘米)答: 课桌宽45厘米。(2)20+20+20-5=40+20-5=60-5=55(厘米)答:课桌高55厘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应用及物体长度的测量,要熟练掌握。1.C【分析】根据长度的测量方法,把直尺的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重合,物体的另一端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上0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一端重合,用物体的右端对应的等于直尺上刻度减去物体左端对应的直尺上刻度。据此选择即可。【详解】A.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测量方法错误;B.7-1=6(厘米);C.8-1=7(厘米);故答案为:C2.C【分析】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经验可知,一张桌子的高度大约是100厘米比较合适。【详解】由题意分析得:一张桌子的高度大约是100厘米。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厘米的认识及长度的估测,要熟练掌握。3.C【分析】文具盒的厚度大约是2厘米;《新华字典》的厚度大约是3厘米;语文书的厚度接近1厘米。【详解】由题意得: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语文书;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估测。4.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蚂蚁爬的长度减蜗牛爬的长度即可,80厘米>70厘米,因此可直接相减,依此计算并选择。【详解】6米80厘米-70厘米=6米10厘米,即蚂蚁比蜗牛多爬6米10厘米。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长度的减法计算,应熟练掌握对厘米和米的认识。5.C6.A7.米/m 元 厘米/cm 米/m8.20 30 40 10 20 10 小强9.6【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臂展,大概估测一下这个舞台背景的长大约有几个臂展即可。经过估测,这个舞台背景的长大约有6个臂展(如下图)。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三年级的小刚用臂展测量长方形舞台背景的长(一个人的臂展和身高大约相等),测得这个舞台背景的长大约有6个臂展。【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估测方法,要熟练掌握。10.13厘米 22厘米 15厘米 17厘米【分析】在每个图形中,把相应的图形的高度加起来即可。【详解】第一幅图:2+9+2=13(厘米)第二幅图:5+2+6+9=22(厘米)第三幅图:9+6=15(厘米)第四幅图:9+6+2=17(厘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的计算,要熟练掌握。11.10 15【分析】这是一把没有0刻度的断尺,测量时可选择一个数值作为起点,看另一端所对应的数值,用那个数值减去起点数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详解】长度为5厘米,可以是8到13、9到14、10到15、11到16,选择其中一个即可。(答案不唯一)【分析】测量时,记清物体长度的起点数值和终点数值,两个数值的差即为所测长度。12.见详解【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详解】由题意分析得:【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3.丁丁量的线段长可能是4厘米或5厘米或6厘米或7厘米或8厘米或9厘米。【分析】丁丁量的线段长可能是几厘米,取决于这把尺子是从哪个刻度开始测量的(测量的刻度起点可能是0、1、2、3、4、5)。根据“线段的长度=测量结束刻度-测量起始刻度”来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分析得:9-0=9(厘米);9-1=8(厘米);9-2=7(厘米);9-3=6(厘米);9-4=5(厘米);9-5=4(厘米);答:丁丁量的线段长可能是4厘米或5厘米或6厘米或7厘米或8厘米或9厘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长度的测量方法,要熟练掌握。14.物体名称 高度水壶 15厘米(1)(2)(3)(4)见详解【分析】先确定要测量的对象,例如:测量一个水壶的有关长度。(1)所测物体的高(长)度可能会比这把厘米尺长,我们就可以借助这条绳子;先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然后用绳子作测量工具去量别的较长的物体。(2)根据实际情况估测即可。(3)通过实际测量,就可以知道这个水壶的高;还可以测量一下这个水壶的外围长度。(4)这条绳子是个有用的工具,借助它,可以用来测量不规则物体长度或用来测量比这把厘米尺长的物体。【详解】物体名称 高度水壶 15厘米(1)先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然后用绳子作工具去量别的较长的物体。(2)我们测量的是水壶,我们估计水壶的高是13厘米,外围长12厘米。(3)水壶的高15cm,外围长14cm。(4)有用,因为我们先用绳子绕水壶一圈,在重叠处作记号,然后用厘米尺子量绳子测量时的开端处到记号处的长度,就可以知道水壶的外围长。【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要熟练掌握。15.58厘米【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他一次最长可以量多少厘米,用最大的刻度数减去最小的刻度数即可。【详解】86-28=58(厘米)答:他一次最长可以量58厘米。【分析】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16.20米【详解】5+5+5+5=20(米)或5×4=20(米)答:小兔跑了20米。17.6;4;3 (1)1厘米 (2)2【详解】(1)4-3=1(厘米)答:纸条比铁钉短1厘米。 (2)6÷3=2答:铅笔的长是纸条的2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