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蜗杆传动 授课形式 讲授 课时 班级教学目的 1、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主要参数 2、掌握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转向教学重点 1、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主要参数 2、,掌握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转向教学难点 掌握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转向辅助手段 模型 课外作业课后体会蜗杆传动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用于传递空间交错的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一般交错角为90,通常蜗杆为主动件,蜗轮为从动件一、蜗杆传动的特点1.传动比大,结构紧凑。用于传递动力时,i=8~80, 用于传递运动时,i可达1000。2.传动平稳,无噪声。因为蜗杆与蜗轮齿的啮合是连续的,同时啮合的齿数较多所以平稳性好。3.当蜗杆的螺旋角小于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蜗杆传动能自锁,即只能由损杆带动蜗轮,而不能蜗轮带动蜗杆。4.传动效率低。因为在传动中摩擦损失大,其效率一般为=0.7~0.8,具有自锁性传动时效率=0.4~0.5。故不适用于传递大功率和长期连续工作。5.为了减少摩擦,蜗轮常用贵重的减摩材料(如青铜)制造,成本高。二、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中,均以主平面(通过蜗杆轴线并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的参数和几何关系为基准。(一)主要参数1.模数、压力角、螺旋升角λ与蜗轮的分度圆螺旋角为了保证轮齿的正确啮合,蜗杆的轴向模数mx1应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mt2,蜗杆的轴向压力角x1应等于蜗轮的端面压力角t2,蜗杆分度圆上的螺旋线升角应等于蜗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且两者螺旋方向相同。蜗杆的轴向压力角x(蜗轮的端面压力角t)为标准压力角200。mx1=mt2= mx1=t2==通常取蜗杆的头数Z1=1~4。当Z=1时,导程角小,效率低,一般用于分度传动或自锁传动中,Z=2~4常用于动力传动和有较高效率。若头数多,导程角大,制造困难。蜗轮齿数根据传动比和蜗杆的头数决定:Z2=iZ1, 通常取Z2=20~28,Z2不应少于28齿,以免根切和降低传动的平稳性。三、蜗杆传动回转方向的确定(1)螺旋方向的判定蜗杆传动与斜齿轮传动一样,也有左旋与右旋之分。蜗杆、蜗轮的螺旋方向可用右手法则判定:手心对着自己,四指顺着蜗杆(蜗轮)的轴线方向摆肩。若啮合与右手拇指指向一致,该蜗杆(蜗轮)为右旋,反之为左旋。(2)蜗轮旋转方向的判定蜗轮的旋转方向不仅与蜗杆的旋转方向有关。蜗轮旋转方向的判定方法如下:当蜗杆是左旋(或右旋)时,伸出右手(或左手)半握拳,用四指顺着蜗杆的旋转方向,大拇指指向的相反方向就是蜗轮的旋转方向, 蜗轮旋转方向判定。四、蜗轮材料选择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胶合、点蚀和磨损等,因此,蜗杆蜗轮的材料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减磨性,耐磨性和抗胶合的能力。蜗杆一般采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造,要求齿面光洁并且有较高的硬度。对于高速重载传动,蜗杆常用15 Cr、20 Cr、20 CrMnTi等,经渗碳淬火,表面硬度HRC56~62,并经磨削。对中速中载传动,蜗杆材料可用45 、40 Cr、35SiMn等,表面淬火,表面硬度HRC45~55,也需磨削。低速不重要的传动,蜗杆材料可采用45钢调质处理,硬度HB220~270。蜗轮材料可参考滑动速度Vs来选择,常采用青铜与铸铁,在Vs>5--25m/s的连续工作的重要传动中,蜗轮材料常用铸锡磷青铜ZQSn10—1或铸锡锌铅青铜ZQSn6—6—3等,这些材料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胶合的性能及切削性能都较好,但强度低,价格高。在Vs<5m/s传动中,蜗轮材料可用无锡青铜,如铸铝铁青铜ZQAl9—4或铸锰黄钢ZHMn58—2—2等,这类材料的强度较高,价格较廉,但减摩性、抗胶合性能不如锡磷青铜。在Vs<2m/s 的不重要传动中,蜗轮材料可用灰铸铁HT150或HT200等,也可用球墨铸铁QT600—3、QT700—2等。也可由尼龙或增强尼龙材料制成。五、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1.在中间平面内,蜗杆的轴向模数和蜗轮的端面模数相等。2.在中间平面内,蜗杆的轴向齿形角和蜗轮的端面齿形角相等。3.蜗杆分度圆柱面导程角和蜗轮分度圆柱面螺旋角相等,且旋向一致。六、小结七、作业P72 第31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