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计摘要教学课题识读游标卡尺所属课程 数控 课 时 1课时 年 级 高一授课班级 学生数 40人所选教材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游标卡尺的结构和原理 2.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和读数 3.正确理解有效数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在课前预学,课后拓展过程中,通过阅读教材,网络资源等学习途径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示例、组内讨论,任务驱动等途径掌握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问题,会想到去问为什么,自己去寻找答案以及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游标卡尺的结构和原理 2.学会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筒的内、外径和深度等 难点:游标卡尺的原理和读数方法教学环境及资源设计一、教学环境: 提供网络教室,游标卡尺人手一把。 二、教学资源: 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解决任务,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Solidworks Composer Player、蓝墨云班课教学方法教法设计: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高一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学生群体普遍存在职高学生的普遍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本课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体验获知的快乐。本次课的主要教法有学案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物和课件演示法,启发引导教学法。 学法设计: 本次课借助多媒体,实物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并通过讲授,改错,连线,任务驱动等落实重点,化解难点。将传统的接受,理解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探索、讨论、运用知识的过程。课外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巩固和拓展,从而将课内的教学时间无限拓展到课外。本次课主要学法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环境、组织、资源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蓝墨云班课。 教学组织:全班40人,每组2人,共20组。 教学资源:编制教案、学案;Solidworks Composer Player、制作PPT课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内容要点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项目(2分钟) 由生活中的几种尺子(卷尺、直角尺、三角板)的作用、用途引出游标卡尺。(云班课图片播放) 师:提问,讲解 生:思考,回答 引出游标卡尺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导入;创设轻松气氛,激发课堂兴趣。课程讲授 (共35分钟) >>>看一看:-----游标卡尺的结构: 每个小组派发一把游标卡尺,讨论以下问题: 游标卡尺和直尺、三角板有什么区别? 游标卡尺由哪几部组成?(游标卡尺的结构) 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引出游标卡尺组成:尺身、主尺、游标尺、内测量爪、深度尺、紧固螺钉。 >>>听一听:------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如果49张厚纸的厚度4.9毫米,而50张薄纸的厚度与49张厚纸的厚度相同) 。 由蓝墨云班课布置作业49张厚纸与50张薄纸的问题引出精度0.02的刻线原理。 分析、讨论49张厚纸与50张薄纸的以下问题。 A一张厚纸的厚度是多少? B一张薄纸的厚度是多少? C 厚纸与薄纸每张之差是多少?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a、读整数(游标零刻线左边的数值) b、读小数(游标上与尺身对最齐的刻线) c、求和 整数加小数 >>>动一动:-------做练习题 ◆以小组之间比赛方式进行,看哪一组最快、最准确 ◆答案分享(学生讲)、 ◆教师点评: >>>比一比:-----巩固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每一组派发一件实物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测量,看哪一组最快、最准 >>>用一用:------测量实物 测量自己用的笔直径是多少? 测量笔帽的深度是多少? 测量笔帽的内径是多少? 师:提问,讲解 生:思考,回答 生:观看Solidworks ComposerPlayer 师:提问 生:思考,判断 生:观察,回答 生:合作 测量 师:指导 评价 生:合作 测量 师:指导 评价 生:合作 测量 师:指导 评价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学习能力。 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热度,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锻炼学生理论回归实际应用的能力,学会分析现实问题;锻炼学生合作探讨学习,达到工学结合。 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热度,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实时评价,反馈学生掌握情况。课堂小结 (3分钟) >>>停一停:-------小结 ◆游标卡尺的结构 ◆游标卡尺的线原理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作业设计 >>>想一想:-------布置作业:预习游标 (0.05精度)的识读 生:记录作业,并认真思考。 云班课展示 任务教学反思学生课堂评价表评课内容评 价 等 级优(100)良(80)中(60)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发言时声音响亮。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我能在不懂时向别人请教。我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教学内容。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呢?为什么?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1.教学精彩的环节: 2.教学改进建议: 3.定性评价: (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80分、一般79—70分、较差69分以下) 定量评价: (满分100分) 评课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