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高教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2 安全用电常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高教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2 安全用电常识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1.2 安全用电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知道安全电压等级、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
2.了解防止触电的常用保护措施。
3.了解触电现场的正确处理及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与扑救。
【教学重点】
重点:人体触电的类型、常见原因及防止触电的常用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
难点:触电现场的正确处理
【关键点】
教学时能播放相关的动画或视频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现场演示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动画、相关视频、触电急救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通过对一个典型触电案例的分析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可参考如下:
张某家新买了一台饮水机,因家中的三孔插座被其他家用电器占满,只剩下两孔插座,张某就把饮水机自带的三线插脚改装成了两线插脚使用。接上电源,饮水机开始工作。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天,张某的儿子用手触摸到饮水机外壳时而触电身亡。你能说说张某儿子触电的原因吗?如何才能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安全电压
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设计问题或讲解的方式来展开触电、触电电流及安全电压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仔细听讲。
知识点:
触电:当人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到带电的导体(裸导体、开关、插座的铜片等)或触及绝缘损坏的用电设备时,人体便成为一个通电的导体,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伤害,这就是触电。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时,便会引起死亡。安全电压:规定36V及以下电压为安全电压。在金属架或潮湿的场地工作,安全电压等级还要降低,应采用24V或12V。
教学环节2:触电类型与防护措施
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动画或多媒体演示触电类型与常用防护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边仔细观察边听教师讲解。
知识点:
常见触电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常见的触电防范措施:正确安装用电设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等。
教学环节3:触电现场的处理与急救
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播放之前准备好的动画或视频,展示触电现场的处理与急救方式,并现场进行模拟演示。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模仿学习触电现场的处理与急救方式,并进行一定的练习。
知识点:
当发现有人触电,必须用最快的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现场救护。脱离电源的方法:可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现场急救方法:当触电者出现心脏停跳、无呼吸等假死现象时,可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护。
教学环节4:电气火灾的防范与扑救
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播放之前准备好的动画或视频,展示电气火灾的防范与扑救方法,并现场进行模拟演示。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模仿学习电气火灾的防范与扑救方式,并进行一定的练习。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如下:
1.安全电压。
2.触电类型与常用防护措施。
3.触电现场的处理与急救。
4.电气火灾的防范与扑救。
四、课堂练习
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3题
五、课后作业
“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