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高教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0.1 瞬态过程与换路定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高教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0.1 瞬态过程与换路定律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10.1 瞬态过程与换路定律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瞬态过程,了解瞬态过程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2.理解换路定律,能运用换路定律求解电路的初始值。
【教学重点】
重点:运用换路定律求解电路的初始值
【教学难点】
难点:运用换路定律求解电路的初始值
【关键点】
对于换路定律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多媒体展示法、类比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通过如图10.1所示的实验电路或结合多媒体仿真技术,向学生展示当合上开关S后三个灯的变化过程,即白炽灯EL1立刻正常发光;白炽灯EL2是逐渐变亮的,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与白炽灯EL1同样的亮度;白炽灯EL3闪亮一下就不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以此引出瞬态过程的概念。
(

10
.1
实验电路
)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瞬态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动画或结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际例子,如火车的启动、电动机的起动等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又如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来讲解瞬态过程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瞬态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理解、领会瞬态过程的概念。
知识点:
瞬态过程:瞬态过程也叫过渡过程或暂态过程。一般地说,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通常都可以区分为稳态和瞬态两种不同的状态。凡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从一种稳态转换到另一种新的稳态,是不可能发生突变的,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物理过程就叫做瞬态过程。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就是一个瞬态过程。RL电路接通直流电源时也会发生瞬态过程。
引起电路瞬态的原因:引起电路瞬态过程的原因有两个,即外因和内因。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电源的变化、电路参数的变化、电路的改变等都是外因;内因即电路中必须含有储能元件。换路:引起瞬态过程的电路变化叫做换路。电路中具有电感或电容元件时,在换路后通常有一个瞬态过程。
教学环节2:换路定律
教师活动: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自学或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换路定律。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换路定律基本含义。
知识点:
换路定律:设为换路瞬间,而以表示换路前的终了瞬间,表示换路后的初始瞬间。从到瞬间,电容元件上的电压和电感元件中的电流不能跃变,这叫做换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换路前,如果储能元件没有储能,那么在换路的一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电感相当于开路
注意:
在电路换路时,只有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上的电压不能跃变,电路中其他部分的电压和电流都可能跃变。
教学环节3: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
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1—2个具体典型的例子,举例说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方法与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方法与过程。
知识点:
(

10.2
)【例】如图10.2电路中,已知E=3V,白炽灯的等效电阻R=2,开关S闭合前,电容两端电压为零。试求开关S闭合瞬间电路中的电流、白炽灯两端电压及C两端电压。
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电路的瞬态过程现象。它会使电路中出现过电流或过电压情况,有可能损坏电路元件或设备,但是在家用电器和广播通信设备中可以利用电路的瞬态过程来工作。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如下:
1.瞬态过程。
2.换路定律。
3.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
四、课堂练习
“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10.1中的部分内容
五、课后作业
“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10.1中的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