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课题名称】7.5电能的测量与节能【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表功能、分类和铭牌。2.掌握电能表的读数和连接。3.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教学重点】电能表的读数与连接;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难点: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关键点】电能表的读数和连接【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各种电能表的图片及部分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利用电能表实物,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电能的测量与节能。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电能的测量(一)电能表的铭牌和接线方式教师活动1: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或实物展示各种类型的电能表,然后让学生明白测量电能应该用电能表。学生活动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测量电能可用各种类型的电能表。教师活动2:教师可以某个单相感应式电能表为例,讲解电能表常见的铭牌所表示的意义。学生活动2:学生可以教师的讲解下,理解电能表常见的铭牌所表示的意义。教师活动3:教师可通过展示生产生活中电能表的实际接线方式图,然后仔细讲解电能表的接线方法。学生活动3:学生可在教师的讲解下,学习并了解电能表常见的接线方式。教师活动3:通过展示各种新型电子式智能电能表,简单介绍不同类型电子式电能表的功能。(二)电能表的读数和各种新型电能表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举例说明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和电费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网络或多媒体介绍各种新型电能表的特点和用途。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和电费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各种新型电能表的特点和用途。知识点:1.单相电能表的铭牌和接线方法。2.用户一个月的用电量=月末电表读数-月初电表读数教学环节2: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教师活动:教师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讲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知识点:提高功率因数意义和方法。意义:①提高供电设备的能量利用率。②减小输电线路上的能量损失。方法:①提高用电设备自身的功率因数。②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三、课堂小结1.电能表的铭牌、接线方法及电能读数。2.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四、课堂练习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3题五、课后作业“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7.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