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磁与电磁感应【课题名称】 5.9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及实验判定【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理解同名端的概念,了解同名端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2.了解同名端的实验判定。【教学重点】重点:同名端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教学难点】难点:同名端的实验判定【关键点】同名端的判定【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多媒体演示法、猜想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线圈、电阻、开关、直流电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5.3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当线圈1中的电流变化时,线圈1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线圈2中会产生互感电动势。若已知线圈1中自感电动势的极性,你会判断线圈2中互感电动势的极性吗?)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图5.3所示的互感线圈同名端判断图,然后设置问题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线圈1的A端与线圈2的C端绕向一致,线圈1的B端与线圈2的D端绕向一致。当线圈1中的电流变化时,线圈1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线圈2中会产生互感电动势。若已知线圈1中自感电动势的极性,我们就可以根据两个线圈的绕向很方便地判断出线圈2中互感电动势的极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互感线圈同名端及实验判定。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 互感线圈同名端的概念和标注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展示的互感线圈图,然后通过举例详细讲解同名端的概念及其判断、标注方法。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学习同名端的概念及其判断、标注方法。知识点:同名端:互感线圈由电流变化所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电动势的极性始终保持一致的端点,叫做同名端,反之叫做异名端。电路图中常常用小圆点或小星号标出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它反映出互感线圈的极性,也反映了互感线圈的绕向。教学环节2: 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实验判定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实验演示或多媒体展示测定线圈同名端的实验方法和过程。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测定线圈同名端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知识点: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定方法:如图5.4所示,线圈1与电阻R、开关S串联起来以后,接到直流电源E上。把线圈2的两端与直流电压表(或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迅速闭合开关S,电流从线圈1的A端流入,并且电流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如果此时电压表的指针向正刻度方向偏转,则线圈1的A端与线圈2的C端是同名端。反之,A与C为异名端。(图5.4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实验判定)三、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如下:1.同名端的概念和标注方法2.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实验判定方法四、课堂练习再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仔细理解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实验判定方法五、课后作业“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5.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