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B C B A D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D C D A C B C二、非选择题(共60 分)21.(12分)答:①“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党的正确领导。②“进出口总额”、高水平对外开放提档升级:坚持改革开放(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山东省重视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经济增长动力,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④“新增就业人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每条3分,共12分)22.(12分)答: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每条3分,共12分)23.(12分)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3分)②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只靠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是不够的。(我国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某些科技创新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只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是不够的)(2分)③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不仅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还需要国家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走走自主创新道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发展教育事业,培育创新型人才;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任意3点得6分)企业:还需要广大企业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青少年:更需要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立志成为创新型人才。(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24.(12分)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个制度2分,答全得3分;写不完整不得分,错别字不再扣分)(2)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⑤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⑥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每条3分,写够三条得全分)25.(12分)答: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④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⑤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每条3分,答出4条即可,共12分)回答怎样厉行法治的一样给分评分说明:对于第Ⅱ卷的答案,在层次上、文字上不要求与本答案要点完全一致,只要其基本意思与答案要点一致即可给该要点的分。但意思不明确、答案不完整的应酌情扣分。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3一2024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2日至24日在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国仍然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是基于我国①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一位老人用14册账本记录了自1978年以来40多年的柴米油盐生活,从头10年省钱买自行车、缝纫机、电扇,到后来添置电冰箱、小汽车,购买商品房,旅游…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人的家底越来越殷实,生活也越来越多彩。这表明①国家经济发展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②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勤俭节约已没有必要④精打细算是提升家庭生活品质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8页)3.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复习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时,从网上收集到如下两张统计图。其中四位同学分别围绕统计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认可的观点是201日一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迪度201日-一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遮度(亿元】1400000口国内生产总值0一比上年增长%元1口金国居民人均可安促收入0一比上年增长【%】120000011436701210207T20.048000r20.01000000+91928198651510159864000015.0321B9512815.0320002822B3073380000D60000010.02400010.0400000:160002000005.080000U20182019202020212022年纷20182019202020212022A.甲同学:中国经济成就斐然,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B.乙同学: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实现共同富裕指日可待C.丙同学: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丁同学: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这些庄严的承诺中,我们能感受到①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同等富裕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进民生福祉③党和政府坚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想要住更好的房子:有更高的收入;有更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百姓的这些想法反映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己转化为A.实现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B.经济发展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有的餐厅推出机器人小锅炒菜、智能光盘套餐,通过精准定量、科学配比,引导节约用餐:有的单位食堂使用订餐码,鼓励员工线上预订,并根据当日订餐情况精准把控菜品供应量。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创新助推社会文明进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东平县期中考试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docx 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