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电容器【课题名称】 实训项目六 常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能识别常用电容器。2.学会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3.学会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判别较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好坏。【教学重点】重点:较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判别。【教学难点】难点:从万用表指针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容器质量的好坏。【关键点】正确使用万用表的相关电阻挡进行测量【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做中学、个别指导【教具资源】万用表、常用电容器若干【教学过程】任务一 常用电容器的识别教师活动:教师可提供10个不同类型的电容器给学生,说明电容器识别的常用方法,布置具体操作任务和要求。学生活动:学生可根据提供的电容器、操作任务和要求一一进行检测与识别。并把识别结果填入技训表中。任务二 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学习电解电容器极性的直接观察法,然后再演示万用表判别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仔细观察、模仿、实操等手段学习电解电容器极性的直接观察法和万用表判别法。知识点:1.直接观察法:电解电容器有两个引脚,在使用中应注意正负极性。一般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另外,从电容器的外壳也可判断其正、负极性,标有“-”号的一端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2.万用表判别法:①先测量电解电容器任意两极间的漏电阻。②交换红、黑表笔,再一次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③如果电解电容器性能良好的话,在两次测量结果中,阻值大的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红表笔接电解电容器的负极,黑表笔接正极。任务三 常用电容器质量的检测教师活动:教师可现场示范或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容器质量检测的正确操作方法与步骤。并要求学生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到规定的技训表中。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练习各种电容器质量检测。任务四 实训小结教师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用万用表进行电容器质量检测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收获与体会,并检查任务完成情况、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安全文明操作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总结万用表进行电容器质量检测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收获与体会,并根据要求进行自我评价。拓展:通过阅读教材中电容器的典型应用或通过其他手段,了解电容器还有哪些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