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5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2.能赏析诗歌的意象和美感3.能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晓常识(1)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2)新月诗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前期新月派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知背景这首诗发表在1934 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识文本1.结合朗诵音频,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2.说说诗歌描绘了哪些优美的画面?各有什么特点?春光风舞图——轻灵雪后新绿图——复苏花开燕语图——希望风烟星雨图——柔美月夜花开图——鲜妍任务一:赏析诗歌中的意象和美感1. 诗人以“四月天”为喻指赞美的对象,选取了哪些能展现四月特点的意象,并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诗人巧妙运用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意象,营造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这些意象带有鲜明的四月的特征:春风是“笑响点亮”的无处不在的“软”风;春光是“轻灵”的“交舞着变”的明媚的光;早天里的云烟若有如无,细雨也来凑趣,滋润着花儿草儿……这些代表春天温柔、和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意象,营造了美好的意境,将无形的爱化作有形可感的美好景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传神。2.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请作出简要赏析。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情感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欢快、欣喜之感,是一首纯真而真挚的爱的赞歌。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意象之美:选取大量的四月天的景物,如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被写的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林徽因的诗句温婉秀丽、顺畅自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朗读这首诗,自选角度(如修辞、感官描写、遣词用语等),品析诗歌语言美点。任务二: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多用比喻,除了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以外,诗中大量意象都带有比喻的意味,如被“笑响点亮”的四月风、“轻灵”的春光、“梦期待中”的白莲等,将丰富的情感巧妙地隐含在大量的比喻中。修辞调动多种感官,给人丰富的想象,如“笑响点亮了四面风”,由听觉到视觉再到触觉,赋予抽象的风以灵气和生命力;如对“四月天”的描写,视觉以外有触觉(“黄昏吹着风的软”),有听觉(“是燕在梁间呢喃”),带给读者多重感官冲击。感官描写遣词用语词语的选用也使语言华美而富有情感,如“娉婷”“鲜妍”等词写出了“你”妩媚的风姿,“鹅黄”“绿”“白”“柔嫩”,写出了自然的绚丽与生机勃勃,等等。学习目标回顾: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2.能赏析诗歌的意象和美感3.能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1.下列关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纯朴与大气,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B.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C.第四节写“鹅黄”“绿”“白”等颜色,是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D.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出诗歌的纯净意境——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答案:C解析:C项中“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的理解欠妥。2.这首诗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人间的四月天是春天中的盛季:阳光明媚,清流澄澈,百花吐蕊,飞鸟啼鸣。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天呈现无遗。用“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明净、澄澈、美丽,带着爱的光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