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分题型复习填空题((第2章 天气与气候)(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专题:分题型复习填空题((第2章 天气与气候)(含解析)

资源简介

期末专题:分题型复习填空题(第二单元)
一 、填空题
1.读“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 ”,回答问题。
(1)从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温度配合的特点是: 。 (2)在 A.B、C、D 四幅图中, 与浙江杭州气候类型最为相似的是 图(填代号),造成 A 城
市与 D 城市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填“纬度位置 ”或“地形”)。
2.在北京某科技馆内, 有一个风洞实验室, 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
托盘测力计示数为 l5 牛;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 20 米/秒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 7 牛,可以
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 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 牛,方
向 。
3.如图所示, 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 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 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
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 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填“变
第 1 页(共 12 页)
小 ”、“不变 ”或“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 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 (请写
出它的名称)。
4.取两支试管(以小试管恰能在大试管内上下自由移动为宜),在较大的试管中装满水, 将较小的试管
插入大试管中, 然后迅速把它们一起倒过来, 如图所示。
(1)随着大试管里的水缓缓流出,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通过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小试管受到 的作用。
5.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 ”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
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操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 。
(2)小方利用玻璃管和瓶子自制气压计(如图乙) 来研究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
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 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 (选填“高 ”或“低 ”)。
6.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
第 2 页(共 12 页)
期天, 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 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
的“ 区域—温度 ”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是 。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 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 ”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 释放出许多 ;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 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
上升较快; 三是城市的水面小, 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 难以形成对流。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图中小试管 B 内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盛有沸水的烧
杯 A 中,试管 B 中的水不能沸腾,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 可采用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1)
(2)
第 3 页(共 12 页)
8.如图所示, A 地海拔 200 米, B、C 两地海拔 2200 米, 且 A 处长年刮东风, 则:
(1)A 和 B 相比,气温较高的是 地,理论推算两地温差为 ℃; (已知地面高度每上
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 6℃)
(2)B、C 两地相比, 降水较多的是 B 地,判断理由是: B 地位于 。(选填“迎风坡 ”或“背
风坡 ”)
9.如图, B、C 位于乙的东西两侧, 当日无太阳直射。回答问题。
(1)A.B、C 三个地点,气温较高的是 .
(2)B 与 C 两点在气温、降水相比较,B 点 。
A.气温高、降水多 B.气温相同、降水多
C.气温低、降水多 D.气温高、降水少
1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医院负压室在救治重症患者及保护医护人员工作中起了重大 作用。 它是指在特殊的装置之下,使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这样空气的流通就只能是外面的新 鲜空气流进 室内, 室内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 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从而 使室外的空气不会 受污染,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这种负压室最适合抢救非典、新冠这
类的呼吸道传染性患者。
(1)负压室实际是指室内的气压比室外小,气流是从 大的地方流向小的地方;
(2)生活中利用负压工作的装置有 (举一例即可);
11. “思维导图 ”是英国著名教育专家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学习科学过程中,以思维 导图的形式将科学知识自主建构串联成网,可直观显现知识脉络, 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
是某同学没有完成的思维导图, 试在 A.B 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第 4 页(共 12 页)
A 、B
12.请仔细解读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两地的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具有的特点是降水均集中在 季, 但 地的雨 季相
对较长。
(2)在我国的广州、台州、哈尔滨三地中, 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与甲图最吻合的是 。
(3)乙地的气温年较差较小, 估计乙地 (选填“地处沿海 ”或“地处内陆”)。
13.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在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以射。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后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等, 最后奔向月球。
(1)大气这样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 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4.如图所示的装置(气球口套紧瓶口),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
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 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大
第 5 页(共 12 页)
气压。 (均选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
15.材料 1: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的东岸,由于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 气候极为干燥,
平均年降水量不到 0.1 毫米, 1845-1936 年的 91 年间未下雨, 成为世界“干极 ”。
材料 2: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位于北纬 69°附近,受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这里 终年不冻, 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冬季出海口;而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北纬 42°附近,一年
中却有一段时间封冻,不能通航。
从上述材料可发现,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外, 还有 ,
其影响的规律为 。
第 6 页(共 12 页)
期末专题:分题型复习填空题(第二单元)答案解析
一 、填空题
1.(1)降水多气温高(或雨热同期)
(2)C;纬度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图形的能力, 及有关气候的知识。
(1)从图形的红笔部分可以清楚的看
到,我国东部地区在 7 月份的时候降水量大, 温度高。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夏季风给中国
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同时, 由于海陆性质的差异,夏季东部季风区的气温较高,雨热同期;
(2)浙江杭州靠近东部沿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夏季年降水量较多,气温较高,要分析那幅图是 杭州就要比较降水的量 和气温的差别。就能解出此题。而气候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 位置, 地形,以及季风。本题中都为东部沿海,所以不是海陆位置,不是季风,而地形从本题根本不
可能知道。只有维度位置。我国东部沿海绵延几千里,维度位置不同。
(1)从分析中可以知道,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温度配合的特点是降水多同时气温高(也就是雨热同
期)
(2)浙江杭州靠近东部沿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夏季年降水量较多,气温较高,降水的量多和气 温不会很低的差别, 符合的只有 C 图。题中都为东部沿海,所以不是海陆位置,不是季风, 而地形从 本题根本不可能知道。只有维度位置。我国东部沿海绵延几千里, 维度位置不同, 气温的差别比较大,
图中 A 最低气温-20 摄氏度, 而 D 为 10 摄氏度。故应该是纬度位置不同引起的。
故答案为:(1)降水多气温高(或雨热同期)(2)C ,纬度位置。
2.8;竖直向上
【解析】对飞机吹风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
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
第 7 页(共 12 页)
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 15N 说明飞机受到的重力为 15N。
对飞机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为为 7 牛, 示数减小, 说明飞机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升力的大
小为 F′=G-F=15N-7N=8N。
故答案为: 8 竖直向上(向上)
3.变大; 变大;温度计
【解析】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生变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因此 可从瓶内外的气压差来分析第一空的答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位的高低,根据第 一空管内水柱的高度,可直接判断出水位高度的变化情况,再由 p=ρgh 来分析第二空的答案;如果将 瓶内装满水,当瓶周围温度变化时, 瓶内水的体积也会由于热胀冷缩而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玻 璃管内的水柱高度发生变化,其工作原理和液体温度计相同, 因此可作为温度计使用.此题主要考查 的是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其中还涉及了气压和高度的关系、液体压强的特点等知识, 综合
性较强.
解: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 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此时在瓶
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增大;
当管内水柱高度增大时, 水深增大, 由 p=ρgh 知, 当 ρ 一定时, h 越大,则 p 值越大, 因此水对容器
底的压强变大;
如果在瓶内装满水时,整个瓶子相当于温度计的玻璃泡, 其工作原理也和液体温度计类似, 因此可作
为测量温度的仪器;
故答案为: 变大;变大; 温度计.
4.(1)小试管沿大试管自动上升
(2)大气压
【解析】(1)大气对小试管产生向上的压强, 当小试管上方的水不断流出时,它上方压强减小, 于是
小试管就沿着大使馆向上爬上。
(2)根据大气压强的作用解答。
(1)随着大试管里的水缓缓流出,将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沿大试管自动上升;
(2)通过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小试管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5.(1)cabd
第 8 页(共 12 页)
(2)高
【解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实验的过程分析解答;
(2)当玻璃管中的水面静止时, 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 p 内=p 水+p 大气,
据此分析解答。
(1)吸管“取水 ”的操作过程为: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那么合理顺序为:cabd。
(2)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大, 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 p
内=p 水+p 大气可知, 此时 p 水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ρ 液 gh 可知,玻璃管内的水柱变高。
6.(1)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 所以不易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
(3)热量;比热容;蒸发
【解析】 (1)根据“区域-温度 ”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 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
温度低的原因;
(2)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多可以降低气温, 可以在“水 ”上做文章,如: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 (3)从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 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沙石比水的比热容小, 吸收相同的热 量, 沙石的温度升高多;水少,蒸发吸热少;另外,城市中机动车比较多,热机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 (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
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
(2)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增大绿化面积。
(3)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 城市建筑材料 的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 城市水少, 水蒸发时吸收
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
7.烧杯加盖密封, 增大气压;给试管抽气, 减小气压
第 9 页(共 12 页)
【解析】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而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②液体沸点与表
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虽然能够达到沸点--100℃ ,
但由于不存在温度差,试管中的水无法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
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可采了的两种方法分别是:(1)减小试管 B 上方气体的压强, 水的沸点会降低, 所以可能沸腾。(2)增大烧杯 A 上方气体的压强, 烧杯中水的沸点升高,试管中的水能够吸收热量,
所以沸腾。
故答案为:(1)减小试管 B 上方气体的压强;(2)增大烧杯 A 上方气体的压强
8.(1)A;12
(2)迎风坡
【解析】迎风坡降水量比背风坡多。 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 6℃
(1)据题干可知,A 地海拔 200 米, B 地海拔 2200 米,所以 B 对 A 的相对高度为 2000 米, A 和 B 相比,
A 地海拔低,气温较高。理论推算两地温差为(2200 米-200 米) ×6℃=12℃。
(2)B、C 两地相比, 降水较多的是 B 地, 判断理由是: B 地位于迎风坡 。
9.(1)A
(2)C
【解析】(1)根据气温的分布特点解答;
(2)根据迎风坡和背风坡的特点分析判断。
(1)A 在山脚,而 B、C 都在山腰, 则 A 点的气温最高。
(2)B、C 海拔高度相同, 但是 B 在迎风坡,C 在背风坡, 则 B 点气温低于 C 点, 但是气流上升, 容易
形成降雨, 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故选 C。
10.(1)气压
(2)吸尘器等
【解析】(1)根据“负压”的定义解答;
(2)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解答。
(1)负压室实际是指室内的气压比室外小,气流是从气压大的地方流向小的地方;
第 10 页(共 12 页)
(2)生活中利用负压工作的装置有吸尘器等。
11.1.01×105 ;越小
【解析】1 标准大气压相等于 76c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就是 1.01×105 帕; 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1 标准大气压相等于 76c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也就是 1.01×105 帕; 根据实验可知, 流体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是: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
故答案为: 1.01×105 ;越小
12.(1)夏; 乙
(2)哈尔滨
(3)地处沿海
【解析】甲图气温年较差较大, 降水量较少; 乙图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多。
(1)两地的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具有的特点是降水均集中在夏季, 但乙地的雨季相对较长。
(2)甲图气温年较差大且最低温低于-10℃ , 只有哈尔滨吻合。
(3)乙地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估计乙地此处沿海, 因为海水比热容较大。
故答案为:(1)夏; 乙 (2)哈尔滨 (3)地处沿海
13.(1)温度
(2)④⑤
【解析】 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
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1.温度随高度降低。2.规则的垂直对流和不规则的湍流作用强。 3.气象要素水 平分布不均匀。 4.云雾降水及猛烈风暴均发生在这一层内,有“天气层 ”之称。 5.赤道地区的对流层
厚,两极地区的对流层薄。
(1)大气这样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错误。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不一样的,错误。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错误。
④对流层集中了 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第 11 页(共 12 页)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正确。
故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④⑤。
14.等于; 大于;小于
【解析】(1)气球内部与大气连通, 据此判断球内气压和大气压强的关系;
(2)气球总是向气压小的方向形变, 据此对瓶子内外的气压大小进行判断。
(1)抽气前, 气球内部与大气连通, 因此气球内的气压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2)抽气时, 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这说明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大于玻璃瓶内气体压强。由于气球内的压
强等于大气压强,所以大气压强大于瓶内的气体压强,即瓶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15.洋流;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区的影响相关知识。
由材料可知,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 气候极为干燥,降 雨量少。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终年不动, 因此影响气温和降 水的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外, 还有洋流, 其影响的规律为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
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故答案为: 洋流;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第 12 页(共 1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