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一部分核心主干复习专题专题六 热学 原子物理知识网络构建核心知识·固双基命题热点·巧突破知识网络构建第15讲 热学核心知识 固双基“必备知识”解读一、分子动理论及热力学定律1.估算问题2.反映分子热运动规律的两个实例(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做无规则、永不停息地运动,与颗粒大小、温度有关。(2)扩散现象:产生原因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3.对热力学定律的理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其中W和Q的符号可以这样确定:只要对内能增加有正贡献的就为正值。(2)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也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转化为功,但这些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二、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关键能力”构建一、两种模型二、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看到与想到1.看到“绝热过程”,想到Q=0,则W=ΔU。2.看到“等容过程”,想到W=0,则Q=ΔU。3.对于理想气体看到“等温过程”,想到ΔU=0,则W+Q=0。命题热点 巧突破〔真题研究1〕(2023·海南高考卷)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C.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D.分子间距离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题型1 分子动理论、内能C【解析】 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则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继续减小距离,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选C。〔对点训练〕1. (2023·福建南平质检)福建南平茶文化久负盛名,“风过武夷茶香远”“最是茶香沁人心”。人们在泡大红袍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茶香越浓C.茶香四溢是布朗运动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茶香四溢是布朗运动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解析】 “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故C、D错误;茶香四溢是因为茶水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A错误;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茶水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茶香越浓,故B正确。2. (多选)(2023·河南开封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两分子间距减小到分子间作用力为0时,其分子势能一定最小B.达到热平衡的系统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发生绝热膨胀的过程中,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仅与固体的性质有关系ABC【解析】 当两分子间距减小到分子间作用力为0时,分子间距为r0,分子间距小于r0时,分子间为斥力,随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间为引力,随距离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则分子间距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故A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温度差,温度是否相等是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的标志,因此达到热平衡的系统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故B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发生绝热膨胀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液体的性质和固体的性质都有关,故D错误。气体状态方程1.压强的计算(1)被活塞或汽缸封闭的气体,通常分析活塞或汽缸的受力,应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压强单位为Pa。(2)水银柱密封的气体,应用p=p0+ph或p=p0-ph计算压强,压强p的单位为cmHg或mmHg。题型2 气体实验定律与理想2.合理选取气体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列方程(1)若气体质量一定,p、V、T中有一个量不发生变化,则选用对应的气体实验定律列方程求解。(2)若气体质量一定,p、V、T均发生变化,则选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3.关联气体问题解决由活塞、液柱相联系的两部分气体问题时,根据两部分气体压强、体积的关系,列出关联关系式,再结合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1)最终汽缸内气体的压强。(2)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添加的沙子质量。〔真题研究3〕(2023·湖南高考卷)汽车刹车助力装置能有效为驾驶员踩刹车省力。如图所示,刹车助力装置可简化为助力气室和抽气气室等部分构成,连杆AB与助力活塞固定为一体,驾驶员踩刹车时,在连杆AB上施加水平力推动液压泵实现刹车。助力气室与抽气气室用细管连接,通过抽气降低助力气室压强,利用大气压与助力气室的压强差实现刹车助力。每次抽气时,K1打开,K2闭合,抽气活塞在外力作用下从抽气气室最下端向上运动,助力气室中的气体充满抽气气室,达到两气室压强相等;然后,K1闭合,K2打开,抽气活塞向下运动,抽气气室中的全部气体从K2排出,完成一次抽气过程。已知助力气室容积为V0,初始压强等于外部大气压强p0,助力活塞横截面积为S,抽气气室的容积为V1。假设抽气过程中,助力活塞保持不动,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1)求第1次抽气之后助力气室内的压强p1。(2)第n次抽气后,求该刹车助力装置为驾驶员省力的大小ΔF。〔对点训练〕1. (2023·辽宁高考卷)“空气充电宝”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实现储能的装置,可在用电低谷时储存能量、用电高峰时释放能量。“空气充电宝”某个工作过程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T图像如图所示。该过程对应的p-V图像可能是( )B2. (2023·安徽黄山三模)如图所示是一种演示气体定律的仪器——哈勃瓶,它是一个底部开有圆孔,瓶颈很短的平底大烧瓶,在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瓶底的圆孔上配有一个橡皮塞。在一次实验中,瓶内由气球和橡皮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球自然松弛,气球内气体与外界连通,气体体积为V,瓶内气体体积为2V。用打气筒出气口紧密贴合气球吹气口并向气球内缓慢打入气体,直至气球体积增大到2V,容器和气球导热良好,外界温度不变,气球壁厚度不计、重力不计,大气压强为p0,在此过程中( )CA.瓶内气体内能减小B.瓶内气体吸热C.瓶内气体压强由p0变为2p0D.气球中充入的气体质量等于开始时气球中气体质量〔真题研究4〕(2023·海南高考卷)某饮料瓶内密封一定质量理想气体,t=27 ℃时,压强p=1.050×105 Pa。题型3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相结合(1)t′=37 ℃时,气压是多大?(2)保持温度不变,挤压气体,使之压强与(1)时相同时,气体体积为原来的多少倍?【答案】 (1)1.085×105 Pa (2)0.97【解析】 (1)瓶内气体的始末状态的热力学温度分别为T=(27+273)K=300 K,T′=(37+273)K=310 K〔对点训练〕(多选)(2023·山东高考真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300 K,压强为1×105 Pa。经等容过程,该气体吸收400 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100 K;若经等压过程,需要吸收600 J的热量才能使气体温度上升100 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始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6 LB.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400 JAD(共33张PPT)第一部分核心主干复习专题专题六 热学 原子物理第16讲 原子物理核心知识·固双基命题热点·巧突破核心知识 固双基“必备知识”解读一、光电效应及其规律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k=eUc。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0=hνc。4.Ek-ν图线:是一条倾斜直线,但不过原点,如图所示。(1)横轴截距表示极限频率;(2)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逸出功;(3)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二、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知识体系三、原子核及其衰变知识体系四、核反应 核能的计算知识体系“关键能力”构建一、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二、一个氢原子能级跃迁与一群氢原子能级跃迁的区别2.一个处于较高能级n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三、计算核能的几种思路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用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的千克数乘以真空中光速c的平方,即ΔE=Δmc2。2.根据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兆电子伏(MeV)能量,用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以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3.如果核反应时释放的核能是以动能形式呈现,则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即为释放的核能。命题热点 巧突破〔真题研究1〕(2023·辽宁高考卷)原子处于磁场中,某些能级会发生劈裂。某种原子能级劈裂前后的部分能级图如图所示,相应能级跃迁放出的光子分别设为①②③④。若用①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且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则( )题型1 光电效应 能级跃迁A.①和③的能量相等B.②的频率大于④的频率C.用②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用④照射该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EkA【解析】 由图可知①和③对应的跃迁能级差相同,可知①和③的能量相等,选项A正确;因②对应的能级差小于④对应的能级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④的能量,根据E=hν可知②的频率小于④的频率,选项B错误;因②对应的能级差小于①对应的能级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①,②的频率小于①,则若用①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用②照射该金属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因④对应的能级差大于①对应的能级差,可知④的能量大于①,即④的频率大于①,因用①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根据Ekm=hν-W逸出功则用④照射该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Ek,选项D错误,故选A。〔对点训练〕1. (2023·山东高考真题)“梦天号”实验舱携带世界首套可相互比对的冷原子钟组发射升空,对提升我国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为某原子钟工作的四能级体系,原子吸收频率为ν0的光子从基态能级Ⅰ跃迁至激发态能级Ⅱ,然后自发辐射出频率为ν1的光子,跃迁到钟跃迁的上能级2,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跃迁到钟跃迁的下能级1,实现受激辐射,发出钟激光,最后辐射出频率为ν3的光子回到基态。该原子钟产生的钟激光的频率ν2为( )A.ν0+ν1+ν3 B.ν0+ν1-ν3C.ν0-ν1+ν3 D.ν0-ν1-ν3D【解析】 原子吸收频率为ν0的光子从基态能级Ⅰ跃迁至激发态能级Ⅱ时有EⅡ-EⅠ=hν0,且从激发态能级Ⅱ向下跃迁到基态I的过程有EⅡ-EⅠ=hν1+hν2+hν3,联立解得ν2=ν0-ν1-ν3,故选D。2. (2023·四川绵阳三诊)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先后用两种不同频率的光1、2照射相同的阴极K,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得的示数,绘制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BA.光1的频率小于光2的频率B.光1的频率大于光2的频率C.用光1照射时,阴极K的截止频率较大D.用光2照射时,阴极K的截止频率较大【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hν-W=Ek=eU可知截止电压大,光的频率高,由图像可知光1的截止电压大,则光1的频率大于光2的频率,故A错误,B正确;逸出功和截止频率由金属本身决定,阴极K的截止频率不变,故C、D错误。〔真题研究2〕题型2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C〔对点训练〕1. (2022·河南开封二模)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C原子核发生衰变,它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那么C的衰变方程为( )B2. (2023·浙江温州模拟)轧钢厂的热轧机上安装射线测厚仪,仪器探测到的γ射线强度与钢板的厚度有关。如图所示,某射线测厚仪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铱192作为放射源,其化学符号是Ir,原子序数为77,放射源在进行β衰变产生新核X的同时会释放出γ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74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衰变放射出的β粒子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C.若有4.0 g铱192,经过148天有1.0 g发生了衰变D.若探测器测得的射线强度变弱时,说明钢板厚度变小〔真题研究3〕(2023·湖南高考卷)2023年4月13日,中国“人造太阳”反应堆中科院环流器装置(EAST)创下新纪录,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C.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235D.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题型3 核反应与核能的计算A【解析】 核聚变是轻核的聚变,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A正确,C错误;氘氚核聚变反应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B错误;核聚变反应有质量亏损,D错误。〔对点训练〕1. (2023·全国甲卷)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和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别表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 )A.Z=1,A=1 B.Z=1,A=2C.Z=2,A=3 D.Z=2,A=4D【解析】 设Y的电荷数为Z1,质量数为A1,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A+14=A1+17,Z+7=Z1+8,A1+7=2A,Z1+3=2Z,解得Z=2,A=4,选项D正确。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核心主干复习专题专题6热学原子物理第15讲热学课件.pptx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核心主干复习专题专题6热学原子物理第16讲原子物理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