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三维设计》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届《三维设计》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资源简介

第十一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开始朝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欧共体 后发展为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2013年5月15日,为缓解金融危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向塞浦路斯提供为期3年总额1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这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和任务是什么?
[提示] 稳定国际汇率,对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其稳定汇率。
2.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福勒为什么会这样说?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二战后成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美元与黄金等价的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成,美元具有了高于各国货币的地位。影响: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3.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这是否说明美元已不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提示]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并不能说明美元已不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4.《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思考: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 积极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消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霸权地位的确立。
②《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建立了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它也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一个工具,美国成为这个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
③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世界贸易、货币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探究点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
布雷顿森林体系起到什么作用?
史论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
(1)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2)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使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探究点二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史料一 (摘自2012年江苏高考T18)二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史料二 (摘自2009年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高考T2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①国际金融秩序混乱;②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
答案: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3)据史料一、二分析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美国对外推行经济扩张;②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总结升华 综合认识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该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货币、贸易、市场等方面。
(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3)美国倡导建立新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货币体系和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
(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4·广东高考)美国试图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题提示:关键信息:抓住题干关键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美国试图”“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答案:C
2.(2011·福建高考)1944年签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解题提示:①明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②抓关键: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答案:B
3.(2009·广东高考)20世纪6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解题提示:①定时空:20世纪60年代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美国。②抓关键: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时,美国“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说明美国要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A
4.(2009·天津高考)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解题提示:①明考点:WORLD BANK(世界银行)。②联知识:世界银行又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创始会员国多为欧美国家。
答案:B
5.(2013·山东高考,节选)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据上述片断内容,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解题提示:根据片断中的“关闭…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药厂”“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低廉且耐用”“国际部”“海外投资”等信息概括其战略调整,从国际(二战结束、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或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内(如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考虑其“历史背景”。
答案: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史学拓展类(十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成立:1945年12月27日,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3月1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现有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2)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通过稳定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协助成员国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国际收支的逆差。
2.世界银行(WBG)
(1)成立:1945年1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27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次年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该银行通常被称为“世界银行”。目前世界银行共有成员140多个,中国是其创始国之一。
(2)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后转向世界性的发展援助,即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协助成员国复兴经济和开发资源。
3.两者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
(1)前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际收支的平衡,如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可向该组织求援,所以该组织具有“救急”的特点,是世界金融的“救火队”。
(2)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开发。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是为了帮助成员国建立、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基础,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如在贷款中提供用于可行性研究、资源调查、管理及培训方面的专门资金,向成员国提供咨询服务等。可以说该组织是世界经济的“扶贫队”。
[考向新视角] (2015·潍坊一模)下图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__处应是(  )
招标公告
建设单位:________贷款甘肃庆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公室
项目概况:环境交通走廊工程;综合交通走廊工程及老城区道路及雨污水管网系统改造;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
[解析] 当前世界银行主要职能是帮助发展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故D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的外汇资金需求,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没有提供贷款的职能,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性的贸易机构,不涉及贷款,故C项错误。
[答案] D
[近期模拟试题重点研究——练能力]
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015·潍坊一模)1944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美元地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经济危机使货币贬值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 D.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
解析:选D A项是对1973年美元贬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的表述,不属于实质,故A项错误;B项题中没有体现;题中体现的是金融领域的变化,故C项错误;美元贬值,地位下降,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故D项正确。
2.(2015·厦门模拟)有评论说:“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  )
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
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
解析:选A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故A项正确;二战后,西欧各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故B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是在1944年,故C项错误;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
3.(2015·天津南开区三模)1 ( http: / / www.21cnjy.com )947年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发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 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选C 从题干材料关键词“布雷顿 ( http: / / www.21cnjy.com )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可以判断①②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而不是畸形发展,同时也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故③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4.(2015·珠海质检)二战后某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件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上述规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统一了战后全球货币核心地位关系
B.稳定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
C.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制度
D.确立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该文件应是《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根据“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可知上述规定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故B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错误;《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故C项错误。
5.1930年3月美国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C 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期间,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使全球贸易严重缩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关贸总协定,故C项正确;A、B两项属于金融货币体系,不属于贸易体系,排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干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
6.(2015·茂名模拟)“美国曾利用最惠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该材料认为关贸总协定存在的弊端是(  )
A.未起到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B.规则不严密
C.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D.被美国操纵
解析:选A “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说明许多国家没有遵守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故A项正确;“规则不严密”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不包含“不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意思,故C项错误;“美国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不能说明被美国控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
7.(24分)(2015·徐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9年国会废除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亚瑟·索尔特爵士把霍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穆特关税称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路易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致使1933年3月美元贬值)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注:《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于1930年6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7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2 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
材料三 对全世界而言,向贸易保护主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归始终是一个难以消除的危险。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有呼吁对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人,而工业化国家有可能分裂成几个大的地区性贸易集团。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航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条例在英国发展史上的作用,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说明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背景。谈谈你对“西方文明的终结”这一论点的理解。(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国家在二战后为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威胁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影响。(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从打击荷兰势力、维护英国商业霸权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经济、政治以及思想角度综合分析作答;第三小问,从世界贸易以及世界市场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注释“1930年6月17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大危机、贸易保护政策等角度归纳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贸易组织成立角度作答;第二小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贸易体制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方面概括。
答案:(1)作用:打击荷兰的海上力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护英国的航海贸易与殖民霸主地位。原因:工业革命完成;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确立;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影响: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自由贸易时代结束,贸易保护主义占据主流。
(3)措施:建立关贸总协定,后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推动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建立;开启了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大国崛起》:“战争不仅仅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提示] 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后合并为欧共体并升级为欧盟,发行了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2002年1月1日,是3亿欧洲人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纪念的历史性日子。从那天起,不管他们讲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从口袋里掏出来的都是同一种货币——欧元现钞。欧元的使用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民众心理?
[提示] 心理:欧盟的普通百姓从欧元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3.权利让渡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国家主权、本国利益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提示] 国家主权、本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益和经济一体化三者应统筹兼顾。经济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必须适度的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以顺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并且在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发展壮大自己;但不能为了顺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而过度的让渡国家主权和牺牲国家利益。
4.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我们应如何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提示] 经济区域集团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享受利益的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趋利避害。
5.亚太经合组织规定:任何提议,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有一个成员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都通过了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这一规定体现了哪些原则?为什么通过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提示] 一票否定原则、自主自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则、协商一致原则、相互尊重原则。原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成员经济发水平差别较大,成分复杂,亚太经合组织本身属于论坛性质,领导人参会形式为非正式会议。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欧盟使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探究点一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结合上述史料,分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史论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
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探究点二 欧洲一体化……………………[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史料一 (摘自2014年全国卷ⅠT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
史料二 (摘自2014安徽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T22)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
(1)根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诞生对欧洲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推动了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2)根据史料二,从历史编纂学角度,分析编撰此书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史料表明,法德共同编撰的历史教科书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带着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的目的给出多种答案,说明批判思维有利于历史共识的形成。
(3)史料二中法德的做法对欧洲一体化有何意义?
答案:直面历史争议问题,寻求最大共识,增强欧洲统一的文化认同感。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历史教育,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升华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和影响…………………………………………
1.特征
(1)性质: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2)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领域不断深入。
(3)规模:参与国家不断增多,规模由小到大。
2.影响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欧洲文化认同,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起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3)对中国:
①经济上:利弊并存,减少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入关和流通成本。
②政治上:中欧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4·全国卷Ⅱ)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题提示:抓关键:解答时关键是注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中的旗帜。波兰开放本国边境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案。
答案:D
2.(2013·天津高考)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解题提示:①明考点: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区域集团化。②抓关键:观察图中国旗可知是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时的场景,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实现了各自的优势互补。
答案:D
3.(2013·全国卷Ⅰ ( http: / / www.21cnjy.com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题提示:抓关键:注意关键信息是“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原因”。 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
答案:A
4.(2013·海南高考)第二次世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解题提示:抓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际贸易限制”“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等信息说明该组织成立于二战后,实现了资源共享、贸易自由化。
答案:A
5.(2012·安徽高考)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下图反映了(  )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提示:抓关键:2010年金砖国家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发达经济体2.7%的增长率,金砖国家作为地区新兴经济体,它们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答案:C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史学拓展类(十八)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
(2)区域经济集团内部贸易壁垒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步降低直至清除,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资源将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3)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流向产生重大影响。二战后,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越来越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强了这种趋向。
(4)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和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消极影响
(1)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被保护的商品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加,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加强非关税壁垒,加强管理贸易。这些保护措施扭曲了贸易流向,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仅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纺织品限制一项就使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大幅减少。
(2)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均衡,尤其是像APEC这样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集团,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南北矛盾会依然存在。
(3)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主权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这就要求成员国完全放弃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考向新视角] (2015·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测试)1953~1961年,美国工业的年增长率为2.3%,而共同体6国的年增长率则为7.8%;在西方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中,美国从1947年的32.5%下降至1962年的17.3%,而共同体6国则从1947年的11.4%猛增至1962年的27.6%。以上数据最能说明(  )
A.区域集团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B.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资本主义世界两强对立局面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 此题属于程度式选择题。材料显示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共体工业年增长率、出口贸易涨幅,高于美国,欧共体是区域集团化组织,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材料只是列举两个经济实体,不能全面展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故D项错误。
[答案] A
[近期模拟试题重点研究——练能力]
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015·长春调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
A.创建经济共同体
B.以经济合作消除冲突
C.谋求和平与发展
D.淡化根本利益,解决民族矛盾
解析:选B  由“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可知强调经济合作,故选B项。
2.1958年9月,阿登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  )
①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②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③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往的敌意”“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可以得出②③正确;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公布了“舒曼计划”,建议把德国与法国的煤炭与钢铁生产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德法共同的超国家机构来管理两国相关行业的生产,由此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还揭开了法德和解的序幕,故①错误;“用一个声音说话”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④错误。
3.(2015·湖北名校联考)亨廷顿曾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洲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的范围终结、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1994年春,欧盟明文规定,除信奉基督教波罗的海诸国以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前苏联共和国入盟的可能性。上述现象共同说明(  )
A.欧盟内部冷战思维严重阻碍其东扩
B.欧盟现今各成员国皆为信奉基督教国家
C.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
D.欧盟各成员国都表现出很强的文化优越感
解析:选C 亨廷顿是从文化的认同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发划分欧洲的疆界,没有涉及冷战问题,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欧洲的联合以基督教为基础,说明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感,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盟各成员国的问题,故D项错误。
4.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解析:选C “它强调群体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非独立自主”说明新的欧洲注重群体关系,故A项错误;“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说明欧洲反对文化同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群体关系、多元文化、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与美国霸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
5.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
A.货币一体化 B.政治合作
C.大国主导 D.军事合作
解析:选C 对比材料中数字可知,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内各国实力不均衡,贸易区内事务多由大国主导,故C项正确;北美贸易区未实现货币一体化,故A项错误;B、D两项同题干内容不匹配,错误。
6.(2015·齐齐哈尔模拟)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3年4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
A.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
B.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
C.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
D.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
解析:选C “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说明亚太经合组织进一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削减关税壁垒,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
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
7.(20分)(2015·重庆五区调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区域集团的力量对比此起彼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美国发表《罗斯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蓝图》: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美国……从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
材料三 美国与西欧、日本经济对比表
1979年 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工业总产值(%) 100 37.8 9.45 10.1 6.5
出口贸易(%) 100 15.2 6.9 12.2 6.4
黄金外汇储备(%) 100 15.5 5.2 14.6 5.3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最终战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现“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有利条件,并概述该体系实现的具体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和格局呈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6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时代背景。到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怎样的经济格局?(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等信息体现了美国的目的。第二小问,从1945年国际形势和美国地位来分析;第三小问,提取“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表格内容可见, 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冲击;第二小问,从世界政治发展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世界两方面介绍中国成为“大国”的背景,提取信息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目的:领导世界(或称霸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表现: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起国际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
(2)力量对比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格局变化: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力: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霸主地位。
(3)背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格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前有大约6.5万家跨国公司在全球有大约85万家子公司,这些公司的经济影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测量。你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提示]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经济全球化多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促进资本流通,并能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2.2005年底,美国财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莎拉发现的现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提示] 无法想象的原因:20世纪五六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中国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原因: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还是充满危险的“陷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 ( http: / / www.21cnjy.com )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素质的无形服务,但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容易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要提防这一“陷阱”。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探究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依据史料信息,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表现形式。
史论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或载体)
(1)贸易自由化: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
(2)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资本全球化: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
探究点二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措施……[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
史料 (摘自2011年江苏高考T ( http: / / www.21cnjy.com )1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1)史料中揭示出了哪些问题?
答案: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2)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答案: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3)简要概括30多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答案:1978年十一届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总结升华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影响………………………………
1.积极作用
(1)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2)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4)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
(5)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2.消极影响
(1)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2)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3)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4·福建高考)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国家类型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解题提示:①抓关键:比较和发现不同收入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世界市场联系程度的变化。②析表格:根据表格信息,时隔16年,高、中、低不同收入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与世界市场的依存度,这正是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表现,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答案:B
2.(2014·江苏高考)有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解题提示:①明考点:经济全球化。②抓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键:材料中的关键句是“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由此可知,材料观点抨击了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这一不合理现象。
答案:B
3.(2012·天津高考)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题提示:抓关键:从题干和图片材料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由于在全球化中欧美发达国家占有优势,他们利用技术和产品优势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答案:A
4.(2012·江苏高考)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题提示:①明考点:中国加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贸组织的影响。②联知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自身带来压力和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答案:D
5.(2013·广东高考,节选)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解题提示:此题是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规律。用史实答出,并总结规律就行了。
答案: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史界争鸣类(十二)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下的“经济全球化”
全球史观早于全球化概念的出现,全球史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下的全球史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相对独立的史学编撰体系。它打破以往世界史是国别史、地区史或各文明史组合的传统方式,强调全球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客观上有削弱西方中心论的作用。这种史观更重视各地区、各文明之间横向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而不是纵向发展。
中国史学界对全球化的理解有三种,并且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三种不同的全球史观。第一种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超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或新的发展阶段;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或美国化。
上述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认识到人类应坚持整体史观。第二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欧美中心论”。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其核心是“美国中心论”。
[考向新视角] (2015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连模拟)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
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
D.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解析] 解读题意可知,阻碍社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根源是“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作用,不能得出削弱民族主义意识的结论,故B项错误;从“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可知经济全球化引发了社会价值的变化,故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市场自由化,故D项错误。
[答案] C
[近期模拟试题重点研究——练能力]
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015·济南调研)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
国家/年份 1995 1999 2005 2009
美国 152 184 175 140
欧盟 158 157 157 152
日本 148 101 81 68
中国 2 6 15 34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解析:选D 题干没有体现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司推动全球化的信息,故排除A项;题干中也不能得出全球化是发展趋势的结论,故B项错误;题干体现出中国的跨国公司数目逐年增加,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错误;题干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数目远远高于中国,反映出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主导作用,故D项正确。
2.(2015·儋州调研)拉尔夫·达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D.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解析:选D 材料中全球化“主导人们的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和恐惧”并不等于说全球剧变令人担忧,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论及全球化的问题,没有提到国家之间的对抗,故B项错误;民族矛盾渐趋缓和与材料中“导致热战冷战不断”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的信息说明,作者强调的是全球化的加强,故D项正确。
3.“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中国、英国、美国在不同时期受全球化的损益,故A项正确;B、C、D三项只反映材料某一方面的意思,故排除。
4.(2015·临沂模拟)下图反映了1948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
B.发展中国家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
C.这与6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
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解析:选B 该题要求选择不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选项,属于逆向思维型试题。从图中的曲线图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迅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尽管发展中国家数量多,但是发达国家依靠资本、技术等优势仍掌握着世界经济主导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伴随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从图中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明显加快,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大市场,其成员的增加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解析:选A 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化趋势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曾经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说明人们之间意识形态和观念上的差异和对立逐渐淡化,故A项正确;政治制度不同并没有阻碍发展中国家人们移民美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移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变化,也没有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问题,故C、D两项错误。
6.(2015·盐城三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业内分析,继九种原材料案之后,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出口配额制度或面临终结。这主要说明(  )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
C.发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
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
解析:选D 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目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没有真正实现,故A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机遇与挑战,弊利均衡,故B项错误;世贸组织本着非歧视、贸易平等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中“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说明世贸组织具有仲裁的职责,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
7.(24分)(2015·佛山顺德区期末)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历史潮流和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8分)
(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1492年)和所学知识(其时哥伦布正好发现美洲)可知,西、葡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第二小问,要抓住时间“1640~1870年间”英国“政治、经济”方面的史实进行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层概括分析。第(3)问,本问一要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二要注意史论结合,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观点最好是综合两者观点“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同时带来新的利益失衡,我们应该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答案:(1)理由:葡、西两国最早支持开辟新航路。
条件: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或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交通工具出现;新型娱乐传媒出现;世界由分散、隔绝、孤立日益走向为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形成。
(3)例文要点: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实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使全球化沿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易混点一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异同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不同 主要职能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帮助它们兴建某些建设周期长、利润偏低的重要项目 主要职能是稳定国际汇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帮助成员国平衡国际收支
相同 都是1945年成立;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战后初期都由美国控制
易混点二 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名称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建立时间 1993年 1994年 1989年
成员间差异性 多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差异明显
合作领域 经济政治集团 经济组织 论坛性经济合作组织
有无超越国家或地区的权力机构 有 无 无
易混点三 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联系: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选择题易混专练]
1.(2015·揭阳一模)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展开
2002 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A 世界银行是要推动某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长久发展的,故A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要帮助一个地区度过短期债务危机或财政危机的,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各成员相互磋商协调的国际性组织,故C项错误;世贸组织是要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故D项错误。
2.(2015·济宁一模)经济区域集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明显的劣势在于(  )
A.缺少高程度的经济合作 B.缺乏长远的规划
C.缺少成员国之间的沟通 D.涉及的国家太少
解析:选A 欧盟是世界经济区域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化程度最高的组织,达到了货币联盟阶段,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处在较低层次的自由贸易区阶段,经济合作程度较低,故A项正确;B、C两项中缺乏规划和缺少沟通明显不符合实际,错误;竞争中的优劣与国家多少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3.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可以看出,这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未说明两者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双重作用,故C、D两项排除。
命题点一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及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 推动力 历史进程 对中国的影响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葡萄牙强租澳门,中国面临来自欧洲的威胁
17~18世纪 早期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①荷兰侵占台湾②西学东渐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①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近代化起步(洋务运动)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新思潮萌发)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世纪40年代以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明显加速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动了现代化建设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命题点二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
(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普遍衰落。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
(1)概括: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非选择题规范专练]
(2015·邯郸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探险船队1492年起航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不仅是美洲大陆不为外界所知,中国和欧洲相互之间也了解甚少。然而,一个世纪之后,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航行到了中国的港口,带来了非洲人在南美采集的银矿;西班牙的商人们则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开始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烟草、马铃薯、火鸡从美洲大陆传入欧洲,欧洲人则带着小麦、马匹和麻疹来到美洲。除了白银,欧洲人从美洲带来的农作物(土豆、番薯和玉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摘编自新闻晚报《“哥伦布大交换”如何改变地球》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也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美]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大事年表:20世纪十大经济(据中国新闻社《迎接新千年》)
时 间 事 件
1929年10月4日 华尔街股票暴跌引发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
1936年 凯恩斯的《就业、利率和货币通论》一书正式出版
1944年7月22日 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会议召开
1948年4月3日 美国国会通过马歇尔计划
1949年1月1日 24国签署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生效
1957年3月25日 欧洲六国批准建立单一贸易区的《罗马条约》
1974年9月13日 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把油价与工业国的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引起能源价格上涨
1987年10月19日 华尔街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在一天内下跌22.6%
1995年1月1日 成立替换关贸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
1999年1月1日 欧盟11个成员国批准把欧元作为共同货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哥伦布大交换”是如何改变地球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及其成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9分)
[解答规范]
  
第一步:审清设问   
第二步:获取信息
依据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整个世界的面貌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了巨大改变:伴随欧亚非三大洲的经贸联系的建立,动植物等跨大洲流通,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使得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第三步:规范作答
改变:欧亚非三大洲的经贸联系开始建立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动了人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疾病)的跨大洲流通;促进了中国土地开发和人口增长;揭开了全球化的序幕。(答出三点即可)
第一步:审清设问  
第二步:获取信息
第一小问,材料二中关键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表明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小问,从两次工业革命增强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的实力,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方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提供了便利等方面分析。
第三步:规范作答
特点: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2分)成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发展;交通工具的变革;列强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答出四点即可,8分)
第一步:审清设问  
第二步:获取信息
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信息,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分类归纳对比,1944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会议召开,1949年24国签署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生效,反映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第二小问,1957年欧洲六国批准建立单一贸易区的《罗马条约》,1999年欧盟11个成员国批准把欧元作为共同货币,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反映出二战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1995年成立替换关贸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三步:规范作答
趋势一:全球化;说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趋势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凯恩斯主义奠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
趋势三:区域化;说明: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欧元诞生。
趋势四:体系化、制度化;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及替换它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每一趋势3分,答出三个即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德州联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8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金圆券大幅贬值后,上海中央银行柜台前老百姓都急于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当时美元像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是(  )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C.《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解析:选C 《布雷顿森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协定》主要内容之一是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故C项正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项错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货充斥中国市场,故B项错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倡导自由贸易,故D项错误。
2.(2015·石家庄质检)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失去了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
C.美国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凯恩斯主义始终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A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经济逐渐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滞胀”危机的低谷,出现复苏,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在1995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滞胀”危机,凯恩斯主义失灵,西方国家逐渐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二战后至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美国的利润率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度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A项正确。
3.(2015·泸州二诊)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解析:选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经济组织,其成员国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故A项正确;题干数据并没有对成员国进行分类,B、C两项无从反映,故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4.(2015·滨州一模)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增长率
A.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贸易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D.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为其提供条件
解析:选A 图表反映的 1948~197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情形,说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规模扩大,故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究其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使得世界贸易制度化、规范化,推动世界贸易向前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贸组织建立于1995年,故与六七十年代世界贸易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5.(2015·无锡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盟从2007年起积极推进与中亚的政治、经济、能源供给及分配、水资源管理、抵御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的全方位的合作。欧盟实施此战略合作计划的根本意图是(  )
A.力争在国际新秩序中担当重要角色
B.加强欧盟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C.促进中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D.满足欧盟对于中亚能源的需求
解析:选A 从地缘政治和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战略角度出发是欧盟推行此战略合作计划的根本动因,故A项正确;“加强欧盟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欧盟实施此战略合作计划是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并不是促进中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故C项错误;欧盟和中亚各国各领域的全面合作,可以满足欧盟各成员国对能源的需求,但这不是欧盟该计划的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
6.“欧元的使用,不仅可以简化手续、节省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快商品与资金流通的速度,而且还可以减少近300亿美元的兑换和佣金损失,使欧盟企业无形中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实力。”这表现出欧元的巨大作用是(  )
A.增强欧盟的竞争力和内部的凝聚力
B.消除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抵制了美元对欧洲市场的冲击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欧元的作用。结合题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信息可知,欧元的推行促进了欧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欧盟对外发展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内部的团结,故选A项。
7.(2015·诸暨期末)右图漫画作于1992年。对漫画寓意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欧洲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
B.大国合作推动一体化进程
C.欧元区经济面临危险境地
D.欧洲一体化前景不容乐观
解析:选C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距离团结的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只有500公里,说明欧洲的团结已经为期不远了,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驶向团结的欧洲的列车上明显看出有英国、德国字样,说明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大国起了主要作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欧元的出现是在1999年1月1日,因而1992年不可能出现欧元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在列车的前方轨道不平坦,说明欧洲一体化前景不容乐观,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8.“它力图以自由贸易为理论基础,以自由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区的形式来实现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全面自由化,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材料中的“它”是指(  )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化。结合“自由贸易”“全面自由化”可确定,该组织属于自由贸易区,与之对应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D项正确。
9.“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的疆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要求更加强烈和迫切。”此要求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世界市场的发展和最终形成
B.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世界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的全球化趋势。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的疆界”和“21世纪”,该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为经济全球化,故选D项。
10.(2015·日照模拟)2006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  )
A.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解析:选A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东欧社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国家走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全球沟通扫除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隔阂,故A项正确;对“全球化”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国际组织在二战后先后成立,1994年WTO取代关贸总协定,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首先出现,故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美国开始实施单极世界战略,故D项错误。
11.“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世界国家组装,第三世界国家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作为个案,它可以证明全球化时代(  )
A.高科技产业前景堪忧
B.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C.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
D.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解析:选D 第三世界赚取的少,得不出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产业的前景堪忧,故A项错误;“在第三世界国家组装”体现了国际分工,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资金、管理等因素中占有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因此应该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失衡,不是国家间贸易壁垒的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故C项错误。
12.(2015·黔东南州模拟)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解析:选B 马乔治把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承诺比做了森林,把贸易争端比作了倒下的一棵树,如此对比,显然是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而言利大于弊。
二、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
13.(2015·大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摘自王斯德等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摘自《简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的重建作用》
材料三 1947年6月出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美国政府认识到, 只有欧洲的经济复兴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会有现实的可能和基础。另一方面, 美国将马歇尔计划视作“讨价还价的武器”,以此换取欧洲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非贸易壁垒问题上作出让步,促使有关国家采取实际有效的步骤支持美国的多边自由贸易计划……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建中《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与美国对外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16分)
解析:本题属于评析类型试题,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重要信息。材料中“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提示本题应该围绕马歇尔计划与关贸总协定这两个方面从政策的提出、提出的原因、结果以及评价等角度去综合概括作答。
答案:(1)政策:提出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关贸总协定。
(2)原因:二战后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3)结果: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兴,促成冷战格局形成,削弱贸易壁垒,促成关贸总协定建立,有利于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形成。
关贸总协定: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4)评价: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14.(2015·扬州一模)科技的发展助推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引发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
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技术革新向前推动了这个进程,使得浩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烟海的信息、图像、钱币、股票和其他可通过数字转换的东西得以即时传递。……许多具有全球化经济特色的交易逃避了各国政府的控制,或者只受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既然国界对一些大公司的交易和许多支撑全球经济的金融过程越来越无关紧要,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会从国家间关系转向全球关系。
——克罗卡特《反美主义与全球秩序》
材料三 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全陷入被动,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整合。……而事实也证明国家对迅猛的全球化进程,并没有茫然无措,相反,正在积极地调整既有的决策方式、政策选择以及行为轨迹。
——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6分)
(2)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的处境”问题多有争论,请例证材料二的观点。(6分)
(3)对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职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话题,材料三的观点更容易引起发展中国家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