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三维设计》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讲义: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届《三维设计》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讲义: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资源简介

选修四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统一的原因: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
(2)主要业绩:
①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
②经济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拓疆、交通和文化: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
①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出现盛世的原因:
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
②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历史功绩:
①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完善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⑤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⑥外交:鼓励贸易交流;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交往密切。
(3)评价:“功大过小”,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
(2)重大举措: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
②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④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
①功绩: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②过失: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
—————[规律总结]—————————————————————————————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
东西方的先哲
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历史地位: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并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
①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②教育思想:在中国开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3)历史影响:
①孔子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②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文化形态。
③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③强调法治。
④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②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
③伦理思想:中庸之道。
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2)贡献:
①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三段论”、“中庸之道”、“法治”。
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深化拓展]——————————————————————————————
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区别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主要是在处理事情和人生态度上,两者有很大区别。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太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人物 活动 地位 精神
李时珍 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 其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
詹天佑 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 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
李四光 (1)创立地质力学(2)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3)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牛顿 (1)著有《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 “近代科学之父” 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
爱因斯坦 提出(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20世纪的科学伟人 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
—————[深化拓展]——————————————————————————————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世界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人。詹天佑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铁路工程师。李四光是中国近现代的科学家、地质力学创立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父”。
————————————————————————————————————————
考向一 考查古代中国杰出政治家的影响
[例1] (2011·天津高考)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解析] 本题考查秦始皇和康熙帝两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意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应填皇帝二字。第(2)问,秦始皇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做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第(3)问,事件指平定三藩之乱,这使康熙养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三藩之乱的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
[答案]  (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
[总结升华]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1.要确立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要求。
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2.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其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3.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对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的侧重。
4.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2)“方面论”的方法: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该法的特点是评价人物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特别适合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
5.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
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在具体评定时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
考向二 考查东西方先哲的思想及其作用
[例2] (2012·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高考)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解析] 第(1)问,社会秩序的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可从材料中的“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概括出是和谐社会,个体品德的共性从“具有美德的人”概括出是个人美德,礼的作用从强调等级的品德包括勇敢、智慧等。第(2)问,从当时的社会关系分析两人观念相似的原因,社会背景可以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特点分析。
[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总结升华]
比较古代东西方先哲
分类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思想成果 仁、礼、中庸 理念论 “中庸之道”
政治主张 以德治民、施仁政 理想国
教育成果 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创立阿卡德米学园 建立吕克昂学园
学术成果 整理“六经” 《国家篇》 《形而上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等
1.(2015·福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唐太宗感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安夏天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七月,他又嫌宫室狭小,不能尽显大唐威仪,又重修了玉华宫。玉华宫的建筑是“苞山络野”,耗费以亿计。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太宗有何变化?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唐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的话语中概括即可;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分析原因,可以考虑唐太宗个人因素、隋亡的教训和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考查唐太宗思想的变化,“嫌宫室狭小,不能尽显大唐威仪,又重修了玉华宫”说明由原来与民休息、克制个人生活欲望变为苦役百姓、贪图享受;第二小问要求结合材料评价历史人物,两则材料分别表述了唐太宗在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正一反,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全面看待其在不同时期的作为。
答案:(1)思想:以民为本,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夺农时。原因:唐太宗个人品格(善于反思和自我批判);吸取隋亡教训;以儒家“仁政”思想为指导;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变化:从与民休息、克制个人生活欲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变为苦役百姓、贪图享受。评价:唐太宗即位初期推行休养生息,可以说是明君,但他晚年也贪图享受,劳民伤财,走向自身的反面。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全面看待其在不同时期的作为。
2.(2015·呼伦贝尔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太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复礼为仁”中可以总结出“仁”,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可总结是“礼”,从“为政以德”总结为“德”三个政治观点;第二小问可以从史实总结孔子思想的“仁”“礼”“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等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可知是求知的精神,从“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可知是追求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可知是追求中庸;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人之初,性相近”的伦理观点体现出中庸色彩,故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在伦理学的相似观点是中庸。
答案:(1)观点:主张维护周“礼”,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原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治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统一。
(2)品质:强烈的求知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追求美德(中庸)。观点: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3.(2015·福州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1)根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逐层概括归纳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2)问第一小问,由于材料单一,不能做全面的评价,材料为后人的著作,可能带有作者的主观认识,不能做到客观、严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通过阅读著作、考察访问、上网查阅、请教专家或老师等。
答案:(1)思想:教育由国家主办;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答出四点即可)
(2)依据:不能。
理由:因为材料单一,无法求证(孤证不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为二手资料,且可能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途径: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或老师。
4.(2015·黔东南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写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詹天佑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所作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詹天佑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可知是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第二小问,可从当时中国经济、科技状况、京张铁路的修筑难度和时间紧迫等因素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主要应围绕铁路事业概括;第二小问,需要从科技精神、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概括。
答案:(1)重任: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原因:中国科技发展落后,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沿线重峦叠嶂,修路工具简陋,拨款有限,时间紧迫。
(2)贡献:参加津沽铁路铺轨工程;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并发明新式气压沉箱法解决工程难题;主持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积极参加保卫路权的斗争,捍卫中国铁路主权。
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
第2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主要活动:
①初露锋芒:早期反王权思想形成;初期议会活动。
②铁骑军统帅:两次结束内战;处死查理一世;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远征爱尔兰,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
③“护国主”与护国政体:军事独裁的开始;就任世袭护国主。
(2)评价:
①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②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贡献突出;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③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2.美国国父华盛顿
(1)主要事迹:
①领导独立: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组建大陆军并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宣布独立;1783年,英国被迫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②开国立制: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
③确立国策: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不当终身总统。
(2)评价:
①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
②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③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届总统期满后,坚决不再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树立了范例。
④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3.一代雄狮拿破仑
(1)主要活动:
①军事起家:在土伦之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②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发动“雾月政变”和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对外击败反法同盟。
③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2)评价:
①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②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
③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④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使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深化拓展]——————————————————————————————
对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要注意分阶段评价
(1)前期:
①目的: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②性质:正义战争。
③意义: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加速欧洲各国的历史变革。
(2)后期:
①目的:扩大统治范围,维护霸权利益。
②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③结果: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击败,致使帝国覆灭。
————————————————————————————————————————
亚洲觉醒的先驱
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②辛亥革命中: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辛亥革命后: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2)评价:
①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②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③他是领导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2.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早期政治斗争;宣传甘地主义思想;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和教派纷争。
(2)评价:
①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者,被尊为“圣雄”。
②进步性: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3.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1)主要功绩:
①领导独立运动:召开国民议会,当选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领导人民击败希腊的武装入侵;签订《洛桑和约》,使土耳其的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②领导现代化改革:
内容 措施
国家政体 废除素丹和哈里发,变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社会习俗 改革服饰,废除多妻制和休妻行为,建立男女平等的结婚与离婚制度
文化教育 废止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关闭教会学校,全国的教育机构隶属国家
法律改革 废除伊斯兰教法,采用瑞士民法、意大利模式的刑法和以德国、意大利为榜样的商法
经济方面 以苏俄为师,推行国家主义,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
(2)评价:是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是新土耳其的伟大缔造者。
—————[深化拓展]——————————————————————————————
认识甘地思想及活动的局限性
甘地是印度的民族英雄,其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与实践的局限性要注意全面分析。政治上,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经济上,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对外上,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
无产阶级革命家
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理论贡献:
①青年时代汲取了人类优秀理论与文明成果,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秋,《资本论》出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2)革命实践:
①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他回国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③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编写《资本论》。
2.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1)理论研究:
①1844年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年春完成。真实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指出了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
②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在理论上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③对于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做了深入研究的探讨。
(2)革命实践:在恩格斯的指导和帮助下,18 ( http: / / www.21cnjy.com )89年7月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会上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主要活动:
①建党工作: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
②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④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
①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②为俄国、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主要活动:
①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共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晚年错误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2)评价:
①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②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毫无争议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5.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主要活动:
①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②“文化大革命”后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⑤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
⑥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评价: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深化拓展]——————————————————————————————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
考向一 考查中外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例1] (2013·江苏高考)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克伦威尔与拿破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考生对比分析问题、说明历史现象、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竭力加以反对”作答;第二小问需根据相应的时代背景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和材料三中的“大部都落入……高级军官之手”等信息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  (1)变化:先提倡平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总结升华] 
克伦威尔、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革命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共和国;从行动上捍卫民主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
局限 入侵爱尔兰、苏格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考向二 考查亚洲觉醒先驱
[例2] (2014·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高考)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主义 观中国历史之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 民权主义 ……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因袭 规抚(汲取) 创获
民族主义 ①______ ②______
民权主义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解析] 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材料内容进行对应性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余游欧美……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等,从传统教育和西学影响两个方面归结。
[答案]  (1)主张:①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立;和平共处。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考试、监察(纠察)二权。④三权分立原则。⑤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
(2)原因:幼读私塾,接受传统教育;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
[总结升华]
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后果就背道而驰了。
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考向三 考查无产阶级革命家
[例3] (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解析] 第(1)问,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需结合时间信息理解“点火”的寓意,然后从解放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基的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示意图回答;第二小问从制度层面回答;第三小问实际上是考查邓小平的地位和贡献。
[答案] (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
(2)趋势:上升。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结升华]
历史人物的比较
(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时代背景。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孙中山的比较等。
(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家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
1.(2015·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断然宣布,下院是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最高政权,它的决议毋须国王和上院同意都具有法律效力”……决定“以下院,以会聚在这里的国会以及全体英格兰善良人民的名义”来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死后两个月内,王政废止,上院取消,行政权交于由下院选举的国务会议,克伦威尔为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英吉利共和国诞生了。……(至此)终于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最高峰。
——张佩侠《简评英国革命前期的克伦威尔》
材料二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克伦威尔对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总的影响呢?……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看来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政体在英国得到了持续和巩固。人们不应该把这看作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事件。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最高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克伦威尔的评价。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看法。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标点可分为四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层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板料内容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克伦威尔即可。
答案:(1)表现:确立下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审判并处决国王;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国务会议掌握行政权。
(2)评价:对英国内战的胜利和资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体的巩固起决定性作用。看法:过分强调克伦威尔个人作用,具有片面性;克伦威尔对英国革命有重要贡献;但其建立的护国主体制具有军事独裁色彩,不能从根本上稳定政局。
2.(2015·黄冈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对拿破仑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于1812年侵入俄国时所遇到的俄国各阶层人士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正像冰天雪地一样,造成拿破仑大军的灾难性的毁灭。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制定《民法典》所起的作用。
(2)材料二中对拿破仑《民法典》的评价是否与材料一相矛盾。为什么?
解析:第(1)问,应结合《民法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与形式分析其对法国与欧洲的影响。第(2)问,《民法典》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但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前期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后期具有侵略性、争霸性,最终激起欧洲民族国家的反抗而失败,即使这样,拿破仑《民法典》所起的作用也不能被掩盖,因此与材料一不矛盾。
答案:(1)作用:以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影响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2)评价:不矛盾。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法典》通过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广了法国的制度),推动了欧洲的进步;另一方面,促进了被侵略国家民族主义的发展,被侵略国家反抗拿破仑的侵略,最终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3.(2015·南通调研)孙中山和甘地都对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展资本,振兴实业。……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品,他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根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1)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
(2)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是甘地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和甘地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经济主张的相同目标。
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并提取信息概括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2)问的关键是将材料二读懂,理解材料的主要含义。要注意关键信息:“经济侵略”“资本家压迫劳工”“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第(3)问第一小问的切入点是提取两段材料的关键信息:材料一中“发展资本,振兴实业”,材料二中“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第二小问,需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结论。
答案:(1)主张:耕者有其田;振兴实业;节制资本。
(2)作用:有利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
(3)态度:孙中山主张发展实业(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甘地反对大机器生产。目标:经济独立自主;人民生活改善。
4.(2015·苏锡常镇四市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三位伟人,他们领导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不能否认,毛泽东同志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面对“文化大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的严峻局面,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摘自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实质上高举的是哪两面大旗?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东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他领导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有何特点?邓小平同志评价毛泽东同志的方法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应从三位伟人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中概括;第二小问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即可。第(2)问中第一小问,从“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国革命道路;第二小问围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的三大改造特点去回答;第三小问对应材料二中“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的信息来归结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时要围绕优秀品质,运用哲学的观点从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实质: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两面大旗。
功勋: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2)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特点:和平改造。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
(3)品质: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善于抓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