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长度大约是( )
A. 8万千米 B. 5.1万千米 C. 6371千米 D. 4万千米
2.图中A点位于(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3.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30 °W,120 °N B. 30 °E,30 °S C. 120 °W,30 °S D. 120 °E,30 °S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相同的是()
A. 转动方向 B. 转动周期 C. 绕转中心 D. 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5.周末刘老师一家来到某公园游玩,看到公园门口的景区导游图,觉得有些欠妥之处。你能找到这处问题吗( )

A. 方向不明确 B. 缺少经纬度 C. 图例不规范 D. 没有比例尺
6.寒假时,刘老师一家打算开车到陕西省自驾游,他想提前查阅西安市的地理位置,应选用的地图为( )
A. 世界地形图 B. 天津交通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世界气候图
如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
7.甲乡镇所在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高原 B. 山地 C. 丘陵 D. 平原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地区的颜色大部分是( )
A. 绿色 B. 黄色 C. 白色 D. 褐色
9.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和最大的岛屿分别是( )
A. 印度半岛 格陵兰岛 B. 阿拉伯半岛格陵兰岛
C. 中南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 D. 阿拉伯半岛马达加斯加岛
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正蚯蚓(一种蚯蚓的名称)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0.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11.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B. 位于板块俯冲碰撞地带
C. 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 D. 大型工程建设
12.下列关于正蚯蚓分布现象的解释,最合理是( )
A. 蚯蚓能穿越海洋 B. 蚯蚓不能穿越陆地 C. 大陆漂移 D. 蚯蚓分布范围窄
13.图中甲、乙两地所属大洲的主要人种和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 黄色人种 佛教 B. 白色人种 基督教
C. 黄色人种 基督教 D. 黑色人种 伊斯兰教
图是北京天气预报软件截图。读图,完成下题。
14.图示一周内的天气状况是( )
A. 周三有雾霾 B. 周四雨夹雪
C. 周五的气温日较差最大 D. 周五后降温,北风渐强
15.图示时期,北京可能参加的活动是( )
A. 鸟巢冰雪节 B. 北海公园观荷花 C. 大兴西瓜节 D. 古北水镇看红叶
16.造成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大气静稳无风 ②汽车尾气排放③燃煤污染 ④工业废气排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读我国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 南—北 B. 东—西 C. 西北—东南 D. 东北—西南
18.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
A. 48℃ B. 40℃ C. 32℃ D. 24℃
19.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注入太平洋 B. 都属于外流河 C. 冬季都有结冰期 D. 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20.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
A. 黑龙江 B. 内蒙古 C. 广东、广西 D. 海南、台湾
21.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色人种都信奉基督教 B.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C. 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人口稠密 D.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22.关于世界居民、语言与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 B.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C. 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 D. 西亚地区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23.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
A. B. C. D.
24.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特征是(  )
A. 以手工种植为主 B. 人口数量多 C. 高新技术产业领先 D. 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2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 经济全球化 B. 反恐怖活动 C. 环境与发展 D. 和平与稳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I)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点同在的线叫做_________。
(2)A、B、C三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________,最短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经纬度:A点经度是_________B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4)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 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
(5)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II)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_________(日期)前后,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线,北半球是_____季。
(3)此时,北极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A点的昼夜状况是_____长_____短。
(4)这一天洛阳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了一年中的最___(大或小)值。
(5)A、B两点日出时刻较早的是_______。
27.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 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______洋。荷兰濒临图中B______洋。沟通AB两大洋的捷径是______运河。
(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______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______板块。
(3)图中①处为______山,其形成原因是______。
(4)材料一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______。材料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______。材料三说明______活动也可引起海陆的变化。
28.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图”和“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获取信息:
(1)由“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2)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图中C地一年中 月气温最高,D地一年中 月气温最高。
(3)观察“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图”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少),西岸降水 _____________(多、少)。
探究分析:
(4)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原因是 。
(5)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与E地对应的是 ,其气候特点可以描述为: 。
29.读“世界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半球的人口最稠密区主要集中在 ______ 洲和 ______ 洲.
(2)亚洲人口数量位居前两位的国家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两国都是金砖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属于 ______ 关系(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两国都是 ______ 气候显著.
(3)甲地的居民主要是 ______ 人种,大多信仰 ______ 教,通用 ______ 语.人口密度 ______ (大或小);主要原因是 ______ .
(4)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山系是 ______ 山系,
(5)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高架屋是图中甲、乙两处中 ______ 处的传统聚落.
1~3.【答案】D、B、C
4.【答案】A
5~6.【答案】D、C
7~8.【答案】D、A
9.【答案】B
10~13.【答案】A、B、C、B
14~16.【答案】C、D、B
17~20.【答案】B、C、C、D
21.【答案】D
22.【答案】B
23.【答案】C
24.【答案】C
25.【答案】A
26.【答案】(I)
(1)经线
(2)B A
(3)20°W (0° ,20°W)
(4)AD CD
(5)西北
(II)
(1)12月22日 冬至
(2)南回归 冬季
(3)极夜 昼 夜
(4)小
(5)A
27.【答案】太平 大西 巴拿马 亚欧 印度洋 喜马拉雅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
28.【答案】(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30 7 1
(3)多 少
(4)此处是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低温中心
(5)丁 全年高温多雨
29.【答案】亚;欧;中国;印度;南南合作;季风;白色;伊斯兰;阿拉伯;小;气候炎热干燥;科迪勒拉;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