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3.2 遵守规则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核心 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懂得遵守规则,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法治观念: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 健全人格: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
重点 知道自觉遵守和维护规则
难点 理解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墨墨是一名中学生,十一假期和家人一起乘高铁回老家,她在旅途中遇见了许多困惑,想请大家一起来帮帮他。 引起注意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 独学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2、我们应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3、我们应怎样坚定维护规则? 4、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改进和完善规则? 自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答案。 制定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协作 探究 协作 探究 讲授 新课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情境一:候车室内 墨墨和父母一起来到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面对旁人的劝阻,男子说:打电话是我的自由! 思考:(1)该男子是否有打电话的自由? (2)既然他有打电话的自由,为什么旁人会谴责他的行为? 2、情境二:检票进站 经过了检票进站,墨墨和父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列车却迟迟未能启动,原来一扇车门却被两位乘客堵住,不让列车启动,因为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整个过程持续约五分钟,导致列车晚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拘留十天的处罚。 思考:为什么这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3、知识小结: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二、自觉遵守规则 1、情境三:列车运行中 前进的高铁列车上,墨墨看到了两位自觉遵守规则的小朋友。(播放视频) 思考:两位小朋友是如何遵守规则的? 2、观点评析:你如何看待以下乘客的观点? (1)满车厢都是小孩在闹,我的小孩闹一点也无所谓。 (2)只要没有乘务员过来,没有人管,我就可以放任小孩到处跑。 (3)车上人多的时候小孩要安静待在座位上,人少就可以外放动画片或者到处跑。 对此,你的观点是?尝试说明理由。 提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知识小结:我们应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三、维护和改进规则 1、情境四:列车运行中 认识了两位遵守规则的宝宝后,墨墨打算闭目养神,却发现了下面的情形。同学们,墨墨应该怎么办呢? 2、知识小结:我们应怎样坚定维护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3、图片组资料 (1)变化的规则:新增 (2)变化的规则:废止 (3)变化的规则:调整和完善 4、知识小结: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6、情境五:归家 小活动:市长,我想对您说 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墨墨终于回到了家中,回顾在高铁上看到的种种现象,他想到老师说可以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为社会规则制定献计献策,于是他想要发布一篇建议帖,请同学们帮助他。 7、知识小结:积极改进规则的做法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阅读、思考、讨论 分析、归纳 分析、表达 思考、回答 联系生活,思考回答 通过列车候车室、列车行驶中的不文明行为,理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引导学生结合高铁上的规定,对自律、他律进行思考,进一步理解理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结合生活中发生变化的规则,理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精讲 优练 1.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2.“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A.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参考答案:A 3.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稿对群众“动不动就罚款”的吐槽有所回应,即对部分违法行为初犯、偶犯的,可给予警告处罚,自愿参加交通安全公益活动的,可免除处罚;但对一年内多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则提高了处罚标准。这说明 A.社会规则是可以随时修改的 B. 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C. 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D. 修订规则是为了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C
知识 小结 梳理 讲述 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