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传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2.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实践到理论,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多国到一国、理论到实践3.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坎坷曲折。在其发展进程中,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伟大的飞跃,关于这三次飞跃表述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③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④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②失去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③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④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围绕科学社会主义,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②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④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形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互助合作关系——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②他们除了人身自由外一无所有——用自己的劳动为统治阶级创造收入③劳动对象仅限于石头、树木、野兽等有限范围——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劳动产品绝大部分以地租形式缴纳给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完全没有人身自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2年9月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指出,“莫忘来时路,坚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善比他人路,坚持以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远眺前行路,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是党带领人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起来的主题C.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套用了国外先进经验D.是科学社会主义首次在中国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8.目前,欧美发达国家财富资源过度向富人集中,贫富差距过大,大部分老百姓没钱消费,导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衰退,即便采取提高工资、改善福利等措施,社会矛盾依然丛生。由此可知( )A.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会导致生产绝对过剩B.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无法克服C.欧美发达国家生产力状况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D.需求不足是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社会矛盾丛生的总根源9.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10.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 ②导致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③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④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和世界形势,准确划分了整个历史时代,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正确指明了国家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进而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进行的战略思想:第一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两个革命阶段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③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4.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冲突和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17.根据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建设范围涵盖我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三北”工程建设( )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我发展的显著优势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④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3年10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新命名20个单位为第十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东湖旅店成功入选。1941年,东湖旅店见证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粤港秘密大营救”,转移了1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东湖旅店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见证,是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见证。参观东湖旅店的意义在于( )①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②深刻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设统一战线为目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一论断是基于改革开放( )A.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B.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C.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D.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0.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党面临的“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 )①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②推进伟大事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建设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④实现伟大梦想,发挥伟大事业的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②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④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近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举行,展览聚焦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新时代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和变革,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①善于回答时代之问,深入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发展趋势②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党的自我革命中永葆生机活力④把追求经济高速度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实践中勇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2022年9月21日,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习近平表示,今年纪念活动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主题,契合联合国宪章精神。希望纪念活动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从中国梦的本质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同心圆②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④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到小我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考察“人工天河”红旗渠时指出,要铭记上世纪60年代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林县老一辈英雄。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如今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这告诉我们( )①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行的精神财富②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孕育的红旗渠精神,决定了林县建设事业的发展③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④要坚定信念,着眼于实现个人梦想,进而成就国家伟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简答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的认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15日,世界政党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100多年来,党在每个时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时期 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转移工作重心,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创立、发展并还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述党带领人民作出的贡献对你的启示。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6年 1981年 2017年 2050年党的八大: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认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0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多年前就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将代替资本主义?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世界各地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轨迹。西欧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帝国之后,越过奴隶制,从原始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起资本主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国内生产总值由679亿元增长到900309亿元,工业增加值由120亿元增长到305160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0.64%增长到59.58%,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9.7元增长到28228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增长到77岁……正是这一个个数字上的跃升成就了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实现了领跑全球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历史之最的城镇化进程,跃居世界中上行列的教育水平,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居民健康水平……(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有哪些优势造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发展。(3)班级拟举行以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就“精彩新青年,共筑中国梦”写两条发言提纲。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2.B3.C4.B5.D6.C7.A8.B9.A10.A11.B12.A13.D14.A15.B16.B17.D18.A19.A20.B21.B22.B23.C24.A25.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6.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7.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接续奋斗。28.①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9.(1)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依次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更替。②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外部因素等的影响,社会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民族能够超越某种社会形态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实践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举例:①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起来;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报效祖国的实际本领;③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