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学校 课型 新课
课时 1
题目 7.1 行星的运动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心说、日心说,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观测和研究。 2.知道开普勒定律,掌握行星运行的轨道特点和运动规律。 3.掌握开普勒定律的应用。
基础知识 一、两种学说 1.地心说: 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 运动。 2.日心说: 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三、行星的运动的近似处理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 处在圆心。 2.对于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 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k。
课堂拓展 考点一 天体运动的两种学说 1.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有着漫长艰难的过程,如日心说和地心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在天文学史上,虽然日心说最终战胜了地心说,但地心说更符合人们的直接经验 D.哥白尼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了地心说,开普勒在总结前人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心说 考点二 开普勒定律 考向1 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多选)如图所示,对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不变化的 B.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 C.一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是在某一固定的平面内 D.一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不在一个固定的平面内 考向2 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3.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一定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该行星在a点的速度比在b、c两点的速度都大 C.该行星在c点的速度比在a、b两点的速度都大 D.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4.如图所示,在某行星的轨道上有a、b、c、d四个对称点,若行星运动周期为T,则行星( ) A.从b经c到d的时间tb→c→d= B.从a经b到c的时间ta→b→c= C.从d经a到b的运动时间大于从b经c到d的时间 D.从a到b的时间ta→b= 5.如图所示,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a,过近日点时的速率vb为( ) A.va B.va C.va D.va 考向3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6.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行星 B.式中的r只能为圆周轨道的半径 C.围绕不同星球运动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相同 D.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同一星球运动的行星(或卫星) 7.将冥王星和土星绕太阳的运动都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是土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8倍。那么冥王星和土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 A.2∶1    B.4∶1 C.8∶1    D.16∶1
随堂检测 1.对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谷进行了长期观测,记录了大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研究总结得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B.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圆,太阳处于圆心位置 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距离太阳越近,其运动速度越大;距离太阳越远,其运动速度越小 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跟它公转周期成正比 2.(2021·陕西咸阳高一检测)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离地球的远近不同,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也不相同。下列反映周期与轨道半径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3.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了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太阳系大行星行列之外,太阳系的大行星数量由九颗减为八颗。若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各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 行星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星球半径 (×106 m)2.446.056.373.3969.858.223.722.4轨道半径 (×1011 m)0.5791.081.502.287.7814.328.745.0
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出海王星的公转周期是多少?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