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功和功率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功和功率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学校 课型 新课
课时 1
题目 8.1 功与功率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 2.会计算恒力做的功及总功。
基础知识 一、功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 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 3.功的计算 (1)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 的大小、 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 这三者的乘积。 (2)公式:W= 。 (3)功是 (选填“标量”或“矢量”)。 (4)功是一个 (选填“过程”或“状态”)量。 (5)单位:焦耳(J),1 J=_ 。 4.对功的公式的两点提醒 (1)公式中的F是恒力,即公式W=Fl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如果F是变力,W=Flcosα就不适用了。 (2)F与l必须具备同时性,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如果力消失后物体继续运动,力所做的功就只跟力作用的那段位移有关,跟其余段的位移无关。 二、正功和负功 1.正功和负功 夹角α的范围做功情况物理意义0≤α<cosα>0,W>0,即力F对物体做 功F是 α=cosα=0,W=0,即力F对物体 功F既不是动力也不是阻力
续表 夹角α的范围做功情况物理意义<α≤πcosα<0,W<0,即力F对物体做 功或者说物体 力F做功F是
2.总功 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 。
课堂拓展 考点一 对功的理解 1.下面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对提包的拉力没有做功的是( ) 考点二 正功和负功 恒力做功的计算 考向1 判断力做正功与负功的方法 2.如图所示,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发生了一段位移x,三种情形下力F和位移x的大小分别都是相等的。角θ的大小、物体运动方向已在图中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形下,力F做功的大小相等 B.甲、乙两种情形下,力F都做负功 C.乙、丙两种情形下,力F都做正功 D.由于不知道地面是否光滑,所以无法判断力F做功的大小关系 考向2 恒力做功和总功的计算 3.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雪橇受到的( ) A.支持力做的功为mgl B.重力做的功为mgl C.拉力做的功为Flcosθ D.滑动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l 4.(2021·石家庄高一检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水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了2 m,已知F1=6 N,F2=8 N,则( ) A.F1做功12 J B.F2做功16 J C.F1、F2合力做功为28 J D.F1、F2合力做功为20 J 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的底端放着一个质量是m的物体,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一个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将此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推距离l,试求: (1)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2)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4)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随堂检测 1.(多选)关于功的正、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功表示功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负功为相反 B.正功表示功大于0,负功表示功小于0 C.正功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小于90°,负功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大于90° D.正功表示做功的力为动力,负功表示做功的力为阻力 2.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按图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沿着水平面移动相同的距离,力F做功最多的是( ) 3.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4.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2 N ,沿水平方向的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2 kg的木箱上,使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运动,已知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g取10 m/s2,当木箱从静止开始运动了12 m时( ) A.力F做的功W1=120 J B.重力做的功W2=240 J 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3=120 J D.合力做的功W合=0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