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1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学校 课型 习题课
学生 姓名: 班级: 小组: 课时 1
课题 8.3.1 动能和动能定理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能用动能定理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
基础知识 一、动能定理 1.推导: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在运动方向上受到合外力F的作用发生了一段位移x,速度由v1增加到v2,此过程合外力F做的功为W。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 。 3.表达式:W=ΔEk= 4.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中的“力对物体做的功W”为 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 。 (2)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 做功和 运动的情况,也适用于 做功和 运动的情况。 (3)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 和 ,处理问题比较方便。 (4)合力做正功时,物体的动能 ;合力做负功时,物体的动能 。 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C班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 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 m/s,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取g=10 m/s2)( ) A.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为10 J B.合力对物体做功12 J C.合力对物体做功2 J D.手对物体做功12 J 2.(2020·河北唐山一中高一月考)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阻力成正比 3.物块先沿轨道1从A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点,后沿轨道2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C点至底端B点,AC=CB,如图所示。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C点处撞击的因素,则物块沿两个轨道下滑的整个过程中( ) A.沿轨道2下滑的位移大 B.沿轨道1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C.物块滑至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D.沿轨道2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4.如图所示,原来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用水平拉力F将小球缓慢地拉到细线成水平状态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 A.FL    B. C.mgL    D.0 二、多项选择题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从粗糙山坡底部的A处由静止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处,并获得速度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 ( ) A.物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 B.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v2 C.推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v2+mgh D.阻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v2+mgh-Fx 6.如图所示,电梯总质量为M,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段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mv2 B.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mv2+mgh 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Mv2+Mgh D.钢索的拉力做的功大于Mv2+Mgh 三、非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为一滑梯的实物图,滑梯的斜面段长度L=5.0 m,高度h=3.0 m,为保证小朋友的安全,在水平面铺设安全地垫。水平段与斜面段平滑连接,小朋友在连接处速度大小不变。某小朋友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斜面底端后水平滑行一段距离,停在水平地垫上。已知小朋友质量为m=20 kg,小朋友在斜面上受到的平均阻力f1=88 N,在水平段受到的平均阻力f2=100 N。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小朋友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小朋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的大小; (3)为使小朋友不滑出水平地垫,地垫的长度x至少多长。 8.(科学思维命题)如图所示,水平轨道BC的左端与固定的光滑竖直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右端与一倾角为θ=30° 的光滑斜面轨道在C点平滑连接,物体经过C点时速率不变。斜面顶端固定一轻质弹簧, 一质量为m=2 kg的滑块从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水平轨道后滑上斜面并压缩弹簧,第一次可将弹簧压缩至D点。已知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R=5.0 m,水平轨道BC长L=3.0 m,滑块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光滑斜面轨道上CD长s=3.0 m,g取10 m/s2,求: (1)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B、A班习题 培优 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 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石头落到地面后陷入泥中h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 7.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游戏,人坐在滑板上从倾角为θ的斜坡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斜坡底端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停下。已知滑板与斜面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若某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 kg,滑行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cos37°=0.8) (1)把人和滑板看作整体,画出该整体从斜坡上下滑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2)若已知θ=37°,求人从斜坡滑下时加速度的大小。 (3)若已知θ=37°,水平滑道BC的最大长度为L1=20 m,人在斜坡上滑下的高度应不超过多少? (4)若斜坡倾角θ大小可调节且大小未知,水平滑道BC的长度未知,但是场地的水平空间距离DC的最大长度为L2=30 m,人在斜坡上从D的正上方A处由静止下滑,那么A到D的高度不超过多少? 误区一 乱套功的定义式 8.运动员用200 N的力把质量为1 kg的球踢出去,球滚动了50 m停下来,g取10 m/s2,则运动员踢球做的功为( ) A.500 J B.1.0×104 J C.1.5×104 J D.无法计算 误区二 应用动能定理时,由于研究对象的选取不明确而出错 9.(多选)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1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了L,子弹陷入的深度为Δs,将子弹所受的阻力f视为恒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有( ) A.fL=Mv B.fΔs=mv C.fΔs=mv-(M+m)v D.f(L+Δs)=mv-mv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