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有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1.(8分)看拼音,写词语。
牵着妈妈的衣襟,走进大自然,这里蕴藏着无穷的秘密。这里有lóng lónɡ    的雷声,这里有páo xiào    的流水,这里有陡峭的xuán yá    、危险的shān jiàn    ,让我们看羞涩的蜜蜂亲吻俏丽的小花,看美丽的cǎi hónɡ    ,看wēi fēnɡ lǐn lǐn    的骏马扬起mǎ tí    奔向草原!
2.(5分)补全四字词语。
①   钉截铁②千    一发③   然不同
④居高    下⑤忐    不安⑥粉身    骨
⑦威风    ⑧   带舞
3.(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B.走了许久,(我们)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D.西湖的景色美得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4.(2分)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高低起伏)
B.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C.万水千山只等闲(只当作平常的事)
D.三军过后尽开颜(个个笑逐颜开)
5.(2分)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律 长征》一诗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B.《开国大典》侧重于场面描写,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阅兵式,让人们既能感受整个阅兵仪式的庄严、隆重,也能突显各个队伍的特色。
C.《狼牙山五壮士》一课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突出表现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D.《灯光》一课采用插叙的方式开头,写了“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6.(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王军并不是一个性格______的人。爷爷生病后,身体变得非常______,王军便主动承担起照顾爷爷的责任。到了晚上,一边在______的灯光下看书。
A.软弱 虚弱 微弱 B.虚弱 微弱 软弱
C.虚弱 软弱 微弱 D.软弱 微弱 虚弱
7.(10分)按要求改句子。
(1)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改为双重否定句)    
(2)《穷人》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修改病句)    
(3)桑娜告诉渔夫,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为第一人称表述的句子)    
(4)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体会加点部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5)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处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改为反问句)    
8.(13分)课文回顾。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的桑娜夫妇,   的老支书,   的狼牙山五壮士,   的郝副营长;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    的草原,观看了    的开国大典,见到了    的丁香花……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3)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    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    的绚丽春天;领悟到贺知章    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    的爱国热情。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4分)综合性学习。
王丽丽同学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主题为“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帮她出谋划策。
(1)她搜集了以下几个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有    (多选)
①军民团结一心反“围剿”
②红军过草地
③瞿秋白宁死不屈
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⑤江姐英勇就义
⑥林则徐虎门销烟
(2)演讲稿中还需要引用一些体现革命精神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请你帮她想一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0.(14分)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    。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   
忧虑——   
一动不动——   
(3)用“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句子。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11.(8分)课外阅读
最诚实的中学生
一个中学生在路上骑车,却不小心剐蹭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还是留下等待车主?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不过,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的徐砺寒同学却以身作则,不小心撞上了路旁停着的一辆宝马车。车的后视镜坏了,还在车身上留下了一道划痕。当时,自己赔不起,他只是想到自己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而是在原处等待车主近半小时。因赶着上课,他只好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纸条,很快就传遍了全国,网友们称徐砺寒为“最诚实的中学生”
不小心碰到“无人值守”的车,起码有很多种选择:譬如溜之大吉,譬如指责车主停车失误,等不到车主,还留下了一张“联系纸条”。这是“风险”很大的一种选择,掏钱埋单的家长也可能会心有怨气。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当事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中学生徐砺寒的回答很简单:“自己做错了事,就必须承担责任。”
(1)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指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    
(2)刚蹭到宝马车后,徐砺寒选择的处理方式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读完全文,你最想对徐砺寒说一句什么话?
   
12.(30分)
想起那件事,我就
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事情,让我们感到高兴、伤心、难过、感动……请回忆一下,哪件事让你记忆犹新,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习作。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当时的感受。字数不少于350字哦!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8分)看拼音,写词语。
牵着妈妈的衣襟,走进大自然,这里蕴藏着无穷的秘密。这里有lóng lónɡ  隆隆 的雷声,这里有páo xiào  咆哮 的流水,这里有陡峭的xuán yá  悬崖 、危险的shān jiàn  山涧 ,让我们看羞涩的蜜蜂亲吻俏丽的小花,看美丽的cǎi hónɡ  彩虹 ,看wēi fēnɡ lǐn lǐn  威风凛凛 的骏马扬起mǎ tí  马蹄 奔向草原!
【答案】隆隆 咆哮 悬崖 山涧 彩虹 威风凛凛 马蹄
【解答】故答案为:
隆隆 咆哮 彩虹
2.(5分)补全四字词语。
① 斩 钉截铁②千  钧 一发③ 迥 然不同
④居高  临 下⑤忐  忑 不安⑥粉身  碎 骨
⑦威风  凛凛 ⑧ 襟飘 带舞
【答案】①斩 ②钧 ③迥
④临 ⑤忑 ⑥碎
⑦凛凛 ⑧襟飘
【解答】①斩钉截铁 ②千钧一发
④居高临下 ⑤忐忑不安
⑦威风凛凛 ⑧襟飘带舞
故答案为:
①斩 ②钧
④临 ⑤忑
⑦凛凛 ⑧襟飘
3.(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B.走了许久,(我们)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D.西湖的景色美得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答案】C
【解答】A.把“华灯”比作“银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B.把“河”比作“带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C.把“芳草”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把“西湖”比作“水彩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故选:C。
4.(2分)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高低起伏)
B.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C.万水千山只等闲(只当作平常的事)
D.三军过后尽开颜(个个笑逐颜开)
【答案】A
【解答】A.有误,句意:绵延不断的五岭。逶迤:形容道路、河流等蜿蜒曲折。
B、C、D正确。
故选:A。
5.(2分)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律 长征》一诗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B.《开国大典》侧重于场面描写,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阅兵式,让人们既能感受整个阅兵仪式的庄严、隆重,也能突显各个队伍的特色。
C.《狼牙山五壮士》一课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突出表现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D.《灯光》一课采用插叙的方式开头,写了“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灯光》一课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故选:D。
6.(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王军并不是一个性格______的人。爷爷生病后,身体变得非常______,王军便主动承担起照顾爷爷的责任。到了晚上,一边在______的灯光下看书。
A.软弱 虚弱 微弱 B.虚弱 微弱 软弱
C.虚弱 软弱 微弱 D.软弱 微弱 虚弱
【答案】A
【解答】软弱:指缺乏力气。
虚弱:指(身体)不结实。
微弱:小而弱。根据词义,应选填词语为“软弱、微弱”。
故选:A。
7.(10分)按要求改句子。
(1)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改为双重否定句)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不得不站到了后面。 
(2)《穷人》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修改病句)  《穷人》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 
(3)桑娜告诉渔夫,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为第一人称表述的句子)  桑娜告诉渔夫:“我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4)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体会加点部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失败了,不能停止;成功了,不能停止;悲,不能停止;喜,也不能停止。 
(5)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处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改为反问句)  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难道不是处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吗? 
【答案】(1)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不得不站到了后面。
(2)《穷人》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
(3)桑娜告诉渔夫:“我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4)失败了,不能停止;成功了,不能停止;悲,不能停止;喜,也不能停止。
(5)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难道不是处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吗?
【解答】(1)考查了改为双重否定句。在句子的“站到了后面”前面加上“不得不”。
(2)考查了修改病句。词语重复啰嗦。
(3)考查了改写句子。把句子中间的逗号改为冒号,“他们”改为“我们”。
(4)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用“只听见......只听见......”写句子,仿照例句写句子即可。
(5)考查了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句号改为问号?”和“怎能……呢。句子中加上“难道不是。
故答案为:
(1)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不得不站到了后面。
(2)《穷人》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
(3)桑娜告诉渔夫:“我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4)失败了,不能停止,不能停止;悲;喜,也不能停止。
(5)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难道不是处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吗?
8.(13分)课文回顾。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乐于助人 的桑娜夫妇, 舍己救人 的老支书, 视死如归 的狼牙山五壮士, 为国捐躯 的郝副营长;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  景色秀丽 的草原,观看了  隆重、庄严 的开国大典,见到了  洁白 的丁香花……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3)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  C 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  D 的绚丽春天;领悟到贺知章  B 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  A 的爱国热情。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答案】(1)乐于助人 舍己救人 视死如归 为国捐躯 景色秀丽 隆重、庄严 茂盛、洁白;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3)C D B A。
【解答】(1)《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记叙穷苦渔民的 桑娜与丈夫主动收养 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 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 桥梁的事情、心系群众。《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②诱敌上山;④英勇歼敌。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说明了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闻,围绕一个“美”字,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好客。《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典礼、群众游行四个盛大场面、激动的心情、开放态势、颜色。
(2)“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抓住乌云浓黑、蔓延迅速的特点,形象贴切,“白雨跳珠”突出了雨点之大,有如千万颗晶莹闪亮的珍珠从天上倾泻下来,有力地烘托了诗人望湖楼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春风吹得百花开放,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D、B、A。
故答案为:
(1)乐于助人 舍己救人 为国捐躯 隆重 茂盛;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3)C D A。
9.(4分)综合性学习。
王丽丽同学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主题为“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帮她出谋划策。
(1)她搜集了以下几个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有  ④⑥ (多选)
①军民团结一心反“围剿”
②红军过草地
③瞿秋白宁死不屈
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⑤江姐英勇就义
⑥林则徐虎门销烟
(2)演讲稿中还需要引用一些体现革命精神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请你帮她想一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1)④⑥;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答】(1)“詹天佑修筑铁路”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主题是维护国家尊严,因此不符合“革命精神”这个主题。
(2)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写出一句关于革命精神的名言警句即可,岂因祸福避趋之。
故答案为:
(1)④⑥;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0.(14分)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A ,再查音节  ao ;用部首查字法查  灬 部,再查  10 画。“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  生活过得艰难 。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 严厉 
忧虑—— 忧愁 
一动不动—— 纹丝不动 
(3)用“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孩子们已经在这儿了,我们想到一起了。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你们心地真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抚养成人,多么有爱心呀! 
【答案】(1)A ao 灬 10 生活过得艰难;
(2)严厉 忧愁 纹丝不动;皱、搔搔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4)孩子们已经在这儿了,我们想到一起了。
(5)你们心地真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抚养成人,多么有爱心呀!
【解答】(1)考查了查字典。“熬”,再查音节“ao”,再查10画,说明了生活过得艰难。
(2)考查了近义词。严肃:(神情。故近义词为“严厉”。故近义词为“忧愁”。故近义词为“纹丝不动”。
(3)考查了想象写话。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孩子们已经在这儿了。
(4)考查了想象写话。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孩子们已经在这儿了。
(5)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答!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抚养成人!
故答案为:
(1)A ao 10 ;
(2)严厉 忧愁 ;皱、搔搔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
(4)孩子们已经在这儿了,我们想到一起了。
(5)你们心地真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抚养成人!
11.(8分)课外阅读
最诚实的中学生
一个中学生在路上骑车,却不小心剐蹭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还是留下等待车主?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不过,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的徐砺寒同学却以身作则,不小心撞上了路旁停着的一辆宝马车。车的后视镜坏了,还在车身上留下了一道划痕。当时,自己赔不起,他只是想到自己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而是在原处等待车主近半小时。因赶着上课,他只好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纸条,很快就传遍了全国,网友们称徐砺寒为“最诚实的中学生”
不小心碰到“无人值守”的车,起码有很多种选择:譬如溜之大吉,譬如指责车主停车失误,等不到车主,还留下了一张“联系纸条”。这是“风险”很大的一种选择,掏钱埋单的家长也可能会心有怨气。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当事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中学生徐砺寒的回答很简单:“自己做错了事,就必须承担责任。”
(1)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指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  一个中学生在路上骑车,不小心剐蹭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这位中学生是该悄悄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 
(2)刚蹭到宝马车后,徐砺寒选择的处理方式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等待车主,主动承担赔偿责任;未等到车主,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欲赔偿。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就必须承担责任。 
(3)读完全文,你最想对徐砺寒说一句什么话?
 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就必须承担责任。 
【答案】(1)一个中学生在路上骑车,不小心剐蹭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这位中学生是该悄悄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
(2)等待车主,主动承担赔偿责任;未等到车主,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欲赔偿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就必须承担责任。
(4)你的勇气与诚信令人敬佩。
【解答】(1)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结合“一个中学生在路上骑车,车主并不知情,还是留下等待车主。
(2)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等待车主;未等到车主,欲赔偿”可知答案,就必须承担责任”可知答案。
(3)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1)一个中学生在路上骑车,不小心剐蹭了一辆宝马车,这位中学生是该悄悄离开?
(2)等待车主,主动承担赔偿责任,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就必须承担责任。
(4)你的勇气与诚信令人敬佩。
12.(30分)
想起那件事,我就
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事情,让我们感到高兴、伤心、难过、感动……请回忆一下,哪件事让你记忆犹新,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习作。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当时的感受。字数不少于350字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范文:
想起那件事,我就后悔
现在的同学们都知道:分、分、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会面对老师。
还记得,我得意洋洋地把考卷交上去。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呆住了,忐忑不安地想:我该怎么办,要怎么向父母交差?坦白。坦白。欺骗,瞒不了一世,一些要好的朋友纷纷过来安慰我,又耸了耸肩。这时老师让我去办公室,就感到紧张,这次怎么考砸了呢,孩子,是,是,我会注意的。虽然老师说的话很轻很轻,如同一块块的石头砸向我的心,我把考卷交给父母!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这么容易的题都会错,去把错的题抄十遍!……”妈妈下了最后通碟,那天晚上我流着泪抄着题,才开始写作业。
这件事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了!早知道这样,应该先检查几遍再交考卷,世上没有后悔药。这件事让我无法忘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