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与磁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认识电流的磁效应;②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③会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线圈上的电流方向。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电流的磁效应;教学难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安培定则。三、教学分析《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奥斯特实验,把小磁针放在指导线的下方,通过观察导线通电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实验导入1、简要回顾磁体、磁场。2、演示:自制电磁铁小实验。3、提出问题,引发猜想。4、肯定学生的猜想,揭示电和磁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引出学习课题。活动2【活动】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一)电流的磁效应探究一: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的伟大发现。重现当年奥斯特实验过程。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实验,提出实验要求。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5、结合实验现象,总结概括出实验结论。奥斯特实验证明:(1)、通电导体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2)、电流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6、在总结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电流的磁效应。7、简介电流磁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探究二: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1、对比奥斯特实验,从增强磁场的角度引出螺线管。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导线,产生磁场使小磁针的偏转角度不是很大,要想增强磁场,同学们能想出办法吗 教师从增强磁场设计简单,携带更方便多角度引出通电螺线管。2、展示常见的螺线管。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②怎样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成一个展现在我们面前看的很清楚的东西呢 4、用大螺线管和铁屑进行演示实验。5、总结实验结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6、利用小磁针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引导学生回答)(三)安培定则探究三: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制作螺线管。(演示制作方法,强调注意问题)2、利用实验方法判断自制螺线管的N极。提出实验要求:(学案)①将自制螺线管接入电路,利用小磁针判断出N极在哪端 ②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重新判断。3、提出问题:对比两次实验你发现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______关。4、结合学生回答,总结概括出安培定则(大屏幕展示)讲解安培定则的判定方法5、动画演示安培定则的用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