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透镜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2)认识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透镜分类及其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三、教学分析学生在上一章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另外学生在学习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已经对探究实验有所体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比较强。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于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愿意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虽然学生的实验探究的兴趣浓厚,但是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不是很强,抽象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直观的实验现象,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活动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学习范围:阅读教材90-91页本部分内容,思考片中的问题;学习方式: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学习要求:1、阅读教材时,用红笔将答案画出来;2、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交流中存在问题预设:1.指出下列哪些是凸透镜,凹透镜2.归纳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3.什么是主光轴?你能画图说明吗?4.什么是光心?为什么说光心是个特殊的点?5.什么是薄透镜?解决方法: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分析;目标达成检测:1.教师出示检测题目,学生独立完成;2.抽签回答;学生上黑板前展示以上问题。3.(教师对学生表述不清的问题进行指导)活动二:透镜对光的作用学习范围:阅读教材91-92页本部分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学习方式: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1分钟学习要求:1、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人认真倾听,纠错2、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自由提问;交流中存在问题预设:1.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2.观看实验视频,说出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并对设计相关练习从而达到提升巩固的作用。典例:混淆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如图甲、乙所示的方框内各有一光学器件,单箭头的出射光线与单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双箭头的出射光线与双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光学器件.活动三:焦点和焦距学习范围:阅读教材92页“放大镜”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学习方式: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1分钟学习要求:独立思考是不许交流。问题预设:1.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各用什么符号表示?2.为什么说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解决办法: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进行强调。活动四: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指导:引导学生说出特殊光经过透镜时传播情况学生动手:在书画出光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加深记忆。)活动五: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指导:引导学生说出特殊光线经透镜时的传播情况,并指导学生如何去画光路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