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8大题型)精讲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8大题型)精讲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重难点
重点: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的意义;2、掌握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
难点:1、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2、在实际问题中发现等比关系;
常考题型
知识梳理
一、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2、对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
(1)“从第2项起”,是因为首项没有“前一项”,同时注意公比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前后次序不能点到,另外等比数列中至少含有三项;
(2)定义中的“同一常数”是定义的核心之一,一定不能把“同”字省略,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但是如果这些常数不相同,那么此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当且仅当这些常数相同时,数列才是等比数列;
(3)若一个数列不是从第2项其,而是从第3项起或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则此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4)由定义可知,等比数列的任一项都不为0,且公比;
(5)不为0的常数列是特殊的等比数列,其公比为1。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通项公式为:.
(2)通项公式的变形:或
二、等比中项
1、定义: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即G是a与b的等比中项a,G,b成等比数列
2、对等比中项概念的理解
(1)G是a与b的等比中项,则a与b的符号相同,符号相反的两个实数不存在等比中项.
此时,,即等比中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2)时,G不一定是a与b的等比中项.例如02=5×0,但0,0,5不是等比数列;
(3)在等比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两项的等比中项;
(4)与等比数列中的任一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该项的平方,
即在等比数列中,
3、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区别
(1)任意两数都存在等差中项,但并不是任意两数都存在等比中项,当且仅当两数同号且均不为0时才存在等比中项;
(2)任意两数的等差中项是唯一的,而若两数有等比中项,则等比中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三、等比数列的性质
1、“子数列”性质
(1)对于无穷等比数列,若将其前项去掉,剩余各项仍为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
若取出所有的的倍数项,组成的数列仍未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
(2)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
即,,,…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2、等比数列的运算性质
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1)特别地,时,;
当时,
(2)若数列是有穷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

3、两等比数列合成数列的性质
若数列,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是不等于0的常数,
则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四、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常数)为等比数列;
2、中项法:()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为常数)为等比数列.
五、等比数列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
1、基本量法(基本方法)
(1)基本步骤:运用方程思想列出基本量和的方程组,然后利用通项公式求解;
(2)优缺点:适应面广,入手简单,思路清晰,但有时运算稍繁。
2、性质法(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
(1)基本思想:充分发挥项的“下标”的指导作用,分析等比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性质解题;
(2)优缺点:简单快捷,但是适应面窄,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题型精析
题型一 等比数列的定义
【例1】(2022·贵州毕节·高三统考期中)下列三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的是( )
A.1,4,8 B.,2,4 C.9,6,4 D.4,6,8
【变式1-1】(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面四个数列中,一定是等比数列的是( )
A.q,2q,4q,6q B.q,q2,q3,q4
C.q,2q,4q,8q D.,,,
【变式1-2】(2023·浙江绍兴·高二校考期中)(多选)下列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是( )
A. B. C. D.
【变式1-3】(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将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依次取相邻两项的乘积组成新的数列,,,….此数列是( ).
A.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B.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C.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D.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题型二 等比数列的通项与基本量
【例2】(2023·黑龙江绥化·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 )
A.3 B.6 C.3或 D.6或
【变式2-1】(2023·上海·高二七宝中学校考期中)已知等比数列,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值为( ).
A. B. C. D.
【变式2-2】(2023·全国·模拟预测)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若,则( )
A. B. C. D.
【变式2-3】(2023上·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
(1)若,,求;
(2)若,,求和q;
(3)若,,求.
题型三 等比中项及其应用
【例3】(2022·海南·高二统考期末)和的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分别为( )
A., B.2, C., D.1,
【变式3-1】(2023·辽宁·高二东北育才学校校联考期末)“”是“,,成等比数列”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变式3-2】(2022·江苏南京·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等于( )
A. B.1 C. D.
【变式3-3】(2023·甘肃天水·高二天水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等比数列中,若,则( )
A.2 B.3 C.4 D.9
题型四 等比数列的性质
【例4】(2023·河北邢台·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
A. B.3 C.±3 D.
【变式4-1】(2023·甘肃金昌·高二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等比数列中,,,则( )
A. B. C.32 D.64
【变式4-2】(2023·江苏淮安·高三校联考期中)已知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数列满足.若,则( )
A.24 B.27 C.36 D.40
【变式4-3】(2023·北京·高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末)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
题型五 等比数列的证明
【例5】(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已知数列的首项为3,且满足.
(1)求证: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判断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
【变式5-1】(2023·江西南昌·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中,,且.
(1)求,并证明是等比数列;
(2)求的通项公式.
【变式5-2】(2023·福建福州·高二校考期中)在数列中,已知,,记为的前n项和,,.
(1)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写出其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变式5-3】(2023·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中,,是数列的前项和,且对任意,有(为常数).
(1)当时,求、的值;
(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请说明理由.
题型六 由等比数列构造新数列
【例6】(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243和3中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
【变式6-1】(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4与之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求插入的3个数.
【变式6-2】(2023·高二课时练习)(1)在2和9之间插入两个数,使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试写出这个数列;
(2)在320与5中间插入5个数,使这7个数成等比数列,求这个等比数列.
【变式6-3】(2022·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是一个无穷等比数列,公比为q.
(1)将数列中的前k项去掉,剩余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比分别是多少?
(2)取出数列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比分别是多少?
(3)在数列中,每隔10项取出一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公比是多少?你能根据得到的结论作出关于等比数列的一个猜想吗?
题型七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
【例7】(2023·江苏南京·高二统考期末)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则“”是“为递增数列”的(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变式7-1】(2023·河南郑州·高二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若一个数列的第m项等于这个数列的前m项的乘积,则称该数列为“m积数列”.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一个“2023积数列”,且,则当其前n项的乘积取最小值时n的值为( )
A.1011 B.1012 C.2022 D.2023
【变式7-2】(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等比数列公比为,,若(),则“”是“数列为递增数列”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7-3】(2023·湖南长沙·高二湖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多选)设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q是其公比,是其前n项的积,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与均为的最大值
题型八 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
【例8】(2023·重庆·高二南开中学校考期末)音乐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的“三分损益法”:若以“宫”为基本音,“宫”经过一次“损”,频率变为原来的,得到“徵”;“徵”经过一次“益”,频率变为原来的,得到“商”;.....依次损益交替变化,获得了“宫 徵 商 羽 角”五个音阶.据此可推得( )
A.“徵 商 羽”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B.“宫 徵 商”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C.“商 羽 角”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D.“宫 商 角”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变式8-1】(2023·浙江宁波·高二镇海中学校考期中)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外宾参与论坛.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累计总额年均增长率为.现已知2013年进出口累计总额为10.9万亿美元,则2022年进出口累计总额(保留1位小数)约为( ).
参考数据:
A.17.9万亿 B.19.1万亿 C.20.3万亿 D.21.6万亿
【变式8-2】(2023·辽宁·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明代朱载堉发现的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同.已知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的波长成等比数列,且大吕和林钟的波长分别是m,n,则夹钟和南吕的波长之积为( )
A. B. C. D.
【变式8-3】(2023·安徽黄山·高二统考期末)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生活方式.由于旅游人数不断增加,A、B 两地景区自2001年起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A地提高了景区门票价格,而B地则取消了景区门票.A地景区2001年的旅游人次为600万次,把景区门票价格提高到110元后,每年的旅游人次以10万次的年增加量逐年增长;B地景区2001年的旅游人次为300万次,取消景区门票以后,每年的旅游人次以11%的年增长率逐年增长.如果平均每位游客出游一次可给当地带来1000元门票之外的收入,那么从( )年起,B地的旅游收入将会超过A地.(参考数据:)
A.2008 B.2009 C.2010 D.2011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重难点
重点: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的意义;2、掌握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
难点:1、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2、在实际问题中发现等比关系;
常考题型
知识梳理
一、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2、对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
(1)“从第2项起”,是因为首项没有“前一项”,同时注意公比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前后次序不能点到,另外等比数列中至少含有三项;
(2)定义中的“同一常数”是定义的核心之一,一定不能把“同”字省略,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但是如果这些常数不相同,那么此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当且仅当这些常数相同时,数列才是等比数列;
(3)若一个数列不是从第2项其,而是从第3项起或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则此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4)由定义可知,等比数列的任一项都不为0,且公比;
(5)不为0的常数列是特殊的等比数列,其公比为1。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通项公式为:.
(2)通项公式的变形:或
二、等比中项
1、定义: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即G是a与b的等比中项a,G,b成等比数列
2、对等比中项概念的理解
(1)G是a与b的等比中项,则a与b的符号相同,符号相反的两个实数不存在等比中项.
此时,,即等比中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2)时,G不一定是a与b的等比中项.例如02=5×0,但0,0,5不是等比数列;
(3)在等比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两项的等比中项;
(4)与等比数列中的任一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该项的平方,
即在等比数列中,
3、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区别
(1)任意两数都存在等差中项,但并不是任意两数都存在等比中项,当且仅当两数同号且均不为0时才存在等比中项;
(2)任意两数的等差中项是唯一的,而若两数有等比中项,则等比中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三、等比数列的性质
1、“子数列”性质
(1)对于无穷等比数列,若将其前项去掉,剩余各项仍为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
若取出所有的的倍数项,组成的数列仍未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
(2)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仍是等比数列,
即,,,…仍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2、等比数列的运算性质
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1)特别地,时,;
当时,
(2)若数列是有穷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

3、两等比数列合成数列的性质
若数列,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是不等于0的常数,
则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四、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常数)为等比数列;
2、中项法:()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为常数)为等比数列.
五、等比数列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
1、基本量法(基本方法)
(1)基本步骤:运用方程思想列出基本量和的方程组,然后利用通项公式求解;
(2)优缺点:适应面广,入手简单,思路清晰,但有时运算稍繁。
2、性质法(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
(1)基本思想:充分发挥项的“下标”的指导作用,分析等比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性质解题;
(2)优缺点:简单快捷,但是适应面窄,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题型精析
题型一 等比数列的定义
【例1】(2022·贵州毕节·高三统考期中)下列三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的是( )
A.1,4,8 B.,2,4 C.9,6,4 D.4,6,8
【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
因为,所以9,6,4依次成等比数列,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故选:C
【变式1-1】(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面四个数列中,一定是等比数列的是( )
A.q,2q,4q,6q B.q,q2,q3,q4
C.q,2q,4q,8q D.,,,
【答案】D
【解析】对于A、B、C: 当q=0时不是等比数列,故A、B、C错误;
对于D:由题意可得,且符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公比是,故D正确,故选:D
【变式1-2】(2023·浙江绍兴·高二校考期中)(多选)下列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是( )
A. B. C. D.
【答案】CD
【解析】A:,则不为定值,不满足;
B:,则不为定值,不满足;
C:,则为定值,且,满足;
D:,则为定值,且,满足.故选:CD
【变式1-3】(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将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依次取相邻两项的乘积组成新的数列,,,….此数列是( ).
A.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B.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C.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D.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答案】B
【解析】设新数列为,则,
因为为等比数列,故,故,
而,故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故选:B.
题型二 等比数列的通项与基本量
【例2】(2023·黑龙江绥化·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 )
A.3 B.6 C.3或 D.6或
【答案】B
【解析】设数列的公比为q,
则,所以,,所以.故选:B.
【变式2-1】(2023·上海·高二七宝中学校考期中)已知等比数列,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且数列为等比数列,设其公比为,
则,,.故选:B.
【变式2-2】(2023·全国·模拟预测)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得,解得,

得.故选:A
【变式2-3】(2023上·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
(1)若,,求;
(2)若,,求和q;
(3)若,,求.
【答案】(1);(2);(3)或
【解析】(1)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且,,
所以,
(2)因为,,
所以,解得,
(3)因为,,
所以,
由题意可知,
所以,所以,解得或,
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综上或
题型三 等比中项及其应用
【例3】(2022·海南·高二统考期末)和的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分别为( )
A., B.2, C., D.1,
【答案】C
【解析】和的等差中项为,
和的等比中项为.故选:C.
【变式3-1】(2023·辽宁·高二东北育才学校校联考期末)“”是“,,成等比数列”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当时,成立,但此时,,构不成等比数列;
反之,当,,成等比数列时,必有成立,
故“”是“,,”成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变式3-2】(2022·江苏南京·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等于( )
A. B.1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故所以故选: .
【变式3-3】(2023·甘肃天水·高二天水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等比数列中,若,则( )
A.2 B.3 C.4 D.9
【答案】A
【解析】因为等比数列,则,故.故选:A
题型四 等比数列的性质
【例4】(2023·河北邢台·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
A. B.3 C.±3 D.
【答案】A
【解析】因为,所以.故选:A.
【变式4-1】(2023·甘肃金昌·高二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等比数列中,,,则( )
A. B. C.32 D.64
【答案】C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则,即,解得,
所以.故选:C.
【变式4-2】(2023·江苏淮安·高三校联考期中)已知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数列满足.若,则( )
A.24 B.27 C.36 D.40
【答案】B
【解析】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
由,得,得,
.故选:B.
【变式4-3】(2023·北京·高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末)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
【答案】64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因为,,
所以,可得,
所以.
题型五 等比数列的证明
【例5】(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已知数列的首项为3,且满足.
(1)求证: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判断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
【答案】(1)证明见解析;(2),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解析】(1)由,,
得,又,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得,,
所以
所以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变式5-1】(2023·江西南昌·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中,,且.
(1)求,并证明是等比数列;
(2)求的通项公式.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由,,
得,
,,
∴,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由(1)知.
【变式5-2】(2023·福建福州·高二校考期中)在数列中,已知,,记为的前n项和,,.
(1)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写出其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是等比数列,;(2)
【解析】(1)因为,所以,
所以,
又,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2)由(1)知,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变式5-3】(2023·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中,,是数列的前项和,且对任意,有(为常数).
(1)当时,求、的值;
(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请说明理由.
【答案】(1),;(2)当时,不是等比数列;当时,是等比数列.
【解析】(1)由题意可得,,.
(2)当时,.
由,两式相减得.
当时,不是等比数列;
当时,可得,,当时,,,
所以,故对任意的都有,此时数列是等比数列.
综上,当时,不是等比数列;当时,是等比数列.
题型六 由等比数列构造新数列
【例6】(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243和3中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
【答案】81,27,9,或-81,27,-9
【解析】设插入的3个数为,,.
由题意得243,,,,3成等比数列.
设公比为,则,解得.
因此,所求3个数为81,27,9,或-81,27,-9.
【变式6-1】(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4与之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求插入的3个数.
【答案】;或
【解析】(方法一)依题意,,,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解得.
当时,插入的3个数分别为;
当时,插入的3个数分别为.
因此,插入的3个数分别为;或.
(方法二)因为等比数列共有5项,即.
又因为,所以,即.
又因为要与同号,因此1.
类似地,有,而且与同号.因此:
当时,
当时,.
因此,插入的3个数分别为;或.
【变式6-2】(2023·高二课时练习)(1)在2和9之间插入两个数,使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试写出这个数列;
(2)在320与5中间插入5个数,使这7个数成等比数列,求这个等比数列.
【答案】(1)或,(2)或
【解析】(1)设插入的两个数分别为,即这四个数为,
因为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
所以,解得,或,
所以这个数列为或,
(2)设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得,
所以,得,得,或,
当时,,,,
,,
当时,,,,
,,
所以这个等比数列为,或.
【变式6-3】(2022·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是一个无穷等比数列,公比为q.
(1)将数列中的前k项去掉,剩余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比分别是多少?
(2)取出数列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比分别是多少?
(3)在数列中,每隔10项取出一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公比是多少?你能根据得到的结论作出关于等比数列的一个猜想吗?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1)将数列中的前k项去掉,剩余项组成一个新数列,
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它的首项与公比分别是;
(2)取出数列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数列,
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它的首项与公比分别是;
(3)在数列中,每隔10项取出一项,组成一个新数列,
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它的公比是,我们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在数列中,每隔项取出一项,组成一个新数列,
这个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它的公比为.
题型七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
【例7】(2023·江苏南京·高二统考期末)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则“”是“为递增数列”的(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因为各项为正数,且,所以,即,
所以为递增数列,充分性成立,
若为递增数列,则,
因为各项为正数,所以,必要性成立.故选:C
【变式7-1】(2023·河南郑州·高二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若一个数列的第m项等于这个数列的前m项的乘积,则称该数列为“m积数列”.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一个“2023积数列”,且,则当其前n项的乘积取最小值时n的值为( )
A.1011 B.1012 C.2022 D.2023
【答案】A
【解析】根据“2023积数列”性质可知,
即,
根据等比中项性质可知:,
因为,且,
所以前1011项都是小于1的,从第1012项开始往后的都是大于1的,
即为递增的等比数列,且,
则当其前n项的乘积取最小值时n的值为1011.故选:A.
【变式7-2】(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等比数列公比为,,若(),则“”是“数列为递增数列”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因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所以,
当时,,,显然数列为不是递增数列;
当“数列为递增数列”时,有,
因为,所以如果,例如,显然有,,
显然数列为不是递增数列,
因此有,,所以由,
当时,显然对于恒成立,
当时,对于不一定恒成立,例如;
当时,对于不一定恒成立,例如;
当时,对于恒不成立,
因此“”是“数列为递增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变式7-3】(2023·湖南长沙·高二湖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多选)设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q是其公比,是其前n项的积,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与均为的最大值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知,:由得,由得,
所以,又,所以,故错误;
:由得,故正确;
:因为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有
所以,所以,故错误;
:,则与均为的最大值,故正确.故选:
题型八 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
【例8】(2023·重庆·高二南开中学校考期末)音乐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的“三分损益法”:若以“宫”为基本音,“宫”经过一次“损”,频率变为原来的,得到“徵”;“徵”经过一次“益”,频率变为原来的,得到“商”;.....依次损益交替变化,获得了“宫 徵 商 羽 角”五个音阶.据此可推得( )
A.“徵 商 羽”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B.“宫 徵 商”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C.“商 羽 角”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D.“宫 商 角”的频率成等比数列
【答案】D
【解析】设“宫”的频率为,
则“徵”的频率为,“商”的频率为,“羽”的频率为,“角”的频率为,
所以“宫 商 角”的频率成等比数列,公比为.故选:D
【变式8-1】(2023·浙江宁波·高二镇海中学校考期中)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外宾参与论坛.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累计总额年均增长率为.现已知2013年进出口累计总额为10.9万亿美元,则2022年进出口累计总额(保留1位小数)约为( ).
参考数据:
A.17.9万亿 B.19.1万亿 C.20.3万亿 D.21.6万亿
【答案】B
【解析】依题意,从2013年到2022年的每年进出口累计总额依次排成一列构成等比数列,
其中,公比,
所以2022年进出口累计总额为(万亿).故选:B
【变式8-2】(2023·辽宁·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明代朱载堉发现的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同.已知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的波长成等比数列,且大吕和林钟的波长分别是m,n,则夹钟和南吕的波长之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即,
则夹钟和南吕的波长分别为,,
故夹钟和南吕的波长之积为.故选:B.
【变式8-3】(2023·安徽黄山·高二统考期末)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生活方式.由于旅游人数不断增加,A、B 两地景区自2001年起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A地提高了景区门票价格,而B地则取消了景区门票.A地景区2001年的旅游人次为600万次,把景区门票价格提高到110元后,每年的旅游人次以10万次的年增加量逐年增长;B地景区2001年的旅游人次为300万次,取消景区门票以后,每年的旅游人次以11%的年增长率逐年增长.如果平均每位游客出游一次可给当地带来1000元门票之外的收入,那么从( )年起,B地的旅游收入将会超过A地.(参考数据:)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答案】C
【解析】2002年为第1年,每年到A地景区旅游人次依次排成一列构成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第n年到A地景区旅游人次为万,,
每年到B地景区旅游人次依次排成一列构成1.1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第n年到B地景区旅游人次为万,
因此第n年A地景区旅游收入为万元,
B地景区旅游收入为万元,
于是B地景区与A地景区旅游收入的差为

令,则,即数列是递增数列,
而,,因此,
所以从2010年起,B地景区的旅游收入将会超过A地景区.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