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授课对象 高二课程标准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结合材料、区域图,说出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认知)2.结合碳循环示意图、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综合思维)3.能够从环境安全的角度,说明碳排放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增强国际减排合作意识,建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人地协调观)4.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碳排放、碳减排的日常行为,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地理实践力)教学重点 全球变化的成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难点 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方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教法:问题式教学法、思维导图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创设视频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全球气候变化,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观看视频并引发思考,带着疑惑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学生观看视频后,很直观的认识到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也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探究本节课内容的兴趣。新授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全球气候变化 【任务一】出示近百年全球气温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动图。提出问题: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而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两者共同点都呈上升趋势。 【任务二,分析变暖原因】为什么 CO2的浓度上升会导致全球变暖呢?联系到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温室效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回顾必修一所学知识,并能通过“大气碳循环 【任务三】 (1)图中包含哪些圈层? (2)碳循环过程中,碳库储存量最大的圈层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3) 改变全球碳循环的两种方式是 的受热过程”示意图清楚的分析原因能通过所学知识理解温室效应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读图了解碳循环观察图片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的受热过程”示意图清楚的分析原因能通过所学知识理解温室效应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读图了解碳循环观察图片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思考问题,了解二氧化碳变化与全球气温之间的关系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解释二氧化碳增加是气温上升的原因,实现温故知新,回顾必修一所学知识,并能通过“大。 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解释二氧化碳增加是气温上升的原因,实现温故知新。注重地理教学生活化,地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结合实际生活,展示人类活动图片,学生能够对人类活动产生碳排放进一步认识,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设置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情景构建】展示材料以及视频,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海陆空间,农业,生态系统,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 【探究导入】 (1)南极冰盖冰川线的退缩得出结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俄罗斯农业增产得出对高纬度农业是有利影响。 (3)水稻减产得出全球气候变暖,低纬度蒸发加剧造成减产,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低纬度农业减产。 (4)播放极端天气的变化视频,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并且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学生展示完学习成果再稍作讲解和补充过渡: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得不到控制,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就会威胁国家安全 2.全球气候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存空间的丧失 【图片】出示图瓦卢国家的图片, (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图片】出示森林火灾的图片,这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国家安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过渡】全球气候变暖,对国家安全影响如此重大,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针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派代表发言 结合材料视频认真观察并思考 跟随老师的讲解以及图片的呈现,明确全球气候变暖对国家安全的 4点影响 合作探究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增加学生对于战略资源的认识程度,便于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养成珍惜资源和保护资源的观念。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从宏观政策给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典型案例,再回归同学们的日常生活 【合作探究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该怎么办?分组从减排,增汇,适应,资金和技术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过渡】全球变暖是全球尺度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除了刚才提到的措施,应对全球变暖,需要世界各国开展有效和公平的国际合作。分别讲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学生分角度讨论,教师加以适当引导,也可参与到学生讨论中,举一反三,找到对策。小组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学习中国关于碳减排的政策,学生能够结合区域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的提高。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特征 2.温室效应 3.碳循环及对温室气体含量的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全球变暖的影响 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应对措施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家安全课后反思 (一)创新亮点 1.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深度融合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创设情境的引入,到课堂小结,使得课堂生动高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过去常规手段教学中难以开发和表现的物理现象和较复杂的逻辑关系、较难建立起的时空关系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展示和交互的学习环境。 2.时政热点与地理提升学习热情本节课设计充分把握热点、时事做背景,北极熊生存空间缩减,南极冰盖减少,足以将学生带入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情境和思考中。联系身边的地理,关于节能减排从自身做起的标语等,让学生感同身受,关注身边地理,所学知识得到了真正的实践。 3.构建学生为主体的生成性高效课堂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主要手段,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同时通过评价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学生更自信,以学为乐,以乐促学。 (二)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没训练和评讲考点配题,反馈和评价欠缺及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型教学法,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