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江南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江南好 教案

资源简介

《甜甜江南》第1课时
主备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甜甜江南》——《江南好》
【教学目标】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感受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分辨民乐合奏《江南好》的音乐段落。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分辨民乐合奏《江南好》的音乐段落。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2.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简介江南: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更加形象、直观的给同学们展示出要学习的主题。】
二、新授歌曲
1.初听《江南好》。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
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
2.复听音乐。
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3.分段复听。
(1)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2)教师播放乐曲第二部分。学生仔细听第二部分。
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学生聆听音乐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4.完整地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教师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竹笛的形制、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由教师或同学吹奏)。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聆听音乐,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运用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民乐特点的理解。采用直观的乐器展示,让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了解乐器的相关知识点。】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吗?
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教师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设计意图:采用结合古诗词这种学科相通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让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更好的知识融合和提升。】
四、小结
今天,音乐带我们走进了江南,也使我们身临其境,置身于锦绣江南中,愿我们能随着音乐领略更多的大好风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