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一张纸》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小组汇报的形式了解日常不同纸张的种类和用途,通过创设情境,能借助生活经验体会纸与生活的关系,认识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小组探究、交流等方法了解一张纸的发展历程,知道纸张的制作工艺复杂,感受纸张的来之不易,体会纸张代表的文化内涵。3.借助观看视频、对比、计算等手段了解纸与树木、树木与森林、森林与环保之间的密切联系,知道关注自然、生命环境和资源,通过“创意设计师”活动有创意的生活,初步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知道纸与生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初步具有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神秘的朋友要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把他请出来吧,猜谜语。(出示一张纸)同学们和纸宝打个招呼吧。如果老师把这张纸送给你,你能用它做什么呢 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丰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有关纸的话题,齐读课题,《我是一张纸》。你想了解纸的哪些方面呢?二、纸宝环游记1.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纸?课前我们进行了“寻找身边的纸”的社会调查活动(在____哪里找到了_______纸,可以拿自己最感兴趣的纸或者可能别人找不到的纸拿到学校。)小组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评价。1.学习用纸:课本、画画本、作业本、课外书……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中常用的东西,可见我们的学习离不开纸。2.生活用纸:餐巾纸、纸杯、报纸、箱子、挂历、纸币……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3.美化纸:窗花、灯笼、壁纸、纸折的各种装饰品……这些用纸做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情趣,可见纸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师:大家看,通过刚才小组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PPT)2.补充其他纸师:大家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纸宝,其实纸家族还有很多特殊功能的纸(实物:砂纸、锡箔纸)这是什么纸?你在哪里见过它?打磨、防火3.假如无纸师: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没有了纸,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请学生交流并指名回答:不方便、不能写字、没有课本。师总结:纸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小到吃饭、擦手、大到学习、生活,我们都离不开它。纸张虽小,作用却很大的!(板书:大)三、纸宝诞生记1.书写材料师:纸还没有出现的之前,中国经历了很长时间没有纸的生活。当时的人们用什么材料书写文字的呢?龟甲兽骨、竹片、布……师:交流在这些材料上写字和在纸上写字有什么不同?师:这是我们的语文课本,有16万字,如果用竹简来书写的话,你猜猜大约需要多少片?补充“学富五车”成语,体会不方便啊!2.纸的发明师: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表1,关注视频中出现数字及造纸的材料,一边听一边完成表格内容。(视频:蔡伦造纸)生1:交流造纸材料(黄麻、稻草、竹子)谈体会(师随机补充:树皮、旧渔网、破布、麻绳)再谈体会。生2:交流关键数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3.造纸体验搅拌(PPT:用力搅拌捣成泥状)生体验,谈谈感受?生:特别累、辛苦、胳膊酸……师:猜猜造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师:我们刚才只是体验了一道工序,一张纸要经过10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纸张,可见纸张的制作非常难啊。(板书:难)师:师小结:我们古人用廉价的材料,经过复杂的工序制造纸张,而且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真是让我们忍不住对古人点个赞,你赞古人什么呢?智慧、伟大生交流,随机评四、纸宝环保记1.现代造纸师:学生谈谈对于现代造纸的了解。师:播放现代造纸,完成活动表2.体验纸与树的关系如果计算一天用纸,班级用纸和全校用纸,然后补充造纸所需消耗的资源,然后谈大量的废水废气和森林大片消失会导致什么?污染,没有氧气,风沙多,水土流失,不美丽。师:补充资料,生谈体会(板书:节约)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条规定: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PPT)因此,节约用纸、节约资源、保护森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五、纸宝创新记1.师:未来我们又会怎样造纸呢?不得而知:更方便,能重复利用的纸。师总:好的创意还等待着同学们研究先进科学技术用行动去实现。正如习近平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只要敢想敢做,大胆创新,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六、课堂小结,巩固提升同学们,生活中会有许多用过的纸,那么我们用过的纸,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我们就把他们扔掉,好不好?不好,节约用过的纸还可以用来干什么?(板书:环保)制作草稿本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到的还可以用的纸,和老师一起来做草稿本。讲清要求:只要工整,大小一致,用手撕掉。用胶水粘好,不要沾满了。反面也可以利用。订书器也可以使用。展示环节。同学们真棒,亲自动手来节约用纸。八、课后拓展,回归生活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更多节约用纸的方法,我们下节课再交流。下课。九、板书设计:我是一张纸作用 大节约 创新制造 难布置作业:制作更多的草稿本教学反思:让学生明白纸的来之不易,学会节约,体验低碳环保的实践意义。教学反思: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是一张纸》,主要以环保为主题,希望孩子们能够做到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资源,文明生活,让自己成为绿色小卫士。本课《我是一张纸》,聚焦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文化用品——纸。本课在设计思路上采用了拟人和童话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明白纸来之不易,从让朋友开心快乐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地落实节约用纸的行为。基于这节课采用拟人化的方式来给学生授课,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好像在童话故事中来学习一样,又轻松又愉快。所以在上课开始我直接将学生带入谜语中,用一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知道我就是一张纸,接下来以第一人称来进行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有轻松而又亲切的感觉。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不断地一环扣一环的进行教学设计。从认识纸、找到纸、了解纸、没有纸。这样有逻辑的、有顺序的提问和想象,进一步加深了对纸的重要性的认识。又通过介绍纸的历史,纸的发明的环节,让学生明白了造纸的难度大。让学生更加珍惜纸张,树立环保的意识。同时也加入德育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的智慧,对民族的自豪感。通过用纸的计算,和大自然的小图片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懂得浪费纸带来的危害和节约用纸的好处。让学生自己找到节约用纸的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真正的要勇于实践,才能做到节约用纸。在课堂上我不断的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让学生懂得节约纸张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最后用一首儿歌和一个草稿本制作,让学生懂得其实节约用纸可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