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复习课件(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复习课件(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八上第三单元大单元
单元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积累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文描绘的情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美,把握作者的情怀。
3.掌握本单元文言文的常用写作手法。
4.让学生从多方面观察景物,运用多种手法、结合感官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并恰当融入感情。
第一课时 文言文
自学—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1.郦道元,字善长, 学家,撰 。
2.三峡, 、 、 的总称。
3. 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4.《答谢中书书》,作者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 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之一,字子瞻,号 ,与其父 及其弟 合称为“三苏”。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文学常识
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
2.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3.《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4.《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北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及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通假字】
1.略无阙处。 阙:
2.蝉则千转不穷。 转:
3.窥谷忘反。 反:
文言词语
阙:同“缺”,空隙、缺口。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反:同“返”,返回。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 奔:
2.回清倒影。 清:
3.晴初霜旦。 霜:
4.素湍绿潭。 湍:
5.有时朝发白帝。 朝:
6.五色交辉。 辉:
7.风烟俱净。 净:
8.任意东西。 东西:
9.猛浪若奔。 奔:
10.互相轩邈。 轩邈:
11.横柯上蔽。 上:
文言词语
【词类活用】
12.负势竞上 上:
13.皆生寒树 寒:
14.望峰息心 息:
1.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3.晴初霜旦。霜:名词作动词,结霜,下霜。
4.素湍绿潭。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5.有时朝发白帝。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6.五色交辉。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7.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8.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9.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10.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12.负势竞上 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13.皆生寒树 寒:使动用法
14.望峰息心 息:使动用法
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
1.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绝
沿溯阻绝。
绝山献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3.清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4.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如果)
(绝:断绝)
(绝:极,最)
(绝:消失)
(绝:形容词,绝妙)
(绝:动词,消失,断,停
(清:清波)
(清:水清)
(与:参与,文中是欣赏、领悟的意思)
(与:和)
文言词语
6.上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上:动词,向上)
(上: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
有时朝发白帝
不以疾也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实是欲界之仙都
解衣欲睡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
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
有时朝发白帝
不以疾也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实是欲界之仙都
解衣欲睡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
省略+倒装
省略句
省略+倒装
省略
判断句
省略句
省略+倒装
判断句
倒装句
省略句
省略句
文言实词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沉鳞 竞跃
夕日欲颓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月色入户
交相辉映
四季
早晨消散
鳞,鱼 竞跃,争相跳跃
坠落
欲界,人间 仙都,仙境
复,再
大概是。
清闲的人。
考虑,想到。
单扇的门。
文言实词
一百许里
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至于夏水襄陵
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至,到达。
筹划,治理。
有时。
即使。
到了
合学—内容理解
文章结构脉络→景物特点+感情
一、总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主旨句)
答谢中书书 总分总
四季之景
晨昏之景
二、分写
←总领全文
仰视
俯视
平视
静态
动态
听觉
视觉
主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相配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骈散结合
奇山
异水
高山寒树——树奇
负势轩邈——山势
泉流鸟鸣——音韵
横柯疏条——林密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写
水之色
水之深
水之清
水之急
视觉
动静结合
视觉
听觉
爱慕美好自然
摒弃名利向往自然
厌倦仕途寄情山水
由景生情 因情明志
由 近 及 远
与朱元思书
(略)
(详)
主题思想
1.《三峡》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答谢中书书》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记承天寺夜游》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4.《与朱元思书》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总结回顾
合学检测
合学检测
第二课时 唐诗五首
唐诗五首
王绩 《野望》
崔颢 《黄鹤楼》
王维 《使至塞上》
李白 《渡荆门送别》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文学常识
1.王维,字 ,唐代诗人, 诗人,苏轼称赞他“ ”。著有《王右丞集》。
2.李白,字太白,号 。唐代 诗人,被誉为“ ”。
3.白居易,字乐天,号 ,唐代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文学常识
1.王维,字 ,唐代诗人, 诗人,苏轼称赞他“ ”。著有《王右丞集》。
2.李白,字太白,号 。唐代 诗人,被誉为“ ”。
3.白居易,字乐天,号 ,唐代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1.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合学—内容理解
律诗结构→景物特点+感情
举目四望 孤寂无依
树林金色 山峦余晖
牧人驱犊 猎马带禽
苦闷怅惘 知己难觅
野 望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
苦闷彷徨
结构脉络
起→用典引出黄鹤楼
承→感慨仙人已去
转→描写登楼所见
合→抒发思乡之情
黄鹤楼
愁而不怨
意境高远
结构脉络
使至塞上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叙事——出使边塞
抒情——内心抑郁
绘景——塞外风光
叙事——战事紧张
结构脉络
渡荆门送别
叙事:远渡地点,出蜀目的
绘景
抒情:怜水送行舟
远景——平野 江流
近景——江月 云生
雄浑壮阔
意境高远
结构脉络
钱塘湖春行
首联:地点时令
颔联:绘春景
颈联:绘春景
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
由衷喜悦
尾联:抒真情 行不足
乱花迷眼
浅草没蹄
寺北亭西
水平云低
结构脉络
1.《野望》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
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
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抒发了吊古怀乡
之情。
3.《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
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
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5.《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
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
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6.《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
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
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
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总结回顾
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12xue拍照投影)
诗文默写
诗文默写
第三课时 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任务: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自学:阅读课本65页,写作任务(二)《窗外》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
提示:
1.结合学程中《窗外》观察记录单,确立好观察点,通过观察完成表格。
2.阅读课本64页阅读指导,圈出环境描写的写作方法(4种)
3.完成300字的片段写作
《窗外》
立足点
景点位置
景点特点
景物 视角1 视角2 听觉 嗅觉 感想
景物1
景物2
景物3
人物活动
合学—修改提升
生生通过量表互评→修改提升
出示范文:
窗外一片片的绿棉花上,有几片黄色的污点,可在高处一望,这一个个小黄点在绿色的棉花中却是一个不错的点缀。当风妹妹走来时,这些黄叶子就会翩翩起舞。是的,秋天来了。
清晨,薄薄的雾为秋天铺上了一层薄薄的丝被,在薄雾的笼罩下,太阳并不刺眼,而是散发出金色的光芒,温暖而又舒适,让秋天的凄凉添上了几分鲜艳的色彩。一座座高楼折射着日光,那光像希望,可点燃你奋斗的心灵;它又像心灵的窗户,在窗外透出一片光明。
小河道上粼粼闪耀的日光下,隐隐约约地游动着几条欢快的小鱼,大鱼带着小鱼在河水中欢快地玩耍;流动的水,冲刷着一块突起的石头,石头的前端光滑又干净,但后端却是凹凸不平,布满了苔藓,看上去是一块年纪很大的"老石头"了。这石头,经过流水不断的冲击和时间的磨砺,它的一面变得无比光滑、干净,我想人生也是这样的吧:只有通过自我长久的磨练才能成钢;但如果一个人总是躲避事物的挑动又不试着反击的话,便会像石头的另一面﹣﹣毫无意趣。
标准 评价 建议
优秀 良好 达标
视角有转换(俯、平、仰或者远近等)至少2个视角
有对景物的动态静态形状色彩等至少2个方面的视觉描写
有对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至少1个方面的感觉描写
运用多种手法:联想、比喻、拟人等
融情于景,使景物鲜活起来;有直接的抒情句
1.同桌3人根据量表互动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就一位同学的片段展开讨论,每组展示一篇原文+评价量表,其他小组进行补充。(12xue小组合作)
3.根据各个小组的分享,每位同学修改自己的短文,不少于5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