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阿古柏入侵新疆;知道英、俄两国利用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记住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钦差大臣姓名;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比较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解析“三国干涉还辽”的原因;讲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二、能力与方法通过了解阿古柏入侵新疆,英、俄两国利用阿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柏分裂中国的阴谋,以及日本蓄意挑起的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史实,让学生初步感受19世纪中晚期中国所面临的严重边疆危机;通过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功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了解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清朝的腐败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与危害,让学生从比较中认识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解析有关:三国干涉还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史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处理、鉴别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讲述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历史事实,联系当前台湾人民反台独斗争的现实,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爱国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邓世昌、丁汝昌等爱国将士为捍卫国家主权英勇不屈、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体会“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继承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以“泱泱大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居的清王朝败给“弹丸岛国”日本的史实,增强忧患意识,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应思变”的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使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签订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更加严重;通过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反对分裂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传统。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二、难点:怎样认识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怎样认识《马关条约》的危害。课型新课。教学准备1.配乐诗刘永福《别台湾》。2.19世纪中晚期中国边疆危机示意图和日本列岛图。3.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海军力量对比图表。4.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战役的片段和慈禧的生活片段。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教学媒体)CAI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音乐《祖国慈祥的母亲》(正式上课后,老师可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富有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力的语言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刚才大家欣赏的歌曲名叫《祖国慈祥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一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今天,我们的祖国繁荣而昌盛,人民富足而安康,我们都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伟大的时代而倍感骄傲与自豪。但我们不应该忘记祖国母亲曾经经历过的辛酸与坎坷。接下来就让我们有感情的来朗诵一首诗歌,让它带着我们的思绪一起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展示刘永福《别台湾》诗歌:《别台湾》——(清)刘永福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四百万人供仆妾,六千里地属腥膻。今朝绝域环同苦,共吊沉沦甲午年。(教师组织学生在沉重的音乐声中充满感情地齐声朗诵。)教师:刘永福的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台湾人民命运的关注。那么这首诗是作者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事而作呢?教师可从刘永福《别台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里有意识、有目地点出“黄海”(战争的地点)、“马关”(签订条约的地方)“甲午”(战争的时间),这几个字眼,从而引导学生们自己回答出:甲午中日战争。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是(课件展示本课课题):《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二、学习新课(在学习新课之前,展示19世纪中晚期中国边疆危机示意图。)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地图,19世纪中晚期中国边疆危机主要出现在祖国的哪些方向上?通过地图,学生很容易地回答出:危机主要出现在西北的新疆、西南边疆和东南沿海。今天,就让我们打开历史课本,廓开历史的尘烟,沿着时间的河流,首先到祖国的西北边疆去看一看那段峥嵘的往事。展示本课的第一个学习内容:(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板书)老师提问: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本课的第一二段,看看19世纪中晚期有哪两个西方国家对中国西北的新疆存有侵略的企图?(学生很容易答出:英国、俄国。)接着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英、俄两国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自己的侵略目的的呢?(指导同学们再看书,思考作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在简单强调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点出辅栏中的问题:英、俄为什么要承认阿古柏伪政权?(学生经过思考可能回答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分。)教师:以阿古柏为工具,利用阿古柏侵占新疆,控制新疆,分裂中国。他们与阿古柏政权订约,向阿古柏政权提供军事援助,通过阿古柏政权为自己在新疆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面对西北边疆的危机,清朝政府内部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看看,谁对谁错?为什么?学生作答:李鸿章错,左宗棠的对。对于原因,学生能简单答出些。老师可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地强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列强分裂肢解中国的危机时刻,李鸿章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将新疆拱手让人。为了个人的私利,李鸿章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左宗棠的主张则具有维护领土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意义,是完全正确的,应当充分肯定。清朝最后采纳了哪个的主张?并派谁带领大军西征,讨伐阿古柏,收复新疆?(学生易答出:左宗棠。)1.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屏幕显示)老师紧接着又抛出一个新问题:左宗棠最后收复了新疆吗?你怎样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看书后很容易随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答。而对于第二个问,老师可以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引导学生作答。对讨论的时间老师应给以明确的规定,一般以2分钟为宜。)(老师总结时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同时教给学生把相关的史实和观点结合起来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老师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挫败了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大国分裂中国的阴谋,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与统一!而左宗棠立下的不朽功勋是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的,也是值得我们继承学习和发扬光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接下来,老师可进一步设问:左宗棠收复的是全部新疆领土吗?(学生仔细看书后能答出: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整个新疆领土。)那中国又是怎样处理伊犁问题的呢?(学生答出:派外交官曾纪泽与沙俄谈判,最后收回了伊犁地区。)2.中俄伊犁交涉(屏幕显示)教师:曾纪泽与沙俄的谈判艰难吗?(学生回答:非常艰难!)教师:沙俄,这个贪婪成性的侵略者怎会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已经到手的领土还给中国呢?面对着沙俄的威胁和无理取闹,曾纪泽不畏惧强权,据理力争,在左宗棠的配合下,通过艰难谈判,最后终于收回了我们的领土伊犁。同左宗棠一样,曾纪泽为了国家的利益,不畏强权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崇敬。3.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1884年)(屏幕显示)教师:学了19世纪中晚期西北边疆的危机之后,让我们再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展示本课的第二个学习内容:(二)甲午中日战争(屏幕显示)为什么中日之间会发生这样一场战争?这场中日之战的结果怎么样?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要明白这些问题,首先就让我们从了解日本开始吧。(展示:日本列岛的地图。)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地图,很容易得出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部分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岛国;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等。接着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讲解:19世纪6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末,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唯一独立的近代化国家。面对着各种矛盾逐渐激化,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危机,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对外扩张寻找出路。为此专门制定了侵略朝鲜、中国以及征服世界的政策。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处心积虑要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日本的扩张政策是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面对日益迫近的战争危机,中国的态度又如何呢?面对着野心勃勃的日本,这时候的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干什么呢?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关于慈禧的生活片段:看了这一片段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同时展示出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的海军力量对比图。老师提问:通过上面我们所看的片段,结合中日两国的海军实力对比表,你对这场即将到来的不可避免的战争的结局作何预测?(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作答。)从中日两国的海军实力来看,两国海军互有长短,可谓“势均力敌”!那么战争的实际情况又会是怎么样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场战争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吧?(学生回答。)老师强调: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1894年,189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屏幕显示)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这场深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中日两国的大战吧。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有: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等战役。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最大海战——黄海大战。(教师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驾舰撞敌的一段视频。)重温瞬间的历史,再现历史的细节,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看完了这段视频,想想,在这场战争中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能答出:邓世昌英勇献身的精神。)2.黄海战役 邓世昌(屏幕显示)老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饱含深情地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滔滔黄海水可以作证,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英雄的名字:邓世昌和他的战友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将激励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振新而努力奋斗。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究竟会怎样呢?是胜利、失败,抑或是中日双方最后战成平手呢?(学生看书作答。)3.威海卫 北洋舰队覆灭(屏幕显示)教师悲愤地指出:势均力敌的中日双方并没有战成平手,而是以中国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中国的惨败投降而告终。面对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面对着沉重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回避历史就是背叛!我们应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战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4.中国失败的原因(屏幕显示)(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作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发散思考该问题。)(学生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最后总结归纳学生的意见。)教师:⑴清朝的腐败是失败的根源。⑵日本的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⑶一部分清军将领贪生怕死。⑷武器落后。清政府的腐败,李鸿章、慈禧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避战求和,贻误战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如果说邓世昌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的英名将世代永存的话,那么李鸿章、慈禧之流则是民族的败类,民族的耻辱,他们则因其行为而遗臭万年。日本帝国主义固然凶残、野蛮,在这里我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说中国需要发展,中国需要强大,中国的强大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历史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应思变!落后就应思进!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束,同我们所学习过的两次鸦片战争一样,侵略者的目的岂只在于在军事上把清王朝打败?军事侵略只不过是他们达到目的的手段罢了。这一次,日本又是怎样来实现它的目的的呢?(学生回答。)老师:这一次清政府同日本又签订了一个什么样的条约呢?(学生看书作答:《马关条约》。)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马关条约》的学习。展示本课的第三个学习内容:(三)《马关条约》(屏幕显示)1.时间:2.地点:3.双方代表:4.内容:(老师指导学生迅速看书,快速抢答。待学生作答后,老师很自然逐步将答案通过CAI课件一一展现出来)。教师:日本最终占领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吗?(提出问题的同时,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宋体小字,思考作答。)(学生容易答出:没有。)老师设问:为什么呢?(学生能答出:法德俄三国要求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老师进一步设问:法德俄三国是出于主持正义的目的吗?(学生能答出:不是主持正义。)老师再进一步设疑:那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学生看书后能答出:因为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于是俄国才纠合法、德国两国出面干涉。)老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从中我们能看出法德俄三国干涉日本还辽的实质:是为了自己在华利益,而并不是出于主持正义的目的。那么日本会善罢甘休吗?(学生回答:当然不会。)老师进一步设问:可是日本最终却还是将辽东半岛归还了中国,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看书作答:日本迫于法德俄三国的军事压力被迫归还中国的辽东半岛。)老师讲述: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损失极大,面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德俄三国联合的军事压力,它无力应付,故此极不情愿地将已经到手的辽东半岛归还了中国。但是它却依然从清王朝手中得到了什么补偿?(学生回应)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老师讲述:什么叫“赎辽费”呢,就是中国人用钱赎卖回自己的领土!日本固然凶残、野蛮;但清王朝更是腐朽无能!让我们再来看看《马关条约》究竟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5.危害:(屏幕显示)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危害赔款 割地 开埠 其他 (通过《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每一条内容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归纳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老师总结学生的答案:(也可视情况将学生分成两组逐条分析,一组探究条约对日方的好处,一组探究对中国的危害。)⑴大量领土的割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⑵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⑶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⑷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发展,方便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入侵。它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最后一点学生不容易明白,而且容易与当今时代国家鼓励外国到中国投资设厂混淆。老师应予以点拨。)总之,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自《南京条约》签订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但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这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一幅《时局图》不言而喻的正是我们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展现。(教师指导学生读《时局图》,让学生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生动的历史漫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豆剖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甲午战争结束了,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把祖国的宝岛台湾割给了日本,但是台湾人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请同学们阅读课后“史海拾贝”中关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同时展示“史海拾贝”中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最慷慨激昂的言论与现今台湾当局有关台湾的两种言论:之一:“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遗。”之二:“日军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军队,没有干过坏事,我们应该对当时的日本人表示感谢。我是台湾人,我不是中国人。”请同学们用刚学过的知识来驳斥目前台当局的荒谬言论。老师最后总结陈述:第1种言论,激荡着台湾民众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第2种言论则是目前台独分子否定历史,分裂祖国,违背民意的错误言论。我们坚信血浓于水,台湾海峡的水隔不断中华民族的情,冲不断炎黄子孙的根,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历史潮流。三、巩固新课:教师归纳本课知识结构:(板书略)教师小结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左宗棠收复新疆与甲午中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虽然仅仅是近代历史中的两个事件,但是它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特点: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辛酸史,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历史的教训每时每刻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我们是一个真正敢于正视历史的民族,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我们就应该牢记这块伤疤,勿忘国耻,奋起直追。流行歌坛有首歌叫“男儿当自强”,在这里我想说:中华当自强,我们当自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